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向東 孫勇 刁良梓 楊曉申
38歲的張玉滾,是河南省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校長。17年前,他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xiāng)伏牛山深處的小學,矢志不渝奮斗在鄉(xiāng)村教育一線。留守兒童、寄宿孩子多,他學會給學生縫衣做飯;學生家庭困難,他慷慨解囊;山區(qū)不通車,他用扁擔把學生教材和學習用品挑進大山。17年來,他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照亮山區(qū)孩子求學之路。多年來,他先后榮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稱號。2018年9月7日,中央宣傳部授予他“時代楷?!狈Q號。
800里伏牛山,錦巒疊嶂,美如畫屏。云霧深處,大山之巔,成片成片的連翹扎根巖土,擁抱峰巒,迎著太陽默默生長,為人們奉獻燦爛芳華和寶貴果實。在河南省南陽市鎮(zhèn)平縣的伏牛山區(qū),有這樣一個普通的小學校長,就像這平凡而又堅韌的連翹。為了一句莊嚴的承諾,他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海拔1600多米的大山深處,只為干好一件事:改變山里娃的命運,托起大山的希望。他就是張玉滾,一個80后小學校長。扎根黑虎廟小學17年來,張玉滾先后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yǎng)出16名大學生。當?shù)厝税阉墓适戮幊筛枨鷤鞒?,他的事跡感動了無數(shù)人。
17年前,老校長一席話讓他下決心留在深山
黑虎廟村是河南省鎮(zhèn)平縣北部深山區(qū)的一個行政村,屬于高丘鎮(zhèn)。從地圖上看,這里距離縣城70多公里,雖然不算太遠,然而一座座大山像鐵桶一般,把黑虎廟村圍困得水泄不通,牢牢地壓在谷底。以前,黑虎廟人要想走出大山,得沿著山脊上牛羊踩出的小道,翻越尖頂山,再穿過險峻難行的八里坡。走到高丘鎮(zhèn),通常需要10個多小時。老輩人說“上八里,下八里,還有一個尖頂山;羊腸道,懸崖多,一不小心見閻羅?!?/p>
黑虎廟村1300多人,下轄13個自然村,零星分布在方圓十幾公里的帶狀山凹里。學校雖說在村里的中間位置,但離學校遠的學生步行要3個小時才能到。一座破舊的兩層教學樓,一棟兩層的宿舍,3間平房,就是這個學校的全部家當。
初見張玉滾,一米六的個頭,面相憨厚。他上身穿一件皺巴巴的黑色西裝,里面套著手工編織的黃色毛衣。38歲的人,看起來像是50多歲。
坐在學校簡陋的接待室里,喝著他們自采的連翹花茶,我們的話題漸次打開。
“是老校長給我指的路。當初要不是他,我肯定離開黑虎廟了?!睆堄駶L口中的老校長,指的是吳龍奇——黑虎廟小學退休校長。
吳龍奇在這里教了一輩子書,堪稱當?shù)氐幕钭值洹?8年前,《河南日報》曾以《一根扁擔挑起兩所山村小學》為題,報道過他的事跡,鄉(xiāng)親們都親切地喊他“扁擔校長”。
吳龍奇告訴我們,黑虎廟村,得名于村里最高處的一座古廟。相傳趙公明騎著一匹黑虎在此降妖除魔,保得一方平安。鄉(xiāng)人感念其恩德,在這里為他建下廟堂。雖說供了財神爺,但村里人的日子依舊窮苦。吳龍奇說,以前山里人過年,挑一擔干柴,走四五十里山路,到高丘街上賣了,換兩棵白菜,捎一把粉條回家,就算置辦了年貨。
走出大山,改變命運,過上好日子,是山里人世世代代的夢想、心心念念的追求。要想刨除窮根、改變命運,必須從教育開始。從1973年起就在村里教書的吳龍奇,深知一個好老師對孩子們的意義。17年前,張玉滾就是這樣被吳校長“盯”上的。
2001年8月,眼瞅著新學期開學在即,吳校長心里焦急——學校偏僻,沒人愿意來,還有兩個班開學沒老師。他心里怎能不急得火燒火燎。
這十里八村還有哪個“秀才”能救急?吳龍奇腦海里突然蹦出一個人——自己教過的學生張玉滾,7月份剛從南陽第二師范學校畢業(yè)。“這可是個正兒八經(jīng)的師范生呢”,吳龍廳高興得直拍大腿。
事不宜遲,吳龍奇趕緊挎一籃雞蛋去張玉滾家,恰好碰見張玉滾在收拾行李,準備和同學一道去南方打工。
“玉滾啊,你是我的學生,得幫個忙暫時頂一下。等上面派下老師,你再出去打工也不遲?!崩闲iL軟話說了一籮筐。
“吳校長,您讓我考慮考慮?!痹谕馍狭?年學,老實巴交的張玉滾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出去闖一闖,好歹干個啥,也比窩在大山里受窮強。
吳龍奇怕張玉滾悄悄溜了,就一天3趟地盯著。
“你先跟我去學校瞅一眼再說,是走是留,我不攔你?!崩闲iL話都講到這份上了,張玉滾只好跟著老校長來到學校。
走進自己當年上課的教室,映入張玉滾眼簾的,依然是破桌子,破水泥臺子,里面坐著十來個孩子。
“玉滾,泥巴磚頭壘個灶臺,頂多能用個十年八載。咱們教學生認的每個字,他能用一輩子。你要不來,這個班就開不了臺,孩子們就得上山放羊去?!崩闲iL背過臉,用關(guān)節(jié)粗糲的手揉著眼窩。
看著孩子們清澈明亮、渴望知識的眼神,那不正是自己小時候的模樣嗎?難道就因為沒有老師,讓他們小小年紀就失學嗎?張玉滾鼻子陡地一酸。
“吳老師,啥也不說了,我不走了?!本瓦@樣,21歲的張玉滾成了一名每月拿30元錢補助,年底再分100斤糧食的民辦教師。
一根扁擔挑回孩子們的書本,也挑起了孩子們的希望
在張玉滾住的宿舍里,記者見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擔,2米長,黝黑發(fā)亮。黑虎廟小學的老教師說,這根扁擔不尋常,老校長吳龍奇挑了它幾十年。后來,老校長挑不動了,張玉滾接著挑??梢哉f,這根扁擔就是黑虎廟小學歷史的見證。
張玉滾接過老校長的扁擔,挑書本教材、學具教具,挑油鹽醬醋、蔬菜大米。他風里來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別冷,山里潮氣大,遇冷成冰,本來就難走的八里坡,更加濕滑難行。眼看春節(jié)后就要開學了,孩子們的書本還在高丘鎮(zhèn)上。正月初十凌晨3點多,張玉滾和另一名老師路喜安就扛上扁擔出發(fā)了。他倆揣幾個涼饃,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趕到鎮(zhèn)上。向路邊人家討碗熱水吃了涼饃,他倆又趕緊挑著幾十公斤重的教材、作業(yè)本往回走。
一路緊趕慢趕,晚上10點多,兩人才走到尖頂山頂。汗水在眉間結(jié)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腫,腳上水泡連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鉆心。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倆實在走不動了,就找了個山洞,把書本用油氈包起來,小心翼翼放好。他們背靠背取暖,在洞里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學校,兩人幾乎成了“泥人”,書本卻被裹得嚴嚴實實,打開來,干干凈凈,連一點褶皺都沒有。
從2001年到2006年,5年間,張玉滾靠一根扁擔,踩著老校長的腳窩窩,為孩子們挑來學習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的希望。
2006年,通往黑虎廟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終于有了改變。因為山高路險通不了客車,很多村民買了摩托車、機動三輪,張玉滾也省吃儉用置辦了一輛摩托車。此后,他去鎮(zhèn)上給學校買米買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張玉滾愛崗敬業(yè),愛校如家。當年蓋新校舍,正趕上農(nóng)忙季節(jié),建筑隊的民工都回家搶收搶種去了,搬磚運料就落在張玉滾他們身上。上山撬石頭,下河挖砂土,運水泥、搬磚頭、平地基……張玉滾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等到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他瘦了一大圈兒。
“給學生一瓢水,老師要有一桶水?!边@是張玉滾的口頭禪。多年來,他無論再忙再累,都不忘刻苦學習。前些年,他自學完成大專課程,目前正在自學本科課程。
由于學校條件艱苦,師資力量不足,張玉滾不得不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師。語文、數(shù)學、英語、品德、科學,他樣樣精通。2012年7月,張玉滾被批準轉(zhuǎn)正為公辦教師。4年前,張玉滾接任校長,他在當好掌舵人的同時,自己帶頭上好每一堂課。
為了讓山里的孩子也能說一口純正的英語,張玉滾自己掏腰包買來錄音機和英語課磁帶。在課堂上,他一邊播一邊教,有時候一個發(fā)音,就讓孩子們反復練上十幾遍。張玉滾風趣地說:“發(fā)音要練好,可不能讓孩子們將來出去了講一口黑虎廟英語,讓人笑話!”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在張玉滾和其他老師的努力下,一年又一年,孩子們從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重點大學,有的還讀了研究生,留在大都市。張玉滾任教前,黑虎廟村只有一個大學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6個大學生。
艱苦的環(huán)境,常年的操勞,張玉滾顯得比同齡人“老相”得多。很多次他去鎮(zhèn)里開會,不熟悉的人問他:“快退休了吧?”他總是呵呵一笑。
讓張玉滾和老師們欣慰的是,在上級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guān)心下,黑虎廟小學的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新建了宿舍樓,蓋起了食堂,校園里還搭起了乒乓球臺。
2018年春天,鎮(zhèn)平縣教體局還專門撥給黑虎廟小學配套資金50多萬元,用于改善教學條件。隨手推開一間教室的門,新裝上的推拉式黑板左右打開,露出一塊黑亮的液晶顯示屏。老教師陳金亮一臉自豪地說:“看,我們上課也用上一體機了!通過遠程教學,我們的學生還能跟城里孩子同步上課呢?!?/p>
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他最感虧欠的是自己的親人
張玉滾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為了學生,他練成多面手:掂起勺子能做飯,拿起針線能縫紉,課桌椅壞了他來修,校舍墻體破損了他來補。他辦公室的藥箱里,常備著感冒發(fā)燒藥,學生們有個頭疼腦熱的,他總能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一時交不上餐費,他就悄悄自掏腰包墊上……
2013年10月,天還沒亮,張玉滾騎摩托車到鎮(zhèn)中心校開會。當時山上起了大霧,在一個急轉(zhuǎn)彎處,摩托車剎車失靈,撞上一塊大石頭,張玉滾摔暈過去,差點掉下懸崖。在醫(yī)院住了沒幾天,他就急著回學校,在妻子的攙扶下站上講臺。
“上課!”
望著講臺上頭裹紗布的張老師,樸實的山里娃喊出“老師好”后,禁不住哭成一片……
如今,黑虎廟小學全校有75個孩子,其中有40多個學生在校住宿。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還有些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張玉滾把這些情況摸得一清二楚,誰家孩子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需要老師格外操心;孩子們都在哪兒住,誰上學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記在心上。
2014年6月的一個晚上10點多鐘,正在批改作業(yè)的張玉滾,接到學生張朋的爺爺打來的電話,說孩子還沒到家。6歲的張朋是學前班的學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學校6點就放學了,孩子咋還沒回去呢?張玉滾立刻和妻子打著手電筒去找,走了七八里,在路邊發(fā)現(xiàn)張朋靠著大石頭睡得正香。
“孩子是走得太累了?!睆堄駶L看著心疼,舍不得叫醒張朋,就俯下身子,讓妻子把孩子抱到他背上。那晚,夫妻倆輪流背著張朋走了一個小時,把他送到家?!耙皇悄銈儼褜O子送回來,我這一夜都合不上眼吶!”張朋的爺爺握著張玉滾的手久久不放。
黑虎廟村黨支部書記韓新煥說,張玉滾雖然收入微薄,但他17年來資助過的學生就有300多名。有他在,沒讓一個孩子失學。
在黑虎廟小學,除了張玉滾夫婦,學校里還住著退休返聘教師陳金亮夫婦、青年教師張磊夫婦。這種特殊的搭檔關(guān)系,是黑虎廟小學長期堅守的重要支撐。
其實,面對微薄的工資,艱苦的環(huán)境,養(yǎng)家糊口的窘困,張玉滾也曾猶豫過,萌生過離開的念頭。他說:“有時,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孩子。思來想去,都走了,孩子們咋辦?”
張玉滾的父親把兒子的糾結(jié)和不易看在眼里。這個當了多年村干部的老黨員,拍著兒子的肩膀說:“好男人就是要信守承諾,忍得住孤獨,扛得起責任?!?/p>
家中兄弟姊妹5人,排行老三的張玉滾,是母親最疼愛的那個。知道兒子工作忙,學校事情多,母親總是默默地支持他。每次家里有事,母親總是說,你忙你的吧,家里有我。
張玉滾幾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在學校、把全部的熱愛都給了學生,他最感虧欠的,是自己的親人。
2017年秋天,張玉滾的母親罹患癌癥晚期,在南陽市住院。當時,家里人都知道了,獨獨瞞了張玉滾一個。等他接到弟弟的電話匆匆趕到醫(yī)院時,母親已經(jīng)在白被單下靜靜地躺著……
張玉滾有一兒一女,因為沒時間照顧,他把兩個孩子全部送到縣城寄宿學校,兩周接一次。去年冬天的一個下午,該接孩子了,因為學校事情多,他一直忙到天黑才趕過去。昏黃的路燈下,看著孩子的身影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他鼻子一酸,眼淚滾落下來……
學校原來沒有食堂,學生們自己從家里帶米面饅頭,在教室后面一間臨時搭建的棚子里生火做飯。每天煙熏火燎不說,年齡小的孩子做的飯總是半生不熟。2003年,食堂建好了??墒墙o的工資少,沒人愿意來做飯,還是開不了張。萬般無奈,張玉滾想到了妻子張會云?!爱敃r她在外打工,一個月一兩千塊錢,收入比我高得多?!睆堄駶L說,架不住自己的甜言蜜語加上軟磨硬泡,妻子終于同意來學校給學生們做飯。
2014年5月的一天,張會云在軋面條時出了意外,右手4個手指被機器軋折,鮮血淋漓。等趕到縣醫(yī)院,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落下了殘疾。望著丈夫那張自責痛苦的臉,她輕輕地嘆了口氣。夫妻一場,她比誰都明白丈夫的心。
沒過幾天,張會云就重新出現(xiàn)在學校。只不過,她炒菜、做飯都換成了左手;見到生人,她會下意識地悄悄把右手藏在身后……
春去冬來,尖頂山上的麻櫟樹綠了又黃,黃了又綠。就這樣,為了當初對老校長的一句承諾,為了改變山里娃的命運,張玉滾一干就是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