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皓玥
從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來看,當下是有史以來生產力最為進步、科技高度發(fā)達、生活最為安穩(wěn)的時代。而就在人們?yōu)檫@個“最有可能獲得安全感的時代”搖旗吶喊時,他們經常被“恐懼”所籠罩和支配。
對人本身來說,恐懼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反應;但在公共領域方面,它更多體現(xiàn)在政治恐懼上,即面對政治和社會的未知危險及其想象的威脅時,人們由于無法有效應對而產生的擔心和不安等復雜的情緒。它結合了生理反應、社會反應和文化反應,是一種“被迫接受和被建構的人為情緒”。
然而,人們對這種人為的公共恐懼缺乏處理能力,加之恐懼的“公私之域”不存在鮮明的界限,政治家們趁虛而入,巧妙地利用人們的“恐懼”實現(xiàn)政治目的。因此,這種所謂“成本低、效果佳”的政治恐懼手段被“贊譽”為頗具經濟效益的“集體行為誘致工具”。
翻閱西方政治思想史,不難發(fā)現(xiàn),早期的政治家將政治恐懼與權力直接掛鉤。馬基雅維利認為真正的君主善于利用這種“政治恐懼”,尤其是在戰(zhàn)場能夠絕處逢生,通過發(fā)布命令帶領民眾共同抵御敵人入侵、獲得勝利。這便是政治家利用“政治恐懼”處理公共領域事務的雛形。
就在“政治恐懼”與權力之間的激烈纏斗中,霍布斯注入了“文化”的色彩,并承認恐懼的正當性地位。政治家利用民眾心底的恐懼和不安,開始“馴養(yǎng)”聽話且合格的公民,用這種情緒贏得民眾對國家的合法性和權威的認可。就這樣,“政治恐懼”牢牢掌握在政治家手中。
如果說有些政治家利用“政治恐懼”是為了獲得積極正面的效果—制約人心,對民眾進行精神約束,進行有效的國家治理。那么也存在一些政治家刻意制造群體性的“焦慮”和“恐慌”以維護自身或其政黨利益。政治家的慣常手段是將國際威脅的負面影響內化成國內矛盾,或者將國內不和諧的聲音直接上升至區(qū)域問題或全球威脅的層面,以實現(xiàn)對民眾的脅迫和壓制。這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歐美國家政黨進行競選時,對待恐怖主義的態(tài)度及政策成為影響選票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需要認清的現(xiàn)實是,沒有永遠至高無上的控制力,也沒有永遠的臣民。當“政治恐懼”這種手段被具有非正當意圖的團體所操控時,就會出現(xiàn)“令人害怕的不是權力而是群眾”?!白诮炭駸帷背蔀槿藗冎币曔@一現(xiàn)象的主要動機。
著名學者朱麗絲·耐克萊曾說:“每個成年人,都應該能沒有恐懼、不受偏袒地對自己生活中盡量多的方面作出盡量多的有效決定,只要這相容于其他人的同類自由即可?!庇美硇赃壿媮碚J知政治恐懼,特別是諸多外界力量的干擾下,如何在充滿誤區(qū)的政治中看清道路,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