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建霖 孫媛 梁興格
摘要:
水稻作為文山州大春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533萬hm2左右。本文針對文山州稻飛虱為害的發(fā)生展開了一系列調查,總結了稻飛虱為害發(fā)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
文山州;稻飛虱;發(fā)生;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511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330064
1稻飛虱的形態(tài)特征
稻飛虱成蟲可分為長翅型和短翅型2種,長翅型的成蟲體長5mm左右,短翅型的成蟲體長在4mm左右,體表特征和顏色也有很大的區(qū)別。
2稻飛虱的發(fā)生規(guī)律
文山州地處滇東南部,是稻飛虱境外入滇的主要途徑之一,年可發(fā)生4~5代,第2、3代為主害代,4月中旬[CD1]6月下旬育秧至拔節(jié)期以白背飛虱為害為主,7月上旬[CD1]9月中旬抽穗至黃熟期以褐飛虱為害為主,通過文山州各縣(市)調查發(fā)現(xiàn)稻飛虱在直接為害時還可以傳播病毒,造成蟲害和病害共同發(fā)生。
3稻飛虱的危害
稻飛虱通過刺吸式口器吸食水稻的汁液,來干擾植株光合產物的輸送,降低了植株根系的營養(yǎng),使其提前衰老。通過觀察發(fā)生蟲害的水稻植株可以發(fā)現(xiàn),稻飛虱聚集在稻叢的根部,大量吸取植株的汁液,使得營養(yǎng)物質供給不足,谷粒相較與正常植株干癟,秕谷率也大大增加。此外,稻飛虱在吸取汁液的同時還會分泌凝固性唾液形成口針鞘,使植株的受傷部位難以愈合,阻礙正常的輸導組織活動,造成水稻葉片失水變黃,基部腐爛,使植株的倒伏和死亡。稻飛虱在吸食汁液的同時還會攜帶各種病毒,比如褐飛虱會攜帶草狀叢矮病和齒葉矮縮病等病毒,同時稻飛虱的排泄物滯留在植株的表面引發(fā)煤煙病,還由于其含有大量的糖類和氨基酸類營養(yǎng)物質,會吸引大量的稻螟蟲,進一步危害水稻。
4影響稻飛虱發(fā)生的因素
41稻飛虱屬于遷飛性害蟲
稻飛虱可以通過飛行遷移來擴散,而稻飛虱的危害程度與遷入的蟲量和時間有重要關聯(lián)。目前由于全球的氣候變化,南北氣流的對流相較于從前更加頻繁,大大促進了稻飛虱的遷移效率,使得近年來稻飛虱蟲害的發(fā)生頻率越來越高。
42稻飛虱的繁殖效率高
稻飛虱具有產卵多、成熟快的特點,只要有成蟲遷入而沒有采取有效措施的話,成蟲會大量繁殖,使種群數(shù)量快速增加,產生大面積的蟲害。
43人為因素的影響
目前文山州水稻種植是與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下不同的人工栽培體系,種植面積廣、密度大等特點都為稻飛虱的發(fā)生和擴散提供了條件。同時在生產活動中濫用殺蟲劑會使稻飛虱的耐藥性增強,甚至會出現(xiàn)刺激成蟲產卵及使幼蟲提前成熟的現(xiàn)象,不僅難以殺滅害蟲反而會增加其數(shù)量,導致蟲害難以控制。
5稻飛虱的防治
51農業(yè)防治
在種植中使稻田集中在一起,可以有效防治飛虱的飛行轉移,交叉危害。在日常的種植管理中使用科學的方法,合理施水、施肥,使植株健康生長,提高抗病和抗蟲的能力。還要防止過早的封行導致幼苗的發(fā)育遲緩,適當增加稻田的通風透光,可以有效地降低稻叢的濕度,提高光合效率,既能提高水稻的抗性也能提高產量。
52生物防治
在滅蟲過程中,除了最普遍的使用農藥外還可以使用一些綠色無污染的方法。利用稻飛虱的天敵來控制蟲害的發(fā)生,通過調整田間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害蟲
天敵,提高其數(shù)量,充分發(fā)揮生物防治的作用。稻飛虱主要集中在水稻的基部為害,可以根據(jù)這些特點采取養(yǎng)鴨來防治害蟲,使用稻田養(yǎng)鴨的方法,在防控蟲害的同時還增加了額外的收益。同時減少農藥的使用來提高稻田的水質,適宜青蛙的生存,讓青蛙來捕蟲。
53物理防治
針對害蟲的習性,可以在田間安裝殺蟲燈來誘殺稻飛虱成蟲,既高效又對環(huán)境無污染,是一種良好的防治手段。
54化學防治
通過研究稻飛虱的生長周期等特點,對稻飛虱各生長階段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可以重點針對稻飛虱卵的孵化時期和2~3齡幼蟲的盛發(fā)期,使用高效低毒性的農藥來進行滅殺害蟲。目前市面上防治的農藥主要有噻嗪酮、噻蟲嗪、吡蚜酮、呋蟲胺、烯啶蟲胺、吡蟲啉等及其它們的復配制劑。此外,在噴灑農藥時還可以加入一些防病的藥物,起到蟲病共同防治的效果?;诘撅w虱主要集中在水稻基部,可以在施藥過程中重點在基部噴施藥液。針對稻飛虱的抗藥性,要注意輪換使用藥劑和選用新的藥劑,在噴灑農藥時要注意在田間保留一定的水層。在水稻的發(fā)育后期,可以適當加大農藥的使用,增大噴灑量,做好最后的蟲害防治工作。
水稻稻飛虱是遠距離遷飛性害蟲,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蟲。因其危害具有隱蔽性、突發(fā)性和猖獗性,防治失控常會造成大發(fā)生、大流行,危害到水稻、玉米和麥類等作物生長,嚴重時會造成顆粒無收。為確保水稻糧食生產,要綜合各種有效措施抓住關鍵時機及早防除,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作者簡介:
盧建霖(1982- ),女,本科,云南硯山人,農藝師,研究方向:植物保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