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
“癮”為何物? “癮”是一種走火入魔的狀態(tài),由靈魂而肉體,以至靈肉無間。會過癮的人對唯物、唯心之辯的態(tài)度是付之一笑。過癮的那一會兒,你就是個小神仙,無所不能,無我無他,無虛無實。
假如說生命有度,把心與身的存在狀態(tài)從低到高排列成度數(shù),那么癮就是一種超乎正常的生命度。達到這種生命度安全又不礙別人事的方法挺多,但這些方法的假象是受罪。巨大的甜頭就在那一點兒苦頭后面。比如我酷愛長跑,要的是那終極的舒適,但那舒適的穿越幾乎是以垂死的狀態(tài)去獲取的。
寫作之于我,也是一種秘密的過癮。誰都說呀,歇歇吧,寫那么苦圖什么?過去我和他們見識一樣,也認為自己挺悲壯的,整天背對世界,背對許多人間樂事在那里寫。
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是這么回事,其實是在偷著樂。背對世界,把所有雜念排除,把精神凝聚到白熱程度,把所有的敏感都喚起來,使感覺豐滿到極致。
于是乎一些意外的詞匯、句子在紙上出來了,它們組成了人物細節(jié)、行為,再往前逼自己一步,再越過一點兒不適,就達到了那種極端的舒適,因為自由了,為所欲為了。
要說活著,這時的我是活到了淋漓盡致。我試著不寫,可是不行,就像沒醒透似的。一連多日不寫,就是一連多日半打盹兒地過活,新陳代謝都不對了。
出去旅行,同行的有丈夫,有時還有其他朋友。我的寫作讓他們都很頭疼,一些計劃要根據(jù)我的時間表轉(zhuǎn)。他們抱怨,問我?guī)滋觳粚懰啦凰赖昧?。我說不寫就是讓我身上有一塊癢癢,又不讓我撓。
哪怕早起一兩個小時,我也得把過癮的時間留出來。對我來說,生命一天不達到那個濃度、烈度,沒有到達那個敏感度、興奮點,那一天就活得窩囊。
中國人最喜歡的兩樣?xùn)|西,茶葉和白酒,難道不是滋味上最復(fù)雜,最不愜意的嗎?看看人們品茶品酒時的表情,齜牙咧嘴,苦不堪言。
喝糖水不痛苦,卻也就不過癮了。原來就是這么回事:小小地受點兒罪,大大地經(jīng)歷一番刺激,而后靈與肉得到一種升華,一種超飽和狀態(tài),就叫過癮。
那和我通過每天長跑、打坐、寫小說所過的癮,本質(zhì)有什么不同呢?本質(zhì)都是要從自己的軀殼里飛出來一會兒,使自己感到這一會兒的生命比原有的要精彩。
在這時,你愿意寬諒,與世無爭,為了去滿足那癮,你不和世人一般見識。你相信他們身不由己,而你有那么個秘密辦法,能給自己一剎那的絕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