2017年,一則視頻讓“港版羅拉”搬運工朱芊佩迅速走紅,她的勵志故事被瘋狂傳播,人們都期待她能以此逆風翻盤,改寫人生。然而,她回到香港,依舊每天早晨8點準時上工,在一天之內(nèi),將近十噸的貨物安全搬至三十幾個送貨點。2018年,《送100位女孩回家》節(jié)目跟拍了她一天的送貨行程:先去倉庫清點貨物、搬貨上車,再去各個不同的商家送貨,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8、9點;其他女孩的包里塞滿口紅、粉底,她的包里,能翻出一整套工具,鉗子、螺絲刀、扳手……“推車老是壞,要自己趕快修啊”。
從開始送物流,到運水果,再到最重的搬運糧油,朱芊佩成了香港運輸業(yè)的一段傳奇:需要兩個跟車員的活,朱芊佩一個人就可以搞定,一次最多能搬起90公斤重物!她那小小的身軀里,爆發(fā)著不可思議的力量。面對未來,她一步步地計劃著,要考駕照,做卡車司機,再到主管。她大方承認:我熱愛這個行業(yè)。今年初,朱芊佩參加了內(nèi)地一檔相親節(jié)目,男嘉賓試探地問她“你會為了我放棄事業(yè)嘛”,她小聲卻有力地給出答案,“如果要換工作,那也是因為我自己,而不是為了任何人。”
有人說她太笨,放棄大好的賺錢機會,但她其實很聰明,面對無數(shù)可以投機的可能,她從來沒放棄選擇人生的主動權(quán)。比起面對采訪鏡頭保持微笑,她更喜歡搬貨、推車、累到大汗淋漓的踏實感。在那里,她用臂膀扛起過的一袋大米、一壺油,一次次擦拭著這個城市對于女性的偏見。
在每一天每一趟送貨的路上,貨車巨大的擋風玻璃提供了一個極好的視野,一幀幀香港撲面而來。
“像坐在駕駛艙里,自由自在,覺得這是我的香港,有這種感覺嗎?”
“這不是我的香港,但我的面前,是我的路。”
【素材點撥】從小看的電視里塑造的女性形象,往往都是嬌柔含蓄、順從乖巧的。而生活中,從工作機會到社會保障,女人也往往處于弱勢,被固化地打上溫柔、弱小的標簽。但小朱不一樣,她強大,她用自己的經(jīng)歷和態(tài)度告訴我們:生而為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女人,我們理應有著平凡而又不一樣的夢想,堅定地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適用話題】我的面前,是我的路;堅定;自由;勇氣;選擇;平等與尊重;去除標簽;打破偏見……
(南亭摘編自“新浪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