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梅
摘要: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莫塞爾曾說過:“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體驗音樂的橋梁”,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精神,依據(jù)新課標的新理念,借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東風,我們找到了一個可以承托孩子們“想動手、愛旋律”夢想的載體一一葫蘆絲。葫蘆絲校本課程的設(shè)立與實施并不是培養(yǎng)一批演奏家,而是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積極參與,學會欣賞,鍛煉意志,培養(yǎng)學生對博大精深的民族音樂、民族文化的熱愛。使葫蘆絲進課堂促進音樂課堂教學愉悅性與有效性的統(tǒng)一。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葫蘆絲;民族樂器;新課程改革;校本課程開發(fā);音樂教育;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233-02
一、前言
隨著音樂教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器樂教學己逐漸普及。對于條件較差的山區(qū)學校,孩子對學習一種高雅樂器也充滿向往,葫蘆絲因其音色獨特優(yōu)美,外觀古樸典雅,簡單易學,小巧易攜帶,并且價格適中,學生易到達此條件,于是將民族樂器葫蘆絲引入課堂,讓所有孩子都實現(xiàn)小小演奏家夢想。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有了一些心得,與同行朋友分享。
二、傳承民樂、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
葫蘆絲這種小巧輕便的民族樂器,有著她自身獨特的民族文化價值,其音色亮麗而又柔腸百轉(zhuǎn),旋律富有詩意和舞蹈性,他的制作材料幾乎全部來自天然的材料,是真正的“綠色樂器”。
在葫蘆絲開課前,通過了解,有學生及家長在外面的培訓機構(gòu)學習葫蘆絲,學校音樂老師也對葫蘆絲比較熱愛,于是安排葫蘆絲獨奏、小合奏的節(jié)目,讓學生親目所睹親耳所聞,從而誘發(fā)他們學習葫蘆絲的情趣和欲望;在宣傳櫥窗中開辟專欄介紹葫蘆絲的構(gòu)件和演奏特色,讓學生充分認識樂器,介紹傣族世代相傳的關(guān)于葫蘆絲的神奇而美麗愛情故事,讓學生了解一些關(guān)于葫蘆絲的文化內(nèi)涵。學生在良好的音樂美感氛圍中學習葫蘆絲,情趣盎然,個個躍躍欲試,不但學練認真,還為自己定下宏偉目標。
三、依據(jù)學情,編寫教材,善導樂學
為使學生盡快的學會演奏葫蘆絲,音樂組的老師們結(jié)合自己初學葫蘆絲時的感受,博覽大量關(guān)于葫蘆絲演奏及教學的書籍,結(jié)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編寫了葫蘆絲校本教材一《花山吹響葫蘆絲》。教學中在根據(jù)上課時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補充、修改,教材原則是由易到難,從簡單的音符、指法、呼吸到簡單小曲子,語言力求簡潔、易懂,使學生有信心學會、學好葫蘆絲。校本課程以活動課的形式進行教案編寫,在學習空隙之時,還會給學生們演奏一些葫蘆絲名曲,告訴他們將來你們一定演奏得更好,使學生懷揣葫蘆絲演奏家夢想,在快樂中學習。
四、注重基礎(chǔ),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教學生練習葫蘆絲的吹奏,首先要扎實基礎(chǔ),訓練其基本功,如呼吸方法、指法、氣息的運用等。且不能急于事功,必須循序漸進,逐步加深提高。
(一)呼吸
吹奏葫蘆絲的呼吸是胸腹式的,學生很難體會,我運用各種比喻使學生理解,如狗喘氣、游泳時的呼吸、短跑以后的呼吸等等,在學呼吸中我讓學生先學習呼氣,因為呼氣比吸氣容易掌握些,呼氣方法掌握了,吸氣就可以進一步掌握。然后進行葫蘆絲吹奏,吹奏葫蘆絲時有時呼吸會受到限制,氣息不夠用,有時還有一種憋氣的感覺。所以,我先教學生吹奏時值不長的音,如:同音以四分音符進行練習,然后是二分音符的反復,最后才是全音符的吹奏。這樣的音符,學生反復的練習,漸漸地適應(yīng)了吹奏時的呼吸,為以后的吹奏打下了基礎(chǔ)。初學的同學由于還未掌握換氣,練習時往往將樂曲奏“碎”,我將樂曲按樂句自然劃分,各人演奏不同的樂句,合作連接成完整的樂曲。
(二)指法
指法是器樂演奏的重要要素。我從持葫蘆絲正確姿勢入手,要求持葫蘆絲雙肩、雙臂、雙手自然放松,這樣也就避免學生身體過于僵硬,造成呼吸緊張,手指僵直的弊病,手指按孔應(yīng)輕柔,力度適中,避免手指力度過大,僵硬欠靈活,力度過小,音孔堵不嚴漏氣而且發(fā)音不準,不穩(wěn)的現(xiàn)象發(fā)生。中低年級學生指力差,易疲勞,一般練習5-6分鐘就讓他們停下來,聽聽示范樂曲,活動活動手指、手腕,有時根據(jù)樂曲情況變化,采用分段獨奏、分樂句接龍的方法,使學生學習起來興趣盎然又避免了手指受損。同時每堂課前讓學生先做做手指操,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奏姿勢,用最輕松的方式持住葫蘆絲,使手指的靈活度、靈敏度能夠充分發(fā)揮。
(三)氣息
正確的氣息運用非常重要,所以我在教學時指導學生氣息平穩(wěn),而且有一些音符要根據(jù)其特點輕重、緩急要適中得當。如:吹奏低音“5 6 7氣流要急,氣息下沉,有一種下墜的感覺。吹奏低音“3”、“5”時,低音“3”要超輕吹,而低音“5”要強吹。吹奏中音“5”、“6”兩個音時,氣流要漸緩,氣息要有所控制,似有一種上提的感覺。
為了讓學生盡快而又流暢地演奏葫蘆絲,我反復練習,反復探索研究,從較容易吹出的音入手,由易到難,一個音一個音往下教,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學生掌握了全部音節(jié)的吹法。這樣教學讓學生每一步都扎實的掌握之后,演奏起來更為輕松流暢。
五、以優(yōu)帶后,分層教學,全面提高
在同一班級里,孩子們對葫蘆絲的學習情況也存在個體差異,我們應(yīng)因才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訓練,對選擇難度跨度較大的曲子,簡單的部分由低層次的學生完成,有一定難度的部分由高層次的學生完成,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全曲的聯(lián)奏,在練習的過程中既體現(xiàn)了學生掌握基本技能技巧的水平,又增強了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合作關(guān)系,營造了一種和諧、共振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學習《大長今》一課時,我還創(chuàng)作了兩個聲部的旋律。層次高的學生自學高聲部,我指導層次低的孩子們學習簡單的二聲部。兩個聲部都學會之后,再指導組織學生合奏。這首曲子弦律比較流暢、優(yōu)美,兩個聲部演奏起來更加動聽,愉悅了學生們的心情,又培養(yǎng)了學生們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同時還利用課余時間,發(fā)動學習好的學生以優(yōu)生帶動后進生,學生們之間更易說明自己的學習體會與不明了之處,沒有師生的距離,少了心理壓力,學習指導也就更輕松,同時老師也應(yīng)多掌握學生情況,對學生重難點把握,直指要害,速教速成。通過師生共同努力,以優(yōu)帶后,共促共進,學生們演奏水平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六、巧設(shè)舞臺,注重考核,更高發(fā)展
學習樂器或者某一樣東西,都應(yīng)該有一個考核的程序來促進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努力的方向??己丝梢杂胁煌男问?,如考級、比賽、表演等,可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水平來給予學生最適合的考核方式。
(一)巧設(shè)舞臺
比如,我的葫蘆絲課堂教學會由教室、操場、學校文化長廊、學校附近的公共活動場所(花園、小區(qū)廣場)等多處舞臺組成,讓孩子邊學邊展示,促進孩子更加努力學習,敢于展示自己。學生學到一定程度,就鼓勵學生在學校慶典上、文藝演出中、主題班隊會上進行表演,或獨奏、或小合奏等,大家在表演中可以互相增進友誼、互相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細化考核
注重過程性評價,設(shè)計學生感興趣的成長卡,加強學習與檢測同步落實,促進孩子知識點的掌握與積累。
1.過程性評價(60%)
在葫蘆絲學習活動中采用自己評、同伴評、老師評、家長評等方式,在《葫蘆絲與我同成長》卡上將☆涂黑的方法記錄學生的成長足跡,還可用文字給予表揚和鼓勵;每期結(jié)束時,學生回望成長的足跡,用每顆星2分乘以學期得星數(shù)得到平時成績,最多60分。
(1)自我評價:(填寫說明:學生在本次活動中精神飽滿、學習興趣高,掌握知識較好,在相應(yīng)的活動時間對應(yīng)處給自己涂一顆星)。
(2)教師點評:(填寫說明:在本次活動中發(fā)言積極,學習狀態(tài)好,老師根據(jù)其表現(xiàn)在相應(yīng)的活動時間對應(yīng)處給學生涂1-2顆星)。
(3)同伴互評:(填寫說明:在活動中與同伴合作愉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同伴根據(jù)其表現(xiàn)在相應(yīng)的活動時間對應(yīng)處涂一顆星)。
(4)家長評價:(填寫說明:堅持在家復習鞏固葫蘆絲演奏,家長給孩子涂一顆星)。
2.終結(jié)性評價(40%)
學生在每一期期末葫蘆絲班級音樂會展演活動中,老師按葫蘆絲學習活動評價指標,給予孩子期末成績評定,最多40分。還在葫蘆絲校級及以上的演奏比賽、葫蘆絲考級等活動表現(xiàn)情況給予加分評價。
3.成績評定:過程性評價與終結(jié)性評價的總評
根據(jù)教學目標任務(wù)考核以平時過程性評價《葫蘆絲與我同成長》卡和每一學期完成后的終結(jié)性評價記錄,然后按兩項考核成績進行總評,并作定性評估為:優(yōu)秀85分以上、良好(70-85分)和合格(60-70分)。
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我們積極的走進音樂教學改革之中,葫蘆絲走進課堂,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yǎng),弘揚了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文化,葫蘆絲作為課堂學具,對我們民族樂器和民族音樂的發(fā)展將會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希望葫蘆絲教學能在我們的課堂上燦爛綻放,讓絲絲樂音沁入孩子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