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
《摩西帶你玩轉思維導圖》作者: 摩西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 年11 月
我同摩西老師是老朋友了,他在萬千羅友中死磕思維導圖,分享知識,幫助很多人提升了思維能力。欣聞他的新書即將出版,我整理了10個理由,特推薦之。
摩西老師本職是做管理咨詢的,在高端教育培訓行業(yè)有著多年培訓經驗。他同時還是個孜孜不倦的學習者、知識分享達人。我曾問過他的心得體會,和我早期的還頗有些相似。我是將一段知識理解、消化、吸收后,用自己的語言講給別人聽。而他呢,是將一段知識消化、吸收之后,抽取其精華,梳理其邏輯關系,畫給別人看。這同樣需要對講述文稿的拿捏、對一幅圖的打磨做到“不驚人死不休”。
摩西老師所繪的創(chuàng)新思維導圖與傳統(tǒng)博贊式思維導圖有所不同,它的文字更簡約,視覺沖擊力更強,并且圖文并茂,內容呈現(xiàn)與邏輯關系兼具。印象頗深的有這么一幅圖——“《學會花錢》解讀思維導圖”,摩西老師將野口真人描述的三種錢包(消費錢包、投機錢包、投資錢包)由下到上一一繪出,中間是串起來的一大摞鮮紅的銅錢。分向兩邊的箭頭就像兩條堅實的手臂,層層托舉出了花錢的方法和投資的訣竅。精彩的思維導圖配合解讀的音頻與文稿,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遠非單純的文字能比。
鄭也夫先生在他的《文明是副產品》一書中重點講了創(chuàng)新,里面包括從0到1顛覆式的“發(fā)明”,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轉借”,像風投撒錢一樣的“給予”,像萬達Shopping Mall(購物廣場)一樣的多物種“雜交”和像人與小麥之間的彼此“馴化”。這些統(tǒng)統(tǒng)是創(chuàng)新,也都影響了摩西。他為了挑戰(zhàn)自己,逃離創(chuàng)作的舒適區(qū),建立學習的上升螺旋,每畫一張圖,都采用全新的造型,切換不同的解讀角度。創(chuàng)作過程雖痛苦,但無疑建立起了“摩西腦圖”的獨特風格,外形更吸睛,達意更到位。我欣賞摩西老師的創(chuàng)新精神!
學習的方式很多,萬千世界,萬物互聯(lián),每天都有海量信息向我們涌來,而我們也要學會用更多的方式來接收,來學習。教室里聽老師講課是一種學習,自己抱著書本自學就厲害了,當然,和朋友天南海北地聊天,和同事熱切地討論,甚至和意見相左的人爭論,這些也是學習。要想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畫思維導圖絕對是另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摩西老師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摩西老師繪圖時,上伸、下延、關聯(lián)、對照,總有無數(shù)個想法和知識點擺在那里。問他這些源源不斷的素材來自何處,他說,平時的積累使他受益良多。喜馬拉雅上的“雜知識”,吳曉波老師的“財經知識”,以前的“冬吳相對論”和現(xiàn)在的“冬吳同學會”,更是每隔幾天就要復盤一下。每天開車時、跑步時、做家務時都要聽,甚至有時聽著聽著就睡著了,手機中的音頻一直播到天明。這種每時每刻都在學習的狀態(tài),也許就是古人所說的“三上”之法吧。平時知識的積累,你看有多重要。
死磕說白了就是堅持,說出來好聽,做起來極難,但堅持下來的人都是受益者。當然,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同路人。記得三四年前“羅輯思維”會員群里有很多羅友,都發(fā)愿隨我死磕知識和技能,有每天拍照的,有每天堅持寫詩文的,還有每天刻小人兒、捏小獸的。但時間維度一拉長,很多人都散去了,為什么呢?太難了。如果中間連續(xù)三天不做,就極有可能前功盡棄。堅持下來的羅友中,摩西是比較精彩的一個。他每天都畫思維導圖并樂此不疲,而且還把這些總結出來的方法匯集成課程,進行線上、線下分享,帶領萬千人進入其中,高效工作,快樂學習。漸漸地,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摩西老師用思維導圖解讀附在經典圖書的解讀文稿里呈現(xiàn)給讀者,漸漸地,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以精編文稿+音頻播講+解讀思維導圖為呈現(xiàn)形式的“每天聽本書”上線了。這種全新的嘗試讓讀者在任何方便的時間,都可以打開手機收聽音頻,還可以看到名家精心打磨的文稿和極具創(chuàng)新、又有知識引導意義的手繪思維導圖,這種多維度的知識獲取方式遠勝于單獨的閱讀。合作過程中,摩西團隊也在發(fā)展壯大,從最初的單槍匹馬,到漸漸有了幾十人的專業(yè)隊伍。他們中的佼佼者,也陸續(xù)加入“每天聽本書”思維導圖的解讀團隊中來,用創(chuàng)新多變的思維導圖影響著越來越多的知識愛好者。
如今,有一個“盲維”理論。人的視覺有盲點,行車時觀察四周會有盲區(qū)。如果在整個知識維度上缺乏理解,混沌無知,那就是處在盲維狀態(tài)。盲維很可怕,但如果突破了盲維,你的認知疆域就會被拓寬,你對世界的理解就會更清晰,更具前瞻性。我覺得思維導圖工具也是這樣,通過視覺化的呈現(xiàn),讓眼前的信息瞬間明朗:三圈相交的韋恩圖,你看罷就會得出答案;層層遞進的魚骨圖,結果也不言而喻??傊?,清晰的圖示,清晰的呈現(xiàn),讓我們能夠突破盲維。
很多人的成長都是線性的、按部就班的,從一點到另一點,從一個單位到另一個單位,從一個知識到另一個知識。學會發(fā)散思考,理解了思維導圖,就不一樣了。它可以多次冪地外散,可以逐級延伸,還可以不斷升級。就像從甲地到乙地,原來就是直來直去,但思維無限發(fā)散后就會有更多方法:繞個圈也可以抵達;蹦到空中,再下落也可以抵達;可以走路去,騎車去,駕車去,冬天道路結冰還可以溜過去??傊?,一個問題可以有100個答案,培養(yǎng)起這樣的思維方式和成長方式,你會受益良多。
新的時代孕育了更多的機會,新的網絡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我們不是過去的“財主”,但有“秀才”講書給我們聽;我們手里的時間不富余,但有人給我們精簡思路,提煉精華。網絡無窮大,知識無窮盡,用創(chuàng)新思維的方法,善于從身邊場景中發(fā)現(xiàn),善于和同伴交流中產生,善于用多種方法武裝自己。超級學習力,就在你身邊。在不同的場景下,多元發(fā)散,引爆連接,喚醒過往的知識,并互聯(lián)互通。即便手頭沒有書本,旁邊沒人交流,自己也可以利用身邊的事物觸發(fā)聯(lián)想,學習更多知識。說得有點玄了,讀者還是親自打開本書,一探究竟吧!
10個理由推薦完,神清氣爽,建議大家深度體驗,看書,完成作業(yè),分享交流,不斷進步。
編輯:鄒松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