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少漢
摘 要:高校學生組織是高校管理學生的一個重要方式,它既可以讓高校各項學生活動和教務活動順利開展,也可以讓學生自身得到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隨著“00后”逐漸成為大學新生主體,在學生組織管理方面出現(xiàn)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本文將對這些新出現(xiàn)的機遇與挑戰(zhàn)進行分析,并結合高校學生組織管理的模式,給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為今后學生組織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學生組織;00后;管理模式
當前,“00后”大學生已經登上歷史的舞臺,這群大學生相比之前的“80后”、“90后”,有著自身的特點,給高校學生組織管理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新形勢下如何管理學生組織,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 “00后”大學生的特點分析
大多數(shù)“00后”具有更好的獨立行為能力,一般來說是由這個群體獨特的家庭環(huán)境所塑造的,他們思想更敏感,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和敢于創(chuàng)造。個性鮮明,敢于挑戰(zhàn)權威,這是“00后”群體的共同特征。隨著“00后”增長時代的多樣化,因此,這一群體更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在思想意識上,它們更加多元化,不再顯示普遍追求物質。在“00后”時代,社會競爭愈演愈烈,從童年開始,“00后”就被父母灌輸了一種競爭感,對聲譽和外部認同的追求更加激烈。同時,“00后”一般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與“90后”相比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提升,“00后”敢于積極展示自己并積極嘗試了解自己。因此,在高校學生組織的管理中,必須要考慮到“00后”的特點,不斷調整完善管理模式,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環(huán)境。
2高校學生組織管理模式研究
2.1 文化制約型的學生組織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有不同的需求層次,有很多方面。當班級等正式組織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時,學生將自發(fā)地滿足他們的需求。加入組織或建立一個組織,在學院和大學中形成一個自組織。 這些自組織就是大學學生組織。
首先,大學生組織有相似的興趣。大學生自我組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一定時期內,一些大學生有相同的愿望和興趣,思想和觀點。這種學生組織成員之間的共同興趣和愛好是他們形成了團體組織的聯(lián)系和重要因素。
其次,大學生組織具有一定的自主權。學生是自組織成員,參與者或將成為自組織的組織者。在內部管理方面,組織成員可以非常積極地履行成員義務,充分體現(xiàn)了自組織成員的充分參與和自我管理的特點。
最后,大學生組織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大學生的自組織資金來自學生工作,會員費或社會贊助的資金。作為自組織管理的自我控制,資金通常是被學生組織的成員使用,他們沒有明顯的年級差異,學生組織成員之間沒有顯著的文化差異。大學生群體組織資金透明,系統(tǒng)具有廣泛的針對性。
2.2 非營利型的學生組織
美國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認為:“非營利組織是既非企業(yè)又非政府的機關,其目的是人與社會的變革,是向社會提供服務的部門?!贝髮W生組織有三個非營利組織的基本屬性:第一,非營利性。高校建立學生組織的目的是實現(xiàn)成員的實踐成長、科研學習、提高技藝、互幫互助等。沒有營利目的,他們的凈資產不能在成員之間分配,因此,他們有非營利性。第二,非政府性。大學生組織是自愿的,自下而上的。獨立的自治組織在向學生提供教育和服務產品。第三,公益性。大學生群體的公益性表現(xiàn)在一些學生團體會不斷組織自己的成員去志愿服務社會,提供公共服務。
2.3 非正式型的學生組織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把學生組織界定為本校學生自愿組織的群眾性團體、學生志同道合的組織。說明了學生組織其實是一種非正式型的組織。充分利用非正式組織的特點,可以為大學生組織的管理帶來積極的作用。非正式組織滿足年輕學生的溝通和尊重等心理需求,從而促進青年學生的身心健康。非正式組織它是自發(fā)的,因此有共同的目標或愛好,所以成員之間的溝通可以幫助學生豐富他們的課外文化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成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學生參加非正式組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立能力。對管理技能的提升非常有益,可以進一步發(fā)展非正式組織在學校生活中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校園文化的水平。
3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組織管理對策
3.1 加強文化管理,增強學生組織凝聚力
針對當下“00后”普遍具有個性鮮明的特點,結合文化制約型的學生組織特色,高校學生組織應該注重提升組織的文化氛圍,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大學生組織內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助服務體現(xiàn)了文化管理中的主觀能動性。文化管理模式要求協(xié)調穩(wěn)定地推進軟管理和硬管理。紀律是強制性的,它取決于共同的價值觀可以有意識地實施和遵守。氣氛是非強制性的,但它形成的群體壓力和心理環(huán)境是學生不可抗拒的。學生組織可以利用一些基本的文化特征,如標語,徽標等。在學生組織成立之初,可以不斷創(chuàng)建常規(guī)組織活動。組織目的和口號應該風格化,以形成學生組織的共同價值觀,增強組織凝聚力。
3.2 加強績效管理,激發(fā)學生組織的活力
針對當下“00后”普遍具有競爭性的特點,結合非營利性型的學生組織的特色,高校學生組織應該注重加強組織的績效管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提升組織的活力。學生組織績效管理對學生組織管理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我們可以明確方向,優(yōu)先考慮并避免偏離工作軸或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工作管理和學生教育培訓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組織的作用,是學生工作“整體效率”的體現(xiàn)。建立上下級相互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對成員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對學生組織進行全方位,多方位的評價。根據學生在工作期間的表現(xiàn)來評估學生的能力和發(fā)展。學生組織中的普通學生干部,學生組織成員和其他學生組織和教師是進行多維度評估的對象,以確保系統(tǒng)的公平性并激發(fā)學生組織的活力。
3.3 加強項目管理,提高組織活動的質量
針對當下“00后”普遍具有很強實踐性、積極展示自己的特點,結合非正式型的學生組織特色,高校學生組織應該注重利用項目管理,使學生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和部門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提示組織活動的質量。項目管理意味著根據客觀規(guī)律使用系統(tǒng)工程理論來實現(xiàn)他們的目標。有計劃、組織、控制、溝通和激勵執(zhí)行過程,以獲得良好的利益。在大學生組織管理中引入項目管理是合理的,以提高活動的效率和質量,探索學生組織的企業(yè)管理。例如迎新晚會、十佳歌手、新年晚會、畢業(yè)晚會等校園文化活動有序,高質量地進行。在項目管理小組中,學生可以參與整個過程。根據自己專業(yè)知識和優(yōu)勢參加組織活動,改變以往“自上而下”校園文化活動的行政秩序,增強校園文化活動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活動質量。
綜上所述,“00后”大學生具有自己普遍的個性鮮明,競爭意識強,積極實踐展示自己的特點,這給高校學生組織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但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只要我們把握好“00后”大學生的成長特點,適當調整高校學生組織的管理模式,加強文化管理、績效管理和項目管理,就能找到適應“00后”的教育方法,提升高校學生組織的管理水平,促進“00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不斷為社會提供優(yōu)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呂銘. 高職學校學生組織管理模式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
[2]郁剛. 高校學生組織管理模式研究[D].蘭州大學,2010.
[3]龐豪. 高校學生組織管理模式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
[4]王海建.“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點與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8(10):90-94.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浙江 杭州 3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