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隱約記得中國古代的一個笑話。
一個差役負責押解犯了法的和尚入監(jiān)。他很用心,不斷地檢查自己的工作,不停叨念幾樣不可丟失的和尚、文書和行李。頻繁清點,近于癡狂。和尚一見差役這種精神狀態(tài),靈機一動,用酒醉翻了差役。換上差役的衣暇,把自己的僧服套在差役身上,而且把差役的頭也剃光,然后跑路了。
差役酒醒后不忘公干,依然清點這幾樣。文書、行李都在,照下鏡子摸著禿頭說和尚也在。少一件是什么呢?都在呀。想半天才想起來是自己不見了。
和尚想得很周全,成功逃脫。差役把要做的事想得也很清楚,可中間出了岔子,他便蒙了。
“想清楚再干”是句老生常談,吊詭的是人想清楚再干的事往往與事辦砸了后如何收場有關。比如說謊,人難免說謊,但細節(jié)總會出漏洞,所以說謊前先要想清楚。可百密一疏,是謊言,終有敗露之時。
我盡量少說謊并非是情操高尚,而是小時候一說謊就被家長識破,從此沒了膽量。長大了以后“三思而后行”成了習慣,可在做完一件事之后,總會覺得不是很滿意,總留下遺憾。也許,這才是人生常態(tài)。
我聽一個朋友講他在實驗室做實驗,一切都照老師吩咐去做,反復做,反復想,卻無法獲得成功,無奈去請教老師。老師詢問所有流程后也沒發(fā)現問題出在哪里,直到親眼見到他的操作才知道錯在哪里了,是攪拌的力度不夠。
經老師指導,使勁兒攪拌后實驗就成功了,使勁兒想卻不一定能想出來。所以說實踐出真知。
羅馬尼亞電影《沸騰的生活》里有個人不停地抱怨說他想學做一道菜,教他做菜的人把放什么調料用多大火候一一交代清楚了。教做菜的說明白了,學做菜的也聽明白了,可回去一做完全不是味兒。
學做菜的左思右想也不明白為什么做不對味兒。
靜下心來好好想想,人生在世有多少事能想清楚呢?又有多少事想清楚就能做好呢?
世間的一切時刻都在變化,所有的靜止只是相對的。所以,即使想清楚后再做也不要奢望盡善盡美。每天都要想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飯,做什么事情見什么人。喜怒哀樂,柴米油鹽,面對繁雜的生活,應對無妄之災,又怎能想清楚一切才生活呢!
當然,人的每一刻存在都無法抑制思想。
很多影視劇中總有這樣的橋段,人將死前最后一句話會發(fā)出“悔不當初”的哀聲之后才閉眼。這一句“悔不當初”大概是當初沒想清楚就做了糊涂事。
閉眼前才想清楚是不是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