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林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思政課要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思政課的教育內容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只有根據社會的發(fā)展不斷改革課程的內容,才能符合當前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文章主要探索了如何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有效性;針對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04-0050-01
新時代,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提高。當前社會發(fā)展對高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也要根據社會的發(fā)展,對思政課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提高其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一、高校思政課的教學
1.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現狀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高校對思政課也進行了改革創(chuàng)新,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①對思政課不重視,學生參與性不高,學校雖然把思政課安排為學生必修課程,但是并沒有讓學生認識到這一課程的重要性。②思政課的內容理論性強,很多都涉及為國家和社會貢獻的知識,忽略了對個人價值追求的體現。這樣在學生看來更多的是不切實際,與學生的自身發(fā)展成長相差太多。③傳統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對學生評價也經常是理論知識的考試和學生的出勤情況,而沒有重視學生的思想認知,這樣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改變了對課程的看法。
2.思政課教學的意義
加強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是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要求,是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大學發(fā)展的需求。首先,思政教育是讓學生在多元化的發(fā)展中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受多元化的思想影響,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其次,是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fā)生了變化,更加重視學生的職業(yè)素質、思想品德,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對高校的思政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最后,充分發(fā)揮思政課的教育目的能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發(fā)展,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格、 堅定的思想品質。
二、加強思政課教學有效性和針對性的措施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指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交流平臺,這樣教師可以及時觀察學生的生活學習態(tài)度,發(fā)現問題并給予正確的指導。然后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比如,針對大學生在某一階段面臨的某一問題進行教學,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追求的價值觀念,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生活特點來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指導,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
2.聯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
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學生的成長發(fā)展離不開社會生活,那么在進行思政教育的時候,教師也要結合生活實際出發(fā),把理論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通過一些實際的案例和生活經驗來進行教學。如開發(fā)和選用一些學生熟悉的身邊事跡和案例來教學,圍繞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針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案例,從而提升學生的興趣。
3.加強課程的整合和教師的聯系
思政課程的教學要與學生的專業(yè)進行聯系,首先,加強與就業(yè)指導、心理素質教育等課程的整合,在思政教育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就業(yè)思想和心理素質來進行引導。其次,要與專業(yè)教師聯系,了解學生的實際發(fā)展、在專業(yè)上的困難,然后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最后,要與相關合作企業(yè)加強聯系,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和崗位的需求,從社會崗位的實際需求來開展教學,實現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文章主要是探析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先分析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現狀和問題,以及教學意義,然后提出了加強課程教學的措施,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黃澤敏.論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與針對性[J].知識經濟,2018(22):125-126.
[2]陳齊.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與針對性[J].現代經濟信息,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