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軼明
摘 要:《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充滿想象力的作品,給讀者展示了一個變化多端的神怪世界。作者在寫作時充分運用了詼諧和多彩語言展示人物性格,推進故事的不斷發(fā)展。讓讀者讀后不禁開懷大笑,拍手稱快。獨特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巧妙的藝術結構,構成了流傳于世的《西游記》。
關鍵詞:詼諧藝術;詼諧風格;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文學語言
通觀《西游記》全書其詼諧情境妖嬈多姿,色調斑斕,體現(xiàn)了吳承恩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造才能和獨特的審美方式。《西游記》作者的這種詼諧筆墨,全面地深入地體現(xiàn)在全書的內容、 形式中和滲透在作品的形象描繪中?!段饔斡洝返脑溨C藝術,不僅大大的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而且有效地豐富了《西游記》的審美價值。
《西游記》詼諧藝術的特色:首先是體現(xiàn)在人物形象上,二是滲透和體現(xiàn)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三是滲透和體現(xiàn)在文學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中?!段饔斡洝吩溨C藝術特色為我們提供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是諧和莊的統(tǒng)一,作品詼諧風趣的藝術與思想內容的嚴肅性和諧統(tǒng)一,它是作家藝術獨創(chuàng)性的重要成果。
一、詼諧藝術體現(xiàn)在人物形象上
人物形象的詼諧藝術首先體現(xiàn)在人物性格上。而在豬八戒身上表現(xiàn)得最集中最突出。豬八戒的詼諧意味是那樣濃烈,就與他的性格刻畫中濃重的游戲筆墨分不開,豬八戒形象的性格特征是充滿諧趣的。他有農民式的憨厚樸實,卻又自私懶惰、貪吃好色,取經(jīng)沒有堅定性 , 動不動就嚷著要分了行李再回高老莊去當女婿豬八戒形象,如果說在孫悟空身上更多的是閃爍著理想的光輝,那么,在豬八戒身上則更多地浸染著現(xiàn)實的油彩。豬八戒從事的是去西天取經(jīng)這一具有遠大理想的事業(yè),但他取經(jīng)沒有堅定性,時時存有后顧之憂,處處囿于眼前現(xiàn)實的利益。這種不協(xié)調的矛盾,構成了豬八戒性格的基調。幾次挑唆唐僧趕走孫悟空,但又不得不去花果山請孫悟空回來;生怕妖精捉住自己,但偏偏妖精首先捉到的就是他;在和妖魔激戰(zhàn)時,他往往臨陣借口脫逃,但又惦念著怕孫悟空獨占頭功,于是忙忙趕回來筑上幾耙;常常好要點小聰明,卻又常常弄巧成拙。作者以一種善意調侃的態(tài)度描寫這個人物,時時讓他出一點洋相來博取讀者的笑樂。但豬八戒滑稽可笑,卻也很可親可愛。他那豬似的本分老實及豬似的笨拙和聰明,就都相當討人喜歡,何況他能勞動,吃苦,干活不嫌臟、不怕累。取經(jīng)路上都是由他挑行李,過八百里荊棘嶺時由他開山。在與妖魔作戰(zhàn)中,雖多次被捉,始終也不向妖怪屈服。如第四十一回寫大戰(zhàn)紅孩兒時,他受騙被捉,被裝到一個口袋里吊起來,準備過三五日蒸熟了賞給小妖下酒。八戒聽說,在里面罵道:“潑怪物!十分無禮!若論你百計千方,騙了我吃,管教你一個個遭腫頭瘟!”這報復的心思和罵語,都是豬八戒特有的,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
二、詼諧藝術滲透和體現(xiàn)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
《西游記》中的詼諧筆墨是作品故事情節(jié)本身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如小說第一至七回 , 通常被人們稱為大鬧天宮的部分,其中包含著多少濃重的詼諧內容呀 ! 這就是因為從龍宮借寶、幽冥除名、官封弼馬、偷吃蟠桃,一直演進到與二郎斗法、與如來斗法,孫悟空在這些類似戲謔但實似石破天驚的故事中,如果沒有游戲筆墨,詼諧色彩固然會黯然失色 , 情節(jié)的故事性也便蕩然無存,作品的面貌也將隨之完全變樣。
《西游記》建構了一個縱絕古今,橫絕世界的奇幻藝術天地,同時也造就了小說的一個顯著特征——傳奇性。但這傳奇性是與其詼諧情境交融契合、互為表里的這也是常人未于留意之點。除去大鬧天宮那離奇眩目的奇思妙想取經(jīng)途中降妖伏魔的驚險戰(zhàn)斗也無不充滿逗人歡笑的詼諧機趣。無論是三打白骨精,三調芭蕉扇,還是斗法車遲固,行醫(yī)朱紫宮……等等,無一不是既具騰挪跳躍、奇彩多姿之美,又有詼諧滿眼、悅人心智之樂。比如“三調芭蕉扇”,其構思之神妙幻怪,情節(jié)之離奇曲折,本身已富于濃厚的傳奇色彩?;鹧嫔降目釤?,芭蕉扇的神奇,鐵扇公主的狡詐,借扇的艱難……等等,皆一一展現(xiàn)其間,但作者猶嫌不足。在三次借扇的過程中,吳承恩又不時穿插一些逗人的笑料,如孫悟空的變化成牛魔王哄騙鐵扇公主,豬八戒被牛魔王冒充形貌后的氣惱,特別是孫悟空因不得縮扇之法,以瘦小的三尺猴身扛著碩大無比的芭蕉扇,顯得格外滑稽可笑。可以這樣說,小說的傳奇色彩使詼諧幽默更為傳神,詼諧幽默又使傳 奇色彩愈見濃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有機融匯于全書的整體風格之中。所以,《西游記》中的詼諧藝術,才不是游離于故事情節(jié)以外的枝蔓,而是與作品內容血肉相聯(lián)地交織滲透在一起。
三、滲透和體現(xiàn)在文學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中
我國古代對于文學語言的運用向有莊語、諧詞之稱,來說明不同的語言特色。莊語指嚴肅的語言。《西游記》中雖間或有莊語,但就全書來說卻是文風詼諧 , 多為諧詞,也就是游戲筆墨。所以,給全書帶來濃厚的詼諧藝術。就《西游記》說,寫的全是不根之說,荒誕之事,作者以諧詞來描寫,對于全書內容和形式的結合很有幫助,也獨具特色。又由于運用語言技巧之高,《西游記》中的諧詞確實易于凝成和透現(xiàn)詼諧藝術。第三十六回寫烏雞國寶 林寺內,唐憎好言求宿碰了釘子,孫行者一怒之下,提著金箍棒撞將進去行兇。僧宮一見,嚇了一大跳 :真是個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臉,兩只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猿牙往外生,就象屬螃 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那老和尚慌得把方丈門關了。行者趕上,撲的打破門扇,道:“趕早將干凈房子打掃一千間,老孫睡覺!”僧官躲在房里,對道人講;“怪他生得丑么?原來是說大話,折作的這般嘴臉……我們老少四五百名和尚,往哪里搬 ? 搬出去,卻也沒處 住?!毙姓呗犚姷溃骸昂蜕?, 沒處搬,便著一個出來打樣棍!”老和尚叫道人:“你出去與我打個樣棍來。”那道人慌了道:“爺爺呀!那等個大杠子,教我去打樣棍!”老和尚道:“‘養(yǎng)軍千日,用軍一朝。你怎么不出去?”道人說:“那杠子莫說打來,若倒下來,壓也壓個肉泥!”老和尚道:“也莫要說壓,只道豎在天井里,夜晚間走路,不記得啊,一頭也撞個大窟窿!”
這一節(jié)全是充滿戲謔性的諧詞。應該承認,沒有作者那支揮寫自如的諧筆,這些細小處何來如此濃厚的詼諧色彩。當然,諧詞不等于就是詼諧藝術;詼諧藝術也可能出之于莊語?!段饔斡洝返谝话倩?,如來封豬八戒為凈壇使者,說什么“天下四大部州,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請佛事,教汝凈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這番話何等嚴肅,然而不就洋溢著足以令人噴飯的詼諧藝術色彩嗎。
《西游記》的詼諧藝術所引起的愉悅情緒和藝術快感,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感情色彩,是形象描繪中的詼諧藝術所獲得的最真率的共鳴和評價;它是讀者藝術享受的自然流露,是讀者和作者的藝術感受和藝術趣味,在形象描繪獲得創(chuàng)造性成功的基點上達到和諧交流的真實反映。讀者的那種不可遏止的愉悅情緒和藝術快感,雖然由于詼諧藝術內容表現(xiàn)的有異,而呈現(xiàn)各不相同的性質和意義:但就其總的特征來說,都是直接或間接地表現(xiàn)為對假、丑、 惡的厭棄、譏諷和否定,并在此基礎上,暗示著對真、善、美的向往、企求和由衷的贊美。當人們被《西游記》詼諧藝術描繪所感染而歡然失笑時,是以 最坦率最誠摯的態(tài)度,表示了對這一詼諧藝術描繪所針對的某些現(xiàn)象和事物的微妙的傾向性 ,透露出對作者通過描繪所寄寓的美好啟示的衷心接受。
由此看來,《西游記》的詼諧藝術特色,當然是作家藝術獨創(chuàng)性的重要成果。詼諧藝術,它作為《西游記》的一大藝術特色,在作品中體現(xiàn)得那么鮮明、濃郁和豐富,以致使這部巨著在中國古代小說領域足以自成一格。
參考文獻:
[1]張寶坤主編.《名家解讀<西游記>》.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
[2]劉耿大著.《西游記迷境探幽》.學林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3]吳承恩著.《西游記》.中華書局,2009年3月第一版
[4]郭明志.《西游記漫論》.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5]陸欽.《名家解讀西游記》.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劉蔭柏.《西游記》的藝術特色及對后世的影響
[7]李安綱.《孫悟空形象文化論》
[8]金岱.《西游記》與中國的第一次“西化”
[9]周先慎.《亦真亦幻的孫悟空》
[10]牧石.《西游記》藝術特色淺析
[11]趙宇菲.《西游記》人物形象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