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簡析舞劇《李白》中的道家美學審美趣味

2019-05-28 11:29:00路珺
戲劇之家 2019年14期
關鍵詞:審美趣味舞劇李白

路珺

【摘 要】大型原創(chuàng)民族舞劇《李白》采用中國獨有的古典舞的語匯結(jié)合現(xiàn)代美學的寫意方式,詮釋了唐代詩人李白跌宕起伏的一生。本文以道家美學思想為基點,淺析舞劇中所蘊含的美學思想和審美趣味,以期能幫助讀者對劇中的道家美學審美趣味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關鍵詞】舞劇《李白》;道家美學;審美趣味

中圖分類號:J8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4-0026-02

中國傳統(tǒng)美學思想根植于五千年文明古國深厚的文化土壤,主要包括儒道釋三家。其中儒家美學因儒家文化在政治、道德、教育等與現(xiàn)實社會聯(lián)系密切的重要領域占主導地位而至關重要,但在哲學、文學、藝術(shù)等創(chuàng)造領域中,道家美學的影響遠大于儒家[1],深刻影響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思想精神與審美趣味的變化與發(fā)展。作為道家美學代表人物的李白,未接受過系統(tǒng)的儒家教育,而是自小信奉道教,因此他的性情氣質(zhì)與道家文化完美契合,其詩作也蘊含著道家美學的韻味。舞劇《李白》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古典舞的呈現(xiàn)方式,其中融合了眾多道家美學思想,滲透著道家美學的審美趣味。

一、輕盈飄逸之美

輕盈飄逸是我國古典舞常見的審美趣味之一。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舞“長袖細腰”的舞蹈形態(tài)成為了我國古代舞蹈最早的審美風格,奠定了中國古代舞蹈的審美基調(diào)[2]。時至魏晉南北朝,社會的動亂造成了統(tǒng)治機構(gòu)和社會秩序的解體,進而導致了人的思想和個性的極大解放。在道家老莊玄學的影響下,文人墨客想要離開現(xiàn)實中的紛爭,到達一個至情至性、超然外物的夢幻世界,寄情山水、追尋自由,豁達灑脫的志趣便寄托于對飄逸之美的追求上。因此,輕盈飄逸作為道家美學在舞蹈藝術(shù)上的審美具象化,便成為了最符合那個時代潮流審美的趣致,成為了魏晉時期舞蹈藝術(shù)所追求的審美理想。

在舞劇的第三幕“九天闊”中,因參與永王兵敗,正走在被流放偏遠蠻荒之地夜郎的路上,受到身心的雙重摧殘,日漸衰老、郁郁寡歡。偶然步入山水間,邂逅三兩詩友,看到《白纻舞》的舞女們身著長袖素裙,時而傾身低眉,以手微遮面部、半掩嬌羞,柔婉流暢、猶如雪飄茹素鸞回鳳翥;時而輕舞慢旋,雙袖徐徐揚起、翻騰飛舞,翩若驚鴻、恰似彩云追日優(yōu)美典雅,從而領略到大自然的另一番美,開啟了人生的轉(zhuǎn)折?!栋桌偽琛吩且环N起源于三國時期吳地的民間娛樂性舞蹈,以舞袖為特征,因表演者身著用白纻織成的舞衣而得名[3]。發(fā)展至魏晉南北朝,在文人極力追求飄逸之美的世風下,《白纻舞》那長袖翩躚的輕盈舞姿散發(fā)著飄渺的韻味,姿容婀娜的飄逸動態(tài)所塑造出來的虛幻意境之美,給人一種羽化而登仙的夢幻之感,極大地滿足了文人對飄逸之美的追求,風靡一時。劇中的《白纻舞》姿態(tài)徐緩而富于變化,動作流暢、連綿不斷,將輕盈飄逸的虛幻之美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給人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說的美感和無限遐想的空間。其安寧、祥和、淡雅的氛圍,安撫了李白慘然不樂的心情;清新、靈動、飄逸的意境,更襯托出李白身為“詩仙”的浪漫氣質(zhì)。

二、虛靜恬淡之美

“淡”,是區(qū)別于西方美學的一種具有東方韻味的獨特品格,是中國古典美學中一種至美的境界。對“淡”的推崇始于老子“淡乎其無味”,他提倡一種特殊的“平淡”的趣味,認為淡然之美是超越感官刺激的真美[4]。莊子同樣崇尚“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的境界,他繼承發(fā)展了老子“淡”的思想,賦予其更為廣闊的內(nèi)涵,在后世衍生出譬如“古淡”“輕淡”“雅淡”“素淡”等諸多審美范疇,形成了一種頗為盛行的“平淡至真”的審美趣味。莊子有關“淡”的美學思想可集中概括為“虛靜恬淡”,主要體現(xiàn)為無所矯飾的素樸、基于個體生命體驗的幽獨和寓動于靜的恬淡之美[5]。

(一)無所矯飾的素樸之美

在舞劇《李白》第三幕第二場“獨酌月”的最后一個片段《月下獨酌》中,舞女們身著素衣、翩躚而舞,塑造出灑落凡塵、純潔剔透的月光形象,滲透著淡雅的純美?!暗币运貥銥榛{(diào),不染纖塵、清新悠遠,給人以純凈之感。“月光”不僅具有淡美的外觀、清雅的氣韻,其清透無瑕的身影更能拭去心靈的塵埃,其純白素凈之美,淡而不厭,歷久彌醇,自古就是文人墨客駐足觀賞、寄情抒懷的審美對象。整個舞段中,舞女們的身影恰似月光般柔和飄絮、輕若浮云,不比旭日那般濃烈,因而顯得淡雅,沒有夕照那么絢爛,因而更顯哀愁。翩躚低吟的“月光”似隱似現(xiàn)、若有若無,始終都是淡淡柔柔的,襯得整個畫面一片寧靜,不見一絲微波。

(二)基于個體生命體驗的幽獨之美

余光中老先生評價李白:“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月、酒、詩就是李白的天地,在此處,“酒中仙”獨自一人對月當歌、飲酒獨酌,三個元素都具備了。劇中有月有影,有花有人,有酒有舞,看似熱鬧,卻更襯出詩人獨自一人于幽寂之中內(nèi)心的平靜。人與道之感悟,并非是通過理性的方式,而是基于個體最本真的生命體驗。且此處的獨也并非孤獨,而是獨享,是一種妙不可言的精神享受[6]。美酒使李白進入了飄飄欲仙的狀態(tài),于月下起舞、肆意縱情,精神極度放松之下更加投入到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境界中去,酒添詩興、詩從酒出,作出流傳千古的《月下獨酌》。幽獨使人們從世俗欲望的迷戀中解脫,去除一切令人疲倦的喧嘩,當我們的內(nèi)心能真正領會“淡”,也就能重新獲得平靜與泰然。幽獨始有美人,澹泊乃見豪杰。

(三)寓動于靜的恬淡之美

“淡”具有“恬淡”之美,“恬”有安靜之意,但并非在于絕對的靜止,而是一個寓動于靜、由動至靜、動靜相合的過程[7]。“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只有拋開來自俗塵的煩囂與躁動,才能達到心的“恬淡”之境。只有內(nèi)心得到了真正的安寧,才能悟得大道之精髓,與道合一,體會生命最本真、最純粹的律動。在幽暗的燈光中,舞女們在舞臺一角翩然起伏,似月亮照在地上的月影,零星斑駁、涂添傷感緒亂之意。李白坐于石旁,對月獨酌,回首過去,從青年時初入翰林院的意氣風發(fā)到不容權(quán)貴的拂袖離去,從加入永王幕府、立志報國救世的斗志昂揚到兵敗被捕入獄的落魄失意,往事依稀渾似夢,獨飲一盞,皆上心頭。忽而,“月光”散滿舞臺各處,屈身半蹲,手袖輕浮,斑斑點點,而醉酒的李白穿插其中,與影共舞,動作隨心而變、傾情而化,每一個舞姿都滲透獨特的氣韻、釋放著內(nèi)心壓抑著的情懷。忽而,“月光”在舞臺中如水墨般流動,風起云涌,淡靜閑雅的舞姿徐徐漂浮,李白一人靜立其中、平靜思緒,寓靜于動、自成風范。灑落大地的“月光”為其中平添一份靜謐之美,襯托著醉酒的李白于朦朧中悵望遠方的身影。過去種種已是過眼云煙,一生浮沉終是前塵盡去。體會到自然洋溢真情之后的李白,心境已不似從前,而是更加淡然、從容,與其絕塵而去,莫若自掃心塵。

三、結(jié)語

“輕盈飄逸”“虛靜恬淡”皆出自道家美學思想,以其獨特的美感、豐滿的意象、深刻的內(nèi)涵成為了我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美學中的重要審美趣味,并在一些中國古典舞的經(jīng)典作品中得到了良好呈現(xiàn)。編導只有對二者審美形態(tài)的塑造有足夠深入的了解,才能在古典舞的創(chuàng)作中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湯漳平.道家與中國古典美學[J].中國文學研究(輯刊),2002(01).

[2]袁禾.楚樂舞風格初探[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04).

[3]李娜.吳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形態(tài)探微[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04).

[4]趙艷.“無味”之“味”美——老子“味”論審美思想探析[J].文教資料,0214(30).

[5][6][7]鄭笠.莊子“淡然無極”思想的美學意蘊[J].江淮論壇,2008(02).

猜你喜歡
審美趣味舞劇李白
百科全書舞劇
家教世界(2022年25期)2022-09-23 06:49:10
舞劇《瑞鶴圖》劇照
紙上的李白(三)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38
紙上的李白(一)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4
早春舞動出的“DANCE-OPERA”——現(xiàn)代舞劇《早春二月》觀后
歌劇(2017年4期)2017-05-17 04:06:51
試論謝靈運山水詩的審美趣味
文學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5 18:57:22
淺析《桃花源記》的審美性體現(xiàn)
中國城市消費文化的社會學解讀
《世說新語》中兩晉士人的文學審美趣味
倒下的那一刻
戲劇之家(2016年5期)2016-04-05 16:24:41
阳谷县| 巴林左旗| 七台河市| 辽中县| 中西区| 天峨县| 佳木斯市| 牟定县| 河曲县| 都江堰市| 宝山区| 荥阳市| 县级市| 涞源县| 河曲县| 青神县| 黄龙县| 玛沁县| 密云县| 宁海县| 淅川县| 黄浦区| 房产| 广州市| 分宜县| 长海县| 台江县| 苏尼特右旗| 车险| 莱芜市| 昌黎县| 万州区| 双辽市| 浦县| 巩留县| 枝江市| 互助| 东乌珠穆沁旗| 景德镇市| 那坡县|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