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旬
文文和老公又吵架了。兩個人結(jié)婚好多年了,磕磕碰碰一直有,但這次卻吵到了要離婚的地步。
文文出差,落地的時候是晚上一點多。本以為舟車勞頓之后,可以回家睡個安穩(wěn)覺,可到家卻看到一片狼藉慘相:襪子、衣服被丟得亂七八糟,地板、房間沒人打掃,就連垃圾桶都是滿的。更可氣的是,孩子這幾天吃的竟然都是泡面。其他的也就算了,一想到孩子正在長身體,文文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忍不住嘟囔了一聲:“孩子還小,冰箱里也有菜,好歹給她做點吃啊?!?/p>
其實,文文的老公這幾天也不好過。他一個人又要工作又要帶孩子,還不是很有經(jīng)驗,能把這幾天熬過來已實屬不易了。妻子不但不理解,還一頓指責(zé),所以,他火氣也大,“我在外面賺錢那么辛苦,哪有時間做飯,隨便吃點就得了。”
見老公沒有絲毫的抱歉和悔意,文文頓時翻江倒海,各種情緒一下子大爆炸,“就你忙,我很閑是不是?我能邊工作邊照顧孩子,你怎么就不能?”老公也不甘示弱:“你有我忙嗎?你有我掙得多嗎?我就是負責(zé)賺錢養(yǎng)家的,沒義務(wù)帶孩子、做飯!”兩個人話趕話,越吵越離譜,最終鬧到了離婚的地步。
這讓我想起了《離婚律師》中,苗錦繡對丈夫董大海說的一段話:“我為了你,辭掉工作,放棄自己的事業(yè),帶孩子操持家務(wù),照顧老人盡心盡力,你卻在外面拈花惹草,你的良心呢?”可董大海卻說:“別說是為了我,你嫁給誰,都會帶孩子操持家務(wù)照顧老人。”
有沒有很扎心?不論是現(xiàn)實生活還是電視劇中,總會有那么一些人把另一半的付出當(dāng)作理所應(yīng)當(dāng),做好了是應(yīng)該的,做不好就是有問題??苫橐錾钪?,最怕的不就是你看不見我的付出和辛勤,還對我的努力嗤之以鼻。這樣的感情,不會幸福,更不會長久。
認識一個創(chuàng)業(yè)青年,雖然每天忙得焦頭爛額,卻有一個亙古不變的原則,就是每天晚上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去市場買一些蔬菜水果提回家。
剛開始,很多人包括我,都覺得匪夷所思。一個大忙人,怎么會有閑工夫去市場買菜呢?后來才知道,原來,他妻子因為身體不好,行動也不太方便,在懷孕三個月時,就辭職在家待產(chǎn)了。但每次妻子下樓買菜時,一段十幾分鐘的路程要走半個多小時。
一開始,男人也覺得妻子的行為有點“不正?!保冀K沒有過多追問。后來,男人無意間從妻子閨蜜口中得知,因為妻子害怕自己單獨出門會磕了摔了,對胎兒有所影響。本想讓老公陪同,又考慮到他每天工作太辛苦,就想著不如自己多麻煩一些,讓他在家休息。所以,每次妻子出門,都會像盲人探路般格外小心,也就有了十幾分鐘的路程用了半個多小時的情況。
男人聽到這個解釋,感動的同時,也理解了妻子的辛勤付出。從那以后,他就決定不管多忙,買菜的事也要包在自己身上。所以,下班以后,我們總能看到他去超市買菜購物的身影。
婚姻幸福的秘訣不在于無償付出,而在于日常相處中那些彼此體諒的關(guān)懷。就像妻子理解老公在外打拼的不容易,老公懂得有孕妻子行動不方便,兩人相互體諒的同時,感情也在持續(xù)升溫中。夫妻之間相互體諒、關(guān)懷比什么都重要。
之前看過這樣一篇熱文《我月薪兩萬,撐起這個家的卻是我老婆》。講的是,男人因為自己工作性質(zhì)的原因,很少回家,家里的一切事務(wù),從房子的裝修,到水電費的繳納,到衣服被褥的洗換更季,再到孩子的吃喝拉撒全是妻子一人管。他能做的,就是把工資卡交給她,偶爾回來帶帶孩子干點兒活兒。
剛開始聽到妻子一天到晚叫累的時候,男人忍不住想:你在家待著不用上班多舒服,不就做做飯帶帶孩子,能累到哪兒去。但是,當(dāng)他每次回家都有豐盛飯菜時,當(dāng)他和孩子一起享用妻子無師自通制作的各式點心蛋糕時,當(dāng)他看到陽臺上滿滿當(dāng)當(dāng)晾著的衣服時,再和自己經(jīng)常洗澡忘記關(guān)熱水器,調(diào)料、洗衣液、抽紙用完了不知道去哪兒找,不知道每月水電費交多少對比時,這個男人明白了妻子的不容易。
無獨有偶。蘇格蘭有一位丈夫也曾抱怨過身為家庭主婦的妻子每天在家會無事可做,太過清閑。妻子什么都沒說,只是拍下了自己在家12小時的視頻。這12小時內(nèi),妻子片刻不閑:叫孩子起床穿衣、打掃屋子、收拾玩具、做飯、哄孩子睡覺……
看完視頻的那一刻,丈夫才終于明白:原來妻子一直在為這個家默默付出。不得不承認,對妻子來說,要使家里的一切都處于一種有秩序的狀態(tài),是一件極耗心力的大工程,但又是一份不得不完成的強制性任務(wù)。當(dāng)妻子選擇做家庭主婦的那一刻,也就選擇了世界上最無私奉獻的事業(yè)之一。
做丈夫的要懂得妻子為這個家所付出的勞動,妻子也要懂得丈夫為這個家的辛勞。家從來都不是一個人能夠撐起的,而是在兩個人分工協(xié)作之下完成的美倫之作。
微博上看過這樣一件事,印象還挺深刻的。
有位先生,前一天晚上談客戶,把名片放在衣兜里。隔天一大早,太太很勤快地把他的衣服拿去洗,結(jié)果把名片洗糊了。先生一醒過來就發(fā)現(xiàn)衣服被洗了,然后馬上沖過去對太太說:“你有沒有把名片拿出來?”
太太說:“沒有?!?/p>
先生很生氣:“你怎么搞的?那個客戶很重要??!”
假如這個時候太太聽到丈夫的抱怨,一時沖動地說:“那你自己洗啊?!笨赡軕?zhàn)爭隨時都會爆發(fā)??墒?,太太沒有。她考慮到或許這個名片對先生來說確實很重要,對先生90度鞠躬說:“哎呀,抱歉抱歉,我實在太不小心了,下次一定注意。”
而聽了太太的話,先生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沒關(guān)系啦,是我沒注意。老婆洗衣服也是好意,下次我會保管好的?!闭f完,先生親吻太太的額頭上班去了。
試想一下,當(dāng)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時,你會怎么做?我看到太多人的反應(yīng)是立刻吼回去:“我怎么知道這東西這么重要?”“明知道這么重要,你為什么不保管好?”結(jié)果,換來的無一例外是另一半更旺的怒火。當(dāng)我們站在對方的對立面時,對方也會以同樣的姿態(tài)來戰(zhàn)斗。相反,這個太太試著站在丈夫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時,對方也用同樣的姿態(tài)回應(yīng)了她。
有時候,考驗夫妻關(guān)系的并不是什么問題的發(fā)生,而是問題發(fā)生后,我們以怎樣的姿態(tài)應(yīng)對。
緒儒斯說過這樣一句話:“婚姻的持久靠的是兩顆心,而不是雙方的肉體。”夫妻之道在于兩顆心相互包容,彼此體諒。人與人相處,都希望自己能夠被理解。所以,和伴侶相處,也要少一些理所應(yīng)當(dāng),多一些寬容理解,多一些換位思考。我想,做到這一點,婚姻是不會差的。
責(zé)任編輯?賈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