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益群 吳勇 申松波 楊浩
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動脈硬化血管病中最常見、最重要的一種,是冠心病、腦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1-2]。As的特點是其所受累動脈的病變開始于內(nèi)膜,先后合并有多種病變,包括局部脂質(zhì)及復合糖類積聚、纖維組織增生以及鈣質(zhì)沉著而導致斑塊形成,并漸發(fā)生動脈中層退變,其繼發(fā)性病變尚有斑塊內(nèi)出血、斑塊破裂以及局部血栓形成。病變常常累及大、中肌性動脈,一旦發(fā)展到其體積足以阻塞動脈管腔,則會導致該所受累動脈所供應的組織或者器官的缺血或壞死[3-4]。在As發(fā)生及發(fā)展過程中,有著多種危險因素的參與,然而在這諸多危險因素中,高脂血癥占首要地位。血脂中的TG,LDL-C水平是判斷As的最佳標志[5]。目前針對As所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抑制與治療尚未找到有效預防及治療手段,現(xiàn)急需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無不良反應并具有良好的社會學效益,且能有效緩解As患者體內(nèi)血脂代謝紊亂,降低As等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病率的新型藥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細胞外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誘導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 EMMPRIN),屬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之一,多見于腫瘤細胞表面,可使腫瘤細胞遷移、浸潤[6]。有研究表明,EMMPRIN在As斑塊內(nèi)表達較高,并參與了As病變的發(fā)展[7]。進來的研究表明,EMMPRIN參與As斑塊的破裂[8]。本研究構建ApoE(-/-)小鼠動脈粥樣硬化模型,探究EMMPRIN對ApoE(-/-)小鼠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為臨床上動脈粥樣硬化治療提供思路與方法。
1.實驗動物 6~8周齡,ApoE基因缺失(ApoE(-/-))雄性,小鼠30只(體質(zhì)量25~33 g),由北京華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6~8周齡雄性,C57BL/6 J小鼠10只(體質(zhì)量46~59 g),由北京華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方法 (1)建立AS模型:本實驗采用8周齡,SPF級雄性,C57BL/6 J小鼠10只和ApoE(-/-)小鼠30只,體質(zhì)量(25±3)g,購于北京華阜康生物科技服份有限公司,批號11401300014365。置于室溫為(22±2)℃,濕度為(60±5)%,自然光照條件下,自由取食飲水。飼以高脂飼料(含21%脂肪和0.15%膽固醇),誘導構建As動物模型,模型成功率80%。
(2)實驗分組及給藥方法:將小鼠置于實驗動物標準條件下飼養(yǎng),隨機分為四組,每籠4~5只小鼠,具體分組情況如下:?:空白對照組:雄性C57BL/6 J小鼠10只,普通飼料喂養(yǎng)。?:ApoE(-/-)陰性對照組:ApoE(-/-)小鼠10只,普通飼料喂養(yǎng)。?:ApoE(-/-)陰性AS組:ApoE(-/-)小鼠10只,高脂飼料喂養(yǎng)。?:EMMPRIN單克隆抗體干預組:ApoE(-/-)小鼠10只,高脂飼料喂養(yǎng),在高脂喂養(yǎng)12周成功誘導出小鼠As后給予100ug EMMPRIN單克隆抗體腹腔注射。所有小鼠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每周2次于08:00~10:00時按上述濃度給藥處理,連續(xù)給藥8周。
(3)標本采集:一般指標:給藥期間觀察并記錄各組小鼠的體質(zhì)量、攝食量、外觀體征、行為活動、毛發(fā)狀態(tài),精神狀態(tài)和死亡情況。
(4)血液標本采集:治療結束第2天,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小鼠,經(jīng)心臟取血1~2 mL,生化采血管收集。靜置3 h,4 000rpm離心取血清,4℃保存。
(5)組織標本采集:取血后,每組取10只,摘取小鼠主動脈組織,液氮速凍后,-80℃保存,留待后續(xù)實驗備用。其余小鼠,摘取主動脈后置于4℃預冷的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保存。
(6)冷凍切片的制備:取4%多聚甲醛固定的組織,依次置于20%蔗糖溶液、30%蔗糖溶液,4℃靜置梯度脫水。脫水完全的組織,采用OCT包埋劑包埋,置于液氮快速冷凍,冷凍切片機連續(xù)切片,厚度為10μm,自然晾干后4℃保存。
3.檢測指標和實驗方法 (1)血清生化指標檢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CX-7,Beckman)分析下列血液生化指標:TC、TG、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IC、HDL-C,載脂蛋白A、B和E,并計算血脂As指數(shù)和體脂含量。
(2)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摘取小鼠主動脈組織加入1 mL的Trizol RNA iso(Takara,日本),經(jīng)研磨棒充分研磨后,提取總RNA,檢測總RNA的純度,在1.9~2.0的范圍,利用逆轉(zhuǎn)錄試劑盒進行反轉(zhuǎn)錄cDNA,4℃保存,采用20μL反應體系進行熒光定量PCR檢測。采用FS 2000系統(tǒng)進行分析,反應條件為:95℃30 s。PCR:95℃5s;60℃30 s,40個循環(huán)。溶解曲線:95℃5s;60℃1min。降溫:50℃30 s,1個循環(huán)。內(nèi)參基因GAPDH、FGP-2和VEGF的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設計(表1)。采用2-△△CT的方法計算相對表達量。
表1 目的基因的引物序列
(3)Western-blot檢測:摘取小鼠主動脈組織1 mg,加入1 mL RIPA細胞裂解液,冰上裂解30 min,收集入1.5 mL離心管,在4℃離心機中離心,預設:5 000 r/min,5 min后提取上清,后95℃煮沸,4℃保存。按照說明書制備濃縮膠10 mL,分離膠20 mL。上樣后電泳分離,轉(zhuǎn)膜,F(xiàn)GP-2和VEGF的一抗經(jīng)一抗稀釋液1:10 000稀釋后加入樣本離子膜,4℃冰箱避光孵育過夜(>12 h),PBST洗膜,5 min,重復3次,用山羊抗小鼠IgG二抗經(jīng)稀釋液1:1 000稀釋后孵育1.5 h,PBST洗膜5 min,重復3次,用DAB顯影液處理樣本。Image J軟件分析蛋白條帶。
(4)免疫組化染色:按照中杉金橋超敏二步法試劑盒的說明書對冷凍切片進行操作。加入一抗(VEGF)4℃孵育過夜,TBS漂洗后加入鏈霉親和生物素辣根酶(SABC)標記二抗,37℃孵育20 min,DAB顯色,陽性細胞呈棕黃色。光學顯微下觀察,每張切片隨機取五個視野,對陽性細胞計數(shù),取其均值。以陽性細胞指數(shù)(陽性細胞數(shù)/細胞總數(shù))表示蛋白表達水平。
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統(tǒng)計軟件19.0版本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四組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用SNK法檢測。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各組血清生化指標的檢測結果 在血清學生化指標中的TG、TC、HDL-C、LDL-C的比較中,ApoE(-/-)AS模型組與ApoE(-/-)陰性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MMPRIN單克隆抗體干預組與ApoE(-/-)AS模型組的比較中,在TG、TC、LDL-C等指標中,EMMPRIN單克隆抗體干預組明顯低于ApoE(-/-)AS模型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MMPRIN單克隆抗體干預組的HDL-C均高于AS模型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生化指標中的載脂蛋白A1和載脂蛋白B的比較中,ApoE(-/-)AS模型組與ApoE(-/-)陰性對照組相比,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MMPRIN單克隆抗體干預組與ApoE(-/-)AS模型組相比,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RT-PCR和Western blot檢測結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結果顯示:AS模型組中VEGF蛋白表達量明顯大于空白對照組(P<0.05);陰性對照組中主動脈VEGF蛋白表達量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MMPRIN單克隆抗體干預組中主動脈VEGF蛋白表達量明顯降低,與AS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各組血清生化指標檢測結果比較(,n=40)
表1 各組血清生化指標檢測結果比較(,n=40)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與ApoE(-/-)AS模型組比較,#P<0.05
項目 空白對照組 EMMPRIN單克隆抗體干預組ApoE(-/-)AS模型組ApoE(-/-)陰性對照組例數(shù) 10 10 10 10 TG 2.532±0.784 1.613±0.323# 2.324±1.014* 1.796±0.944#TC 3.865±1.315 22.867±5.314*23.461±9.667* 10.666±6.114#HDL 1.256±0.174 4.027±1.645*#3.184±0.949*#2.324±0.951#LDL 0.584±0.124 6.119±2.894* 6.273±2.119* 3.929±0.917#ApoA1 0.010±0.007 0.007±0.001 0.008±0.005 0.001±0.004 ApoB 0.028±0.014 0.028±0.009 0.022±0.017 0.054±0.037
3.各組免疫組織化學分析結果 免疫組化顯示,棕黃色陽性顆粒主要表達在模型小鼠主動脈內(nèi)皮細胞的細胞膜上??瞻讓φ战M均未見明顯的VEGF蛋白的表達。ApoE(-/-)AS模型組中VEGF蛋白表達量明顯大于空白對照組(P<0.05);ApoE(-/-)陰性對照組中主動脈VEGF蛋白表達量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MMPRIN單克隆抗體干預組中主動脈VEGF蛋白表達量明顯降低,與As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圖1 FGP-2的mRNA相對表達量 圖2 VEGF的mRNA相對表達量 圖3 FGP-2和VEGF蛋白的表達量 A:空白對照組,B:ApoE(-/-)陰性AS組,C:ApoE(-/-)陰性對照組,D:EMMPRIN單克隆抗體干預組
圖2 免疫組織化學分析的結果(400X)
動脈粥樣硬化是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始于內(nèi)皮細胞的病變,然后伴隨脂質(zhì)沉積、炎癥細胞浸潤等密切相關[9-11]。本文就EMMPRIN單克隆抗體對于As的作用機制,以及探討是否作用于細胞的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機制[12-15]。根據(jù)預實驗結果選擇100μg EMMPRIN單克隆抗體腹腔注射給藥。
TG、TC、HDL-C、LDL-C,是導致As和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16]。最近研究認為,LDL-C是唯一能將膽固醇帶入血管壁內(nèi)皮細胞的脂蛋白,是促進As斑塊形成的關鍵物質(zhì)。本研究通過檢測TG、TC、HDL-C和LDL-C的含量來驗證造模的成功與否,結果顯示,ApoE(-/-)AS組與ApoE(-/-)陰性對照組相比,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明了實驗As模型構建成功。另外,本研究還以TG、TC、HDL-C和LDL-C的含量變化來檢測EMMPRIN單克隆抗體對As的治療作用,結果顯示EMMPRIN單克隆抗體治療組中TG、TC、LDL-C等明顯低于ApoE(-/-)AS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EMMPRIN單克隆抗體對As的發(fā)展進程具有明顯的抑制與治療作用。EMMPRIN單克隆抗體治療組的HDL-C均高于AS模型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EMMPRIN單克隆抗體對于以HDL-C升高為主的高脂血癥與As同樣具有一定的抑制與治療作用。ApoE(-/-)AS組與ApoE(-/-)陰性對照組生化指標中的載脂蛋白A1和載脂蛋白B的比較,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說明了本實驗As的構建成功。而EMMPRIN單克隆抗體對于As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為探究EMMPRIN單克隆抗體在As的機制中是否與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17]相關,本研究采用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組化等半定量的實驗方法,比較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標志蛋白VEGF蛋白[18]和FGP-2蛋白[19]以上四組細胞中的表達量。空白對照組均未見明顯的VEGF蛋白和FGP-2蛋白的表達。EMMPRIN單克隆抗體治療組中主動脈VEGF蛋白表達量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EMMPRIN單克隆抗體可以抑制VEGF蛋白的表達,從而證明EMMPRIN單克隆抗體可以通過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標志蛋白VEGF和FGP-2蛋白作用于動脈的內(nèi)皮細胞,從而抑制As。
綜上所述,EMMPRIN單克隆抗體通過抑制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VEGF蛋白和FGP-2蛋白的表達發(fā)揮其抑制As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