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夕良
陶器的發(fā)明是人類文明的標志之一,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古代人類發(fā)明了制陶技術,對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著重大意義。紫砂是上蒼賜于宜興的天然寶物,經歷代藝人開拓創(chuàng)造,紫砂陶藝品又不斷地吸收和容納中國傳統(tǒng)民間文化藝術的諸多元素,進而從一般的陶瓷日用品提升為具有美學價值的高雅藝術品。其中尤以紫砂壺為杰出代表,宜興紫砂壺是絢麗的中國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創(chuàng)始與興盛既是茶文化歷史演變的必然,同時也對茶藝形式、品位、情趣的表達和提高具有推動作用,它不但是中華民族物質文明發(fā)展的燦爛成果,也是華夏文化進步的結晶。
“三羊開泰”亦稱“三陽開泰”,四字本身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最早出自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典籍《易經》,本意是指冬去春來,陰陽消長,萬物復蘇,故“三羊開泰”便成為歲首人們用來互相祝福的吉利之辭?!把颉蓖佟跋椤保N含著美好、和善、吉祥之意,因此“三羊開泰”又引申出好運即將降臨之意,是吉祥的象征。設計制作的紫砂壺“三羊開泰”(見圖1)便以此為題材展開藝術化的呈現(xiàn),表達作品寓意吉祥的主旨。
造型和裝飾是紫砂壺藝作品呈現(xiàn)主旨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手段,以造型為本質展開創(chuàng)作,在此基礎上進而運用裝飾技法升華意境、提煉內涵,從而使整把壺富有藝術風范和文化氣息。紫砂壺“三羊開泰”主要運用造型技巧和雕塑、陶刻等裝飾方法,使之形象賞心悅目,并借此傳遞吉祥美好的文化氣息。
“三羊開泰壺”整體氣韻豐沛,壺身飽滿圓潤,曲線勾勒流暢自然,腹部鼓出,壺底亦呈半圓球狀,簡潔大氣,底部由三只粗壯的高足托起,使整把壺的氣質顯得格外高貴典雅;壺嘴、壺把和壺鈕三者構思巧妙、風格一致,設計雕琢成羊形,惟妙惟肖;壺嘴從壺身探出,開口微朝上,羊的眼睛和耳朵刻畫明顯,好似正在仰望天空,形象唯美;壺把與壺嘴前后對應,把稍上刻優(yōu)美的曲線紋樣,正如羊尾上絨毛豐滿的樣子,雖不見羊卻抽象而獨具意境;壺鈕亦為一只羊首造型,山羊頭上的角被刻畫的極為生動。于此,三羊之形象巧妙地呈現(xiàn)于壺體之上,羊之物象成為一種美好的意象,將作品所要傳遞的美好吉祥主旨體現(xiàn)了出來。
紫砂壺以素面為主,充分展示了紫砂泥天然材質的肌理之美,而在壺上進行陶刻裝飾則獨具一格,它順應紫砂泥的內在特點,通過運用刻刀在器皿的表面裝飾書畫紋樣,并利用刻痕的深淺、線條的粗細、力度的剛柔、手法的曲直、刀路的交叉變化等來表達作品的意念及思想,提高作品的觀賞功能和審美情趣。“三羊開泰”壺身表面的陶刻字畫進一步升華了作品的人文境界,把新生的希望和吉祥的祝福表達得淋漓極致。壺身一面刻字,字體多樣、內容豐富、寓意深刻,“天意每隨人”流露出一種祥和的心態(tài),給人安定的感覺,持有一顆淡然的心,隨遇而安,自有福氣來。壺身另一面刻畫,樹枝、嫩葉、春鳥立于枝頭,畫面簡潔卻傳遞出春日的美好氣息,春意枝頭鬧,新生暖心頭。整個畫面布局合理,雖然物象不多,但在刻刀的抑揚頓挫間升騰出國畫的筆墨味道,美妙無窮。初春的景象充滿了吉祥之象,陽春即將來臨,從中更引申出“三羊開泰”(即“三陽開泰”)的深層含義,表達生命的活力與希望,一種新生的力量好似呼之欲出。作品整體表面字畫相融,人文意味頗濃,同時意境全出。
吉祥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內容,它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而不斷地被拓寬意義,并且成為人們心中對美好祝福的一種印記。吉祥文化所涵蓋的內容極為廣泛,可以說涉及到了人類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將其提煉概括、分類分支,并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huán)境中用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吉祥文化在各類藝術形式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紫砂壺無疑也是其中之一,古往今來,制壺藝人們把對生活的美好鳳愿附著于作品之上,詮釋出深刻的意義,從而達到藝術境界的升華與人文情感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