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峻峰
概括就是把不同事物的共同屬性(本質(zhì)的或非本質(zhì)的)抽象出來后加以綜合,從而形成一個概念。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綜合。概括在智力活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沒有概括就沒有概念,沒有概念就無法進行邏輯思維。概括和學習的遷移關(guān)系密切。概括是產(chǎn)生學習遷移的關(guān)鍵。歷史概括能力是學習歷史的重要能力。高考歷史試題也十分重視對考生概括能力的考查。如下表所示。
通過以上可知,歷史概括類試題成為高考歷史??嫉念}型之一。因此,同學們應該掌握歷史概括類試題的特點及解題方法。
1.歷史概括類試題的概念
歷史概括類試題是指要求考生對歷史現(xiàn)象或歷史事件的相同之處、特點、原因、背景、目的、作用、措施等進行歸納概括的試題。高考歷史概括類試題常以非選擇題為主。
2.歷史概括類試題的分類
歷史概括類試題可分為因果類試題、影響(作用)類試題、特點特征類試題等。
3.歷史概括類試題的特點
歷史概括類試題的特點就是在設(shè)問中一般出現(xiàn)“概括”兩字,有時也會出現(xiàn)“歸納”“概述”等近義詞?!案爬ā本褪侵赴咽挛锏墓餐攸c歸納在一起,意味著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歸納。因此,在解答歷史概括類試題時,應該語言精練,簡明扼要。
4.歷史概括類試題的解答方法
(1)精讀材料,劃分層次
如前所說,高考歷史概括類試題常以非選擇題為主,非選擇題通常會呈現(xiàn)較多的歷史材料,讓考生從較多的歷史信息中概括答案。從語言繁簡程度上說,就是要以少概多。因此,首先,同學們應該精讀材料,充分理解材料。然后,在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設(shè)問在材料中畫出要點,劃分層次。例如,2016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Ⅰ第45題第(1)題要求考生概括唐太宗時譜牒改革的內(nèi)容。試題中給出的材料分為兩個段落,第一段講述了譜牒改革的背景,第二段講述了唐太宗譜牒改革的內(nèi)容。因此,我們應該在第二段中概括答案。第二段的主要句子如下。
他下令修撰全國總譜《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淵源,收集當時全國各地具有影響的293個家族,‖排出等級,但不作為任用官員的依據(jù)?!帉懻呤芰晳T影響,將當時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為第一等。這讓唐太宗頗不高興,下令:“不須論數(shù)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庇谑腔首灞涣袨榈谝?,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
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可以將材料分為四個層次,見材料中‖。
(2)找出材料中的關(guān)鍵詞句或者核心句子
關(guān)鍵詞句或核心句子就是材料中的中心詞、中心句、轉(zhuǎn)折句等。上述材料中的核心句子見材料中下劃線標注處。
(3)將關(guān)鍵詞句或者核心句子用抽象的語言進行概括
材料中的句子一般都是具體的描述,因此在回答問題時應將材料中標注好的句子進行抽象概括,不能將材料中具體描述的原文當成答案。用抽象的語言進行概括時,同學們要注意三個方面:①不能用定量的語言進行描述,要用定性的語言進行描述。②不能進行反面描述,要正面描述。③不能進行具體描述,要用抽象的語言進行描述。
還以2016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Ⅰ第45題第(1)題為例,材料中用下劃線標注的句子有的屬于具體描述,有的屬于反面描述,因此我們在組織答案時,要對它們進行變通?!八铝钚拮珖傋V《氏族志》”屬于具體描述,可以將其改為“朝廷主持修撰全國總譜”。“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淵源”屬于具體描述,可以將其改為“擴大入選范圍”?!安蛔鳛槿斡霉賳T的依據(jù)”屬于反面描述,可以將其改為“否定譜牒在選任官員中作用”。
(4)用歷史學科專業(yè)術(shù)語進行概括
學科專業(yè)術(shù)語是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語言,具有專門的含義。用學科專業(yè)術(shù)語答題能體現(xiàn)考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因此,同學們應用歷史學科專業(yè)術(shù)語對歷史試題材料中的具體現(xiàn)象進行概括,這有助于同學們考取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