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當前經濟發(fā)展中,人們越來越重視環(huán)境利用率,為了保證我國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應充分采用營林技術維護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诖?,本文以營林技術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從清理蟲害木材、伐根嫁接技術、隔離帶設置、抗蟲樹種選擇、調整采伐周期以及營造混交林等角度詳細闡述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控措施。
森林是目前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最嚴重的一部分,也是我國重點保護對象,人類過度砍伐樹木嚴重影響了森林系統(tǒng),特別是病蟲災害使森林面臨嚴重損害。對此,我國采用營林技術和相應保護對策,利用先進的技術對森林加以保護,防止人為因素與自然因素產生的蟲害對森林造成不必要的生態(tài)影響。
1. 清理現有蟲害木材,防止蟲害擴散
一般情況下,人們會使用隔離的方法對已經感染蟲害的木材進行治療。林業(yè)中,隔離已經存在蟲害的木材,有利于防止蟲害進一步擴散,保護周圍健康木材不受侵害。將所有遭受蟲害的木材清理后,人們應該對剩下的健康木材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降低木材再次患上蟲害的幾率,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保護好我國的林業(yè)資源。
2. 使用伐根嫁接技術復活樹木
當樹木面臨病蟲害威脅時,建議采用伐根嫁接技術將病害樹木復活。人們應盡早做好樹木之間的隔離,清理后的空地不能空置,可以應用伐根嫁接技術讓樹木在原有的位置重新成長,從而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經過研究得知,伐根嫁接技術可以讓樹種得到更新改造,有效縮短樹木采伐期,提高林地生產力,增強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某地區(qū)的楊樹林發(fā)生病蟲災害,隔離治療后,人們將楊樹伐根視作大砧木,選擇恰當時機將接穗嫁接在伐根上。一周后萌芽,兩周后發(fā)葉,三周時長出了四個葉片的壯苗,一個月以后壯苗有一米高,隨后又生出了吸水根與運輸根。因為伐根是露在地表的五水水頭,在有五水保底的前提下,嫁接之后不需要澆水,葉片面積比普通造林苗大。
3. 科學選取隔離帶抑制蟲害進一步擴散
林業(yè)種植中,樹木面臨的病蟲災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飛蟲類。飛蟲災害會讓災害傳播速度更快,人們應該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和解決措施,當飛蟲還沒有飛行能力的時候,在林中設置隔離帶,飛蟲成形以后無法飛入隔離帶內。建議工作人員結合地形,分析飛蟲可能出沒的地方,在適當位置設置隔離帶,在飛蟲擴散區(qū)域栽植非寄主隔離帶,要求隔離帶距離控制在50米左右。
4. 合理選擇抗蟲樹種,提高樹木免疫力
林業(yè)種植中,樹木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樹木免疫力也不相同,導致樹木抗病能力有所差異。想要讓更多樹種具有足夠的抗蟲害能力,需要從森林整體特點出發(fā),根據森林系統(tǒng)選擇最佳抗蟲樹種,栽種樹種時也要做好抗病預防工作,提高樹木的免疫能力,降低蟲害發(fā)生概率。
某地選擇在林中種植銀杏樹、法桐樹、雪松以及側柏,這些樹種不僅可以抵抗病蟲害,還能夠抵御環(huán)境污染,且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為了防止側柏樹在生長期間遭受毛蟲侵害,人們采用農業(yè)防治與化學防治措施,加強林木管理,毛蟲越冬時期會環(huán)剝側柏樹皮,于是人們幼蟲出現時人工捕捉。如果毛蟲幼蟲密度過大,則使用飛機低容量噴灑濃度為25%的滅幼脲3號,每畝用藥23-45g,噴液量10.5kg,防治效果可達98%,噴灑時要求飛機在晴天環(huán)境下進行。
5. 科學調整樹木采伐周期
不同的地區(qū)內,森林的生長與發(fā)展情況有所差異,地理環(huán)境會影響著樹木的生長狀態(tài)。如果處于地理環(huán)境比較差的區(qū)域,樹木生長速度緩慢,樹木生長周期比較長;如果處于地理環(huán)境比較優(yōu)越的地區(qū),該地雨水充足,日照條件良好,樹木生長速度比較快,生長周期也會縮短。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林業(yè)管理人員應因地制宜,根據樹木生長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科學采伐樹木,合理控制樹木采伐周期,防止樹木面臨蟲害時無法成功采伐,有效保證林業(y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6. 適地適樹,營造混交林
當前我國主要是用人工造林的方式擴大森林面積,純林與混交林是最常見的兩種人工造林方式?;旖涣种袠淠痉N類繁多,樹木生長環(huán)境優(yōu)越,病菌與害蟲缺乏繁殖條件。同時,樹木在混交林的生長環(huán)境比較復雜,害蟲天敵較多,很多益蟲和益鳥會降低害蟲數量。建議人們在營造混交林的時候,在樹木周圍種植花灌木,為樹木引導更多害蟲天敵,進一步降低害蟲對樹木的侵害。
某地混交林中種植了大量澳洲火焰樹,為了防止火焰樹感染蟲害,人們沒有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為了保證火焰樹樹冠內部擁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效果,噴施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10d噴一次,最終得到的效果更佳。
總而言之,人們追求科學技術進步與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開始日漸關注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重視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因此,人們采用營林技術保護林業(yè)發(fā)展,利用伐根嫁接技術和營造混交林技術等方式為樹木提供更加優(yōu)越的生長環(huán)境,在最大程度上保護林業(yè)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tài)效益。
(作者單位:646500 四川省古藺縣筍子山國有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