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華
【摘要】探索一種簡單、安全、有效的ICU重癥患者動脈穿刺置管方法。方法 將50例45歲~65周歲患者行橈動脈動脈置管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5例和觀察組25例。觀察組采用穿透法,行橈動脈穿刺置管。對照組采用定位直接穿刺法行橈動脈置管。觀察兩組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置管時間,并進行比較。結(jié)果 兩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時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于對照組,
置管所用時間少于對照組。結(jié)論 穿透法行橈動脈置管成功率高,耗時少,是一種更為方便、快捷的置管方法。
【關(guān)鍵詞】動脈穿刺方法;ICU;橈動脈動脈穿刺;置管
【中圖分類號】R61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3..01
動脈置管在ICU的應用廣泛,ICU患者常因住院時間長,病情危重,需要反復穿刺抽血,進行化驗檢查,連續(xù)監(jiān)測血壓[1]。為提高刺置管的成功率,我科對50例危重患者分別采用兩種方法行橈動脈動脈穿刺置管的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8年6月(45歲~65周歲)危重患者50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5例,平均年齡59.2周歲。其中,顱腦外傷4例,重癥肺炎2例,全子宮切除術(shù)1例,腦卒中15例、尿毒癥1例、一型呼吸衰竭2例。照組25例,平均年齡59.6周歲。其中,顱腦外傷2例,腦卒中17例、鼻出血查因1例、尿毒癥3例,氣促查因2例。兩組性別、年齡、疾
病種類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用物準備
22G泰爾茂留置針、透明敷貼、應用一次性T型連接管、壓力換能器、加壓袋及生理鹽水500 mL。
1.2.2 操作方法
定位:(1)定位:腕部橈動脈;(2)Allen's試驗:用本法估計來自尺動脈掌淺弓的側(cè)枝分流。觀察手掌轉(zhuǎn)紅時間,正常人5~7秒,平均3秒,<7秒表示循環(huán)良好,8~15秒屬可疑,>15秒血供不足。>7秒者屬Allen's試驗陽性,不宜選橈動脈穿刺[2]。
觀察組:穿刺與操作:準備好所需用物及常規(guī)消毒物品,選擇動脈搏動最強處為穿刺部位,用22G泰爾茂留置針進行穿刺。左手食指指尖約呈70°固定患者橈動脈,針尖指向與血流方向相反,針體與皮膚夾角根據(jù)病人肥瘦而異,持穿刺針與皮膚呈45°~60°夾角,針尖斜面向上穿刺,當針尖抵達入動脈見回血時再向前推進再向前推進
0.5 cm左右穿透動脈對側(cè)壁,此時不再有回血,撤針芯,將套管緩慢后退,見到回血后,壓低導管至15°左右,將套管向前推進,送入無阻力并且噴血說明穿刺成功[3]。
對照組:穿刺與操作:進針點、進針方向同上,進針角度一般為30°~45°夾角,當發(fā)現(xiàn)針芯有回血,且看到管中血液搏動時,稍放低角度再進針1~2 mm,固定針芯而向前推進送外套管,后撤出針芯,這時套管尾部外噴血,說明穿刺成功[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置管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
兩組穿刺置管時間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較、組別例數(shù)、穿刺置管時間(s,x±s)一次穿刺成功率n(%),觀察組5066.21±10.1247(94),對照組4275.31±10.7433(78.5)t/x2值3.99、4.7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橈動脈穿刺置管是一種盲目的、類似靜脈穿刺法,直入法一般采用針干與皮膚呈30°~40°夾角,于橈動脈進針,見回血后置管,由于進針夾角小,進針點與穿入動脈點距離較長,遇到血管彎曲或進針方向改變,影響穿刺成功率[4]。同時,動脈周圍有鞘膜,管腔較小,血流壓力高,容易形成血腫而致失敗。穿透法,針干與皮膚的夾角比直入法增加15°~30°,縮短了進針點與穿刺點之間的距離,避免了因血管彎曲或穿刺針方向改變造成的穿刺置管困難。穿透法在直人法基礎(chǔ)上穿透動脈對側(cè)壁,撥出針芯,緩慢退管,見到搏動性回血后置入導管,使導管尖端完全位于動脈腔內(nèi),減少了導管置人動脈鞘內(nèi)或周圍組織的機會,提高了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穿刺次數(shù)少,減少了對患者疼痛的刺激,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穿刺置管時間觀察組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3例未一次穿刺成功,由于進針后回血過快,針頭斜面刺入血管而軟管尚在血管外導致送管失敗。對照組穿刺成功率低,7例穿刺失敗,由于個體差異致四肢動脈細小或較深而無法捫及搏動,穿刺方向及深淺難以把握而致穿刺失敗。總之,穿透法可增加橈動脈置管成功率,從而減少患者反復穿刺的痛苦,節(jié)省操作時間;從而減少血液外噴,造成醫(yī)源性失血等不良并發(fā)癥,穿透法用于動脈置管方便可行。
參考文獻
[1] 葉春萍,郭桃花,張利.橈動脈穿刺法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l0,7(5A):87~88.
[2]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xiàn)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一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1919.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