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權(quán)
新年剛過,明天就是小女返校繼續(xù)學業(yè)的日子了。今天恰逢周五,一家人商量一起隆重吃頓晚餐,算是給小女餞行。在大眾步入小康社會的今天,基本上都是大魚大肉吃喝慣了,待到餞行聚餐時,幾顆智慧的腦袋,半天也想不出來吃點啥才好,最后合計去吃成都本土的陳麻婆豆腐。說是成都本土特色川菜,但在繁榮的川菜市場里,陳麻婆豆腐實在是顯得那么普通。既然快要忘記它的味道了,那就去吃吧!
通過手機地圖搜索,此去約十公里的騾馬市西玉龍街的陳麻婆豆腐,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了,小女計劃我們一家開車去吃晚飯,然后讓我們先回,她就在市中心和同學聚聚再回。好吧!不由分說,我們下午五點準時開車出來,約一點五公里后從金融城上天府大道往市中心進發(fā),天啊,那個車流,那個堵??!我們就這樣和成都的晚高峰習慣性的不期而遇。車在成都著名的天府大道上舉步維艱的挪動,前行一公里,就讓二十分鐘化為烏有,其實還有更加塞車的路段在前面等著我們吶。好不容易快到府城大道路口排隊等綠燈,依舊是路寬寬其恨窄兮!路漫漫其修遠兮!在此特別說明一下,人們隨時的口語是“我在等紅燈”,其實這是一個錯誤,你停下來等待的是綠燈而非紅燈。就如流言蜚語,說的人多了,似乎就是真的了。
此時我急中生智,給老婆和小女建議說“這附近有個地鐵一號線高新站,要不我們把車停到附近,坐地鐵去騾馬市,飯后再坐地鐵回來開車回家”。塞車已塞到心塞的她們,我此話一出,即刻附議!我立馬變道左轉(zhuǎn),開車往高新站“步行”而去。為什么是“開車步行”,就不解釋了。
我駕輕就熟的把車停到高新站旁邊寫字樓地下室,因常常光臨隔壁的高新法院和檢察院,自然輕車熟路。在小女的帶領(lǐng)下,我們健步如飛,以手機天府通APP,毫無懸念的通過閘口,一帆風順到達地鐵乘車站臺前。哈哈,那個景象,那個擁擠,每個進車口排成三列,一直排到候車區(qū)沒有了空間,橫向行進沒有了空隙,下車沒有了去路。只見地鐵公司的小姐姐們,手拿古老的喇叭,以美麗動聽的沙啞之聲,重復著歇斯底里的安全提示。
既來之則安之,排隊候車吧!很快,列車來了。透過窗戶,只見列車內(nèi)滿是黑壓壓回家的人群,擠得變形的身軀以各種胡亂的姿勢任意堆積,哪還有我們車外人的立足之地!一剎那,車門開了,除了沸騰嘈雜聲中伴隨的擁擠尖叫聲,卻不見有人下車的身影。前面好不容易推進去二個人,衣服還不能完全進去,靠外面的人協(xié)助才順利入場。等下一班列車吧,二分鐘,車又來了,情景依舊!再二分鐘,第三輛車進站,狀態(tài)依然……候車區(qū)的人群越來越多。上不了車,索性聊天吧。我說“我的助理每天上午九點過就到辦公室上班,下午五點下班,如果天天如此,那真是比較難啊,長時間這樣地鐵上擠成肉餅式的通行,會不會有上班焦慮癥?”,小女說“你的女兒在外也一樣啊”,老婆說“所以年輕人不容易啊,要善待她們”。誰說不是呢……
聊著天,排著隊,三十分鐘過去了,我們硬是沒擠上車。我問她們,吃飯的地方是必須去,還是可以改變?大家等成苦瓜臉的懵樣,都同意不走了,出去就近吃飯,錯過這波高峰。我們原地調(diào)頭,如同軍隊打敗仗一般,忐忑不安的泄氣出站。盡管寸步難行,每人還得向地鐵公司繳費1.80元。這趟旅程告訴我:運輸合同一經(jīng)簽訂,乘車人放棄乘車亦需付費,而不管什么原因。聞出霸道的味道了。
從高新站出來已經(jīng)天黑,在乍暖還寒的時空里,我們攙扶著在風中凌亂,饑寒交迫之感油然而生。三個疲憊且饑餓的身軀,在路燈的引領(lǐng)下移動。此處正好改編一下趙雷《成都》的歌詞來應(yīng)景:“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力氣都沒有了也不停留,你會挽著我的衣袖,我會把手揣進褲兜,走到高新管委會的盡頭,走進小餐館的門口”。就這般往南步行300米到九方購物中心,再上四樓“土碗香”掃碼點菜。我們來不及細嚼慢咽,一通狼吞虎咽,灌了個茶足飯飽。當然,席間也少不了父母對女兒程序化的千叮萬囑,還有生活費的瀟灑轉(zhuǎn)賬。一個小時,晚高峰開始緩解,小女把同學約到高新地鐵站會合,將我們?nèi)酉蚧丶业姆较?,各自開心的玩去了。
給女兒的餞行,就在這樣的醞釀計劃、充滿期待、塞車焦慮、地鐵徘徊、情勢變更中結(jié)束了。下一次的重逢與分別,我們都在期待!這就是成長!這就是經(jīng)歷!
2019年2月22日于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