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江寧
1940年,18歲的吳良鏞親歷了一次日本飛機的猛烈轟炸。那天,剛考完試的吳良鏞正在午休,日本飛機就轟隆隆地飛了過來。一番轟炸后,整個城市濃煙滾滾,大半個重慶陷入火海。
望著滿目瘡痍的城市、流離失所的民眾,吳良鏞體會到國破家亡的痛楚。無論世事多艱難,民眾總要生活下去,他立志學建筑,學成后重建家園。
考入中央大學建筑系后,吳良鏞對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非常感興趣。畢業(yè)時,他寫了一篇追溯漢朝建筑的論文。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看到此文,欣賞他的才華,請他協(xié)助手繪編著中國第一本文物保護目錄《全國重要文物建筑簡目》。
抗戰(zhàn)勝利后,剛畢業(yè)兩年的吳良鏞應梁思成之約,協(xié)助他創(chuàng)辦了清華大學建筑系。
1948年夏天,梁思成推薦吳良鏞到美國匡溪藝術學院建筑與城市設計系深造。在著名建筑師沙里寧的指導下,吳良鏞開始探索中西交匯、古今結合的建筑新路。28歲那年,他以夏威夷“太平洋戰(zhàn)爭殉難者紀念碑”的設計,榮獲美國1950年羅馬獎金建筑繪畫雕塑設計競賽的榮譽獎,嶄露頭角。
新中國成立后,梁思成給吳良鏞發(fā)來急電:“北京百廢俱興,正要開展城市規(guī)劃工作,希望你趕快回來?!碑敃r,吳良鏞已經(jīng)在美國建筑界小有名氣,但“百廢待興”四個字,讓他想起年少時的苦難與夢想。于是,他和那個時代許多充滿赤子情懷的科學家、藝術家一樣,沖破重重阻撓,幾經(jīng)周折,輾轉從香港九龍取道深圳回國。
回到清華大學任教后的第二年,吳良鏞就擔任了北京市計劃委員會顧問,先后參與長安街規(guī)劃、毛主席紀念堂設計、天安門廣場的擴建規(guī)劃、中國國家圖書館的設計等。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余震未消,他就作為最早一批專家參加重建規(guī)劃。
那時候,他感覺自己有用不完的勁。五四精神中的愛國精神,在吳良鏞這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拔液狼闈M懷地目睹了祖國的進步,每每捫心自問,我們將把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交給子孫后代?”為了追尋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夜以繼日、不遺余力地進行建筑研究與實踐,推動著中國建筑業(yè)的發(fā)展。
吳良鏞以極大熱情投身的另一個領域就是新中國的教育事業(yè)。他是新中國建筑教育事業(yè)的開拓者之一。1952年起,他歷任清華大學建筑系副系主任、系主任,全面推動建筑技術科學、建筑歷史與文物保護等學科的發(fā)展。1956年,他主持全國建筑學會議,制訂全國建筑學共同教學計劃。1959年,他創(chuàng)辦了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1960年參與領導全國建筑學專業(yè)通用教材的編寫,并主持撰寫《城鄉(xiāng)規(guī)劃》教學用書。
吳良鏞以嚴謹?shù)膶W風,始終堅持在教學第一線。上世紀50年代初,他就是指導建筑學專業(yè)第一批研究生的導師,也是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博士生導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培養(yǎng)的博士和碩士,現(xiàn)在很多已經(jīng)成為國家勘察設計大師、國際知名學者和總建筑師、總規(guī)劃師。
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曾說:“不管你到哪個國家,說起中國的建筑,大家都會說起吳良鏞?!?012年2月14日,吳良鏞在人民大會堂獲得了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第一次授予了一位建筑學家。
兩年前,吳良鏞結束了自己在清華大學長達七十年的教學生涯。他的辦公室門口,曾掛著他多年前手書的四個字:匠人營國。從青年時代一直到后來功勛累累,吳良鏞始終把自己看作一個匠人,他說,他畢生的追求就是讓人們詩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1979年至今),這一時期,人們追求夢想,大膽探索,勇于擔當,敢于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