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5月28日文章,原題:食品外賣App正讓中國淹沒于塑料之中面條和燒烤30分鐘就能送到,但打包這些食物的容器可能數百年都無法降解。中國外賣APP的火爆,正讓這個國家被外賣餐盒、餐具和餐袋所淹沒。與此同時,中國的垃圾回收系統(tǒng)面臨巨大壓力。
科學家估計,2017年中國網絡訂餐所產生的包裝垃圾為160萬噸,是兩年前的9倍。中國人均產生的塑料垃圾仍然少于美國。但研究人員估計,中國近3/4的塑料垃圾最終被填埋在管理不善的垃圾場,或者置于露天,這些垃圾很容易流入大海。
中國垃圾回收商設法將一些塑料垃圾進行再生處理,供工廠使用。政府統(tǒng)計數據顯示,中國25%的塑料垃圾得到回收利用,相比之下美國的這一比例不足10%。不過,在中國,外賣餐盒基本上不會進行回收利用。因為這些用過的餐盒必須首先經過清洗,而且太輕,收廢品的人需要收集足夠重量,才能賣給回收商?!百M半天勁也掙不了幾毛錢,不值得?!痹谏虾R粭澽k公樓收廢品的任勇(音)說。對于很多工作繁忙的城市居民來說,外賣APP正在取代在家做飯或外出就餐。外賣運費不高,外賣APP的折扣力度很大,因此外賣訂餐似乎合情合理。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中國各大外賣平臺2018年的訂單總金額為700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今年的這一數字預計為190億美元。
此外,外賣APP會間接鼓勵餐館使用更多塑料。一些餐館表示,他們寧愿使用厚一些的包裝盒,或者多加一層塑料包裝,也不愿因為菜品漏油而被用戶給差評。▲
(作者雷蒙德·鐘{音}、卡洛琳·張{音},傳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