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
李白大約在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至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期間,寫過一首《少年行》[1],懷念早年“東游維揚”時的熱血俠客行止:
君不見,淮南少年游俠客,白日球獵夜擁擲。
呼盧百萬終不惜,報仇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俠好經(jīng)過,渾身裝束皆綺羅。
蘭蕙相隨喧妓女,風光去處滿笙歌。
驕矜自言不可有,俠士堂中養(yǎng)來久。
好鞍好馬乞與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盡為知己,黃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來幾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縣盡為門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兒百年且樂命,何須徇書受貧???
男兒百年且榮身,何須徇節(jié)甘風塵?
衣冠半是征戰(zhàn)士,窮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跟長百丈,不如當代多還往。
遮莫親姻連帝城,不如當身自簪纓。
看取富貴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此首歌行,傳遞出這樣幾個信息:
首先,李白總其一生雖是亦道亦仙亦俠的綜合體,但至少在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游維揚(揚州)期間,是以純粹的“少年游俠客”面目出現(xiàn)的。他與淮南少年游俠客一起吃肉喝酒,偎紅依翠,尋歡作樂,無所忌憚,呼嘯而來,蜂擁而去的風流生活,一直是他心中難以忘懷的記憶,每每想起,仍覺血脈僨張。
其次,“以俠自任”乃是李白本色之一。為朋友兩肋插刀,輕財好施,存交重義是其為人處世的一貫原則,也是其幸福與快樂源泉之一。今人所謂“賜人玫瑰,手有余香”即此。所以他高興地說:“赤心用盡為知己,黃金不惜栽桃李。桃李栽來幾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彼墓诺罒崮c,使其舊雨新知,一撥接一撥,可謂朋友遍天下。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這一年,李白應友人元演之邀北游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古城營),恰遇小兵郭子儀觸犯軍規(guī)當重處。他當即出面緩頰,使郭子儀得以幸免責罰。22年后,郭子儀成為關(guān)內(nèi)河東副元帥,配合回紇兵從安慶緒、史思明手中奪回長安、洛陽,因功遷中書令,后又進封汾陽郡王。這位郭汾陽也是一副俠肝義膽,知恩圖報。當李白因附永王李璘罪面臨砍頭危險時,“汾陽以功成官爵請贖翰林,上許之,因免誅”(裴敬:《翰林學士李公墓碑》)。所以說好人有好報,乃是亙古不變之理。而李白之所以能“識郭汾陽于行伍間”(同上),則是其俠義心腸使然也。
李白以俠義知人、識人,也以俠義信人、用人。李白收有一個叫武諤的徒弟,為人質(zhì)樸沉穩(wěn)而武功高強,頗有春秋時義俠高要離之風。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發(fā)生后,李白由華山南奔宣城,再往越(今浙江)中,秋隱居于廬山屏風疊。這期間他的兩個子女伯禽(弟)、平陽(姊)一直陷于東魯(指兗州任城縣,今山東濟寧),兩地遠隔而烽火連天,令李白寢食難安。但他自己卻要照顧宗夫人,于是便將穿越戰(zhàn)區(qū)接回子女的任務交與門徒武諤去辦。這事情發(fā)生在唐肅宗至德元載(公元756年)。李白在這一年寫有《贈武十七諤》詩紀其事,其序文說,“余愛子伯禽在魯”,武諤“許將冒胡兵以致之。酒酣感激,援筆而贈”。這應該是在武諤出發(fā)前的壯行酒宴上寫給他的詩,詩云:
馬如一匹練,明日過吳門。
乃是要離客,西來欲報恩。
笑開燕匕首,拂拭竟無言。
狄犬吠清洛,天津成塞垣。
愛子隔東魯,空悲斷腸猿。
林回棄白璧,千里阻同奔。
君為我致之,輕赍涉淮源。
精誠合天道,不愧遠游魂。
詩中“林回棄白璧”,典出《莊子·山木》:假國(春秋時晉屬國)之民林回逃亡中放棄價值千金的玉璧,而背負嬰兒奔走。有人問:“是為錢吧?嬰孩值錢少;怕沉重嗎?嬰孩又比玉璧重多了。究竟為啥呢?”林回正然回答:不為利,而是做父親的責任罷了。李白對比林回之事而生發(fā)愧疚,說戰(zhàn)亂令千里阻隔,使我不能做到這事,可是武諤卻要去幫我完成它;雖前途難料,生死未卜,但畢竟已合天道(實際是盡人道),武諤則盡了俠義之道,也便可以釋懷了。而武諤此行果然不負生死之托,將李白的一雙兒女從東魯完好地帶到安全地帶保護起來,從而完成了他的承諾。李白與武諤雖互以師徒相稱,卻都以俠自任,惺惺相惜,旦旦相信,這在俠客間是平常事,卻成就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
現(xiàn)在再回過頭來說李白那首《少年行》,它還讓我們認識到處于“少年游俠”時期的李白,不諳世事,目空一切,輕王侯輕儒士輕傳統(tǒng),只講哥們兒義氣,只講現(xiàn)實功利,只講眼前快活風流,而不顧理化名節(jié),不管身后罵名,因而令禮法之士大跌眼鏡,許多人干脆就說這首《少年行》并非李白所為。如明人朱諫《李詩辨疑》就直言“此之少年者,粗俗妄誕,如病狂失心之徒,語無倫次,若出恍惚,而叫囂不已之態(tài),使人喪其所守”云云。其實這般痛快淋漓的話語,毫無遮攔的文字,正符合“少年游俠客”的秉性,確是一直以大鵬自詡、以仙俠自居的李白自胸臆迸發(fā)而出,并無偽詩嫌疑。再說該詩中不少觀點,不少句式,可與并無爭議的李白其他詩文相照應。僅舉其中“王侯皆是平交人”句為例,就可在李白于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前后隨州(在今湖北)所寫《冬夜于隨州紫陽先生餐霞樓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中覓得蹤影。該序中有“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句。而“平交王侯”乃是李白作人的一貫原則。其實,他有時甚至對王侯漠然視之或者戲謔之,如對高力士。對此,周勛初先生有著透辟認識。他認為,李白的“高傲品性,自我期許,均出自內(nèi)心,絕非一些妄自尊大的文人做作得出來的,也非一些志趣不高的狂生所可比擬。他的平交王侯,有道家哲學中齊小大的理論為基礎,有縱橫家的待時而出扭轉(zhuǎn)危局的自信為支撐,每從神仙家俯視一切的視角看待現(xiàn)實中的蕓蕓眾生,又從前時許多大政治家的生活事跡中尋求激勵。這些因素的累積,也就構(gòu)成了李白獨具一格的豪邁不羈的氣勢”[2]。
在前時的大政治家中,李白最崇拜魯仲連(又作魯連、魯仲子),將他視為縱橫家的杰出前輩并兼游俠客的立世楷模?!妒酚洝肪戆耸遏斨龠B鄒陽列傳》開篇就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