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金城
【摘 要】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空中纜車具有線路長、吊廂數量多、站房多、運量大等特點,吊廂進出站的頻率非常高,為了保證吊廂進站時動作平穩(wěn),保障設備的穩(wěn)定性及游客乘纜的舒適性,日常我們對鋼絲繩進站導向裝置的檢查、調整及測試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吊廂在各站進站時的運行姿態(tài)都存在一定的橫向偏擺狀況,針對該情況,有必要總結規(guī)范該操作流程。
【關鍵詞】纜車鋼絲繩;進站導向;檢查;調整;測試
一、鋼絲繩進站導向裝置的檢查與調整
鋼絲繩空載狀態(tài)下
1.使用水平尺(10)測量入站口索輪(9)前鋼絲繩(8)的傾角α1是否為—0.2°至—0.6°。
2.若角度無法滿足要求,則需在鋼絲繩空載狀態(tài)下,通過調節(jié)減震彈簧導向桿螺母(2)來調整入站口第一個索輪高度,使角度滿足要求且索輪用手無法轉動。
在入站口第一個索輪(9)前X=1.5米處停放一個空吊廂
1.使用水平尺(10)測量索輪前鋼絲繩(8)的傾角α2;
2.使用水平尺(10)測量入站口索輪(9)與鋼絲繩垂直導向輪(12)間的傾角α3;
3.檢查α2是否剛好為α3的2倍;
4.若存在偏差,則通過調節(jié)減震彈簧托板(4)使α2剛好等于α3的2倍;
5.檢查機械減震器(6)與結構梁(7)間的間隙是否為5mm,可通過旋轉調節(jié)減震器(6)來滿足該要求;
在入站口第一個索輪(9)前X=1.5米處停放一個滿載吊廂
1.使用水平尺(10)測量索輪前鋼絲繩(8)的傾角α2;
2.使用水平尺(10)測量入站口索輪(9)與鋼絲繩垂直導向輪(12)間的傾角α3;
3.檢查α2是否剛好為α3的2倍;
4.若存在明顯偏差,可通過調節(jié)機械減震器(6)使入站口鋼絲繩傾角α2剛好等于入站口索輪與鋼絲繩垂直導向輪(12)間傾角α3的2倍;
檢查鋼絲繩是否運行于站口索輪正中間
可通過調節(jié)螺栓(14)調整,然后檢查索輪中心與減震梁間的距離,原則上要求:S<100mm。
二、調整G6進站鋼絲繩導向裝置
2019年3月10日,我們對G6進站鋼絲繩導向裝置進行了調整,具體工作流程如下:
1)分別以1.5m/s、2m/s、3m/s速度運行纜車,檢查G6進站裝置及吊廂運行情況
①進站裝置(喇叭口)有明顯被抱索器平衡輪撞擊發(fā)生上下擺動情況,撞擊聲明顯;
②吊廂進站過程橫向偏擺明顯;
③纜車運行速度越快,進站導向裝置及吊廂運行姿態(tài)越差;
④吊廂進站時,其平衡輪行走軌跡為:先運行在喇叭口下軌面,至接近站口垂直導向輪時換向至喇叭口上軌面,運行至脫掛軌入口區(qū)域時,再運行回平衡軌下軌面,軌跡如下圖:
A-B,C-D段換向較急促,致使吊廂橫向偏擺嚴重。
2)通過以上運行情況分析,我們認為站口索輪高度過高,致使平衡輪由平衡軌下軌面換向到上軌面過程(A—B段)急促,為了使抱索器平衡輪換向過程(A—B段)更為平緩,我們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調整:
①調節(jié)減震彈簧導向桿螺母來降低入站口索輪的高度;
②調節(jié)減震彈簧托板,適當調松減震彈簧張緊力;
③在站口索輪前1.5米處停放一空載玻璃吊廂,使用水平尺測量索輪前鋼絲繩傾角α2=-2.1°,站口索輪與第一個垂直導向輪間傾角α3=-1°,基本滿足兩倍關系;
④調節(jié)機械減震器高度,使其與結構梁間間隙為:5mm。
通過以上方式調整后,啟動纜車分別以1.5m/s、2m/s、3m/s速度試運行,G6進站導向裝置(喇叭口)運行狀態(tài)明顯好轉,撞擊聲基本消除,吊廂橫向偏擺狀況也有所改善。然后在入站口行走軌上噴黃油漆,檢查行走輪在行走軌上的著落點是否合適,檢查G6進站口行走輪在行走軌上的著落點距行走軌入口端距離為250mm。
以上只改善了A—B段吊廂的偏擺問題,為了進一步減緩吊廂橫向偏擺,我們還需要改善C—D段吊廂的偏擺,即抱索器運行至脫掛軌入口處時下壓操作輪造成的偏擺。我們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調整:
⑤停一抱索器在脫掛軌入口區(qū)域,使抱索器平衡輪剛好位于平衡軌開縫處第一個調節(jié)頂絲處,在平衡輪與平衡軌下軌間塞放一個1mm塞尺,然后調節(jié)平衡軌上軌頂絲,使平衡軌上軌壓住平衡輪,調整后該處平衡軌與平衡輪間間隙為1mm;
⑥在入站區(qū)域平衡軌上、下沿噴黃油漆,啟動索道分別以1.5m/s、2m/s、3m/s速度試運行,檢查平衡輪運行軌跡。通過以上方式的調節(jié),使C—D段換向過渡時趨緩,有效改善吊廂在該區(qū)域的橫向偏擺。
⑦最后將一抱索器停放在站口正向導向裝置處,檢查、調整C、E值使?jié)M足手冊標準要求。
三、結束語
通過此次的研究與調整工作,大大降低了抱索器進站時對G6站房進站導向裝置的機械沖擊,有效減緩了吊廂進站時的橫向偏擺問題,保證了機械設備工作的穩(wěn)定性,也提高了游客乘覽的舒適性。同時也提示各技術人員,要深入學習研究現(xiàn)有維保手冊,理論聯(lián)系實際,勤于思考,善于動手,才能將纜車維保工作提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王曉斌.鋼絲繩導向裝置的設計及應用[J].起重運輸機械,2017(10):161-165.
[2]佚名.升船機平衡重鋼絲繩測量與調整裝置設計[J].機械研究與應用,2018,31(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