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多方聯(lián)動的校園暴力防治

2019-04-25 00:32:04任丹丹代以平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5期
關鍵詞:校園暴力韓國

任丹丹 代以平

摘? ?要:作為中小學校園安全與和諧的重要挑戰(zhàn),校園暴力一直受到社會各界關注,校園暴力防治工作關系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穩(wěn)定。韓國校園暴力頻發(fā),對學生本人、學生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極大影響。對此,韓國政府極其重視校園暴力防治工作,聯(lián)合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主體,通過頒布法令、成立專門機構等一系列措施遏制了韓國校園暴力的勢頭,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學校為主要陣地、家庭和社會聯(lián)動防治校園暴力的局面。

關鍵詞:韓國;校園暴力;聯(lián)動防治

校園暴力嚴重影響了在校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和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為此,各國教育工作者、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向政府和學校施加壓力,要求采取措施防治和嚴厲打擊校園暴力事件。在此背景下,各國政府紛紛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預防和干預校園暴力。例如,為有效預防校園暴力,新西蘭先后頒布了《學習積極行為》《新西蘭零校園欺凌框架》《預防和應對暴力:學校指南》等多項預防校園暴力的政策[1]。澳大利亞通過出臺諸多法律并創(chuàng)設國家“反暴力行動日”為學校反暴力提供了理念與實踐的雙重支持[2]。韓國在校園暴力防治方面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校園暴力防治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果。2013年1月,世界各國的教育工作者和政府部門人員參加了在韓國首爾舉辦的“校園暴力防治項目發(fā)展和應用國際研討會”,該會議旨在分享和討論各國在校園暴力防治項目應用方面取得的成績和經(jīng)驗。韓國的Eoulim項目、美國的第二步(Second Step)項目、芬蘭的KiVaKoulu項目以及新加坡的品格與公民教育(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項目得到各國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認可。[3]

一、韓國校園暴力防治歷程

(一)第一階段:初步構建校園暴力防治體系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韓國中小學校園暴力事件發(fā)生頻率不斷上升,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社會各界呼吁學校與政府加強監(jiān)管并出臺相關政策對校園暴力加以防治,政府當局迫于社會壓力開始通過行政手段干預校園暴力事件。1995年,韓國教育部聯(lián)合多個政府部門發(fā)布了首個以政府為主導的旨在預防和控制校園暴力事件的《校園暴力根治對策》。隨后,又通過建立專門的政府組織機構、頒布校園暴力防治法律等一系列措施在全國范圍內(nèi)初步建立了校園暴力防治體系。例如,2004年頒布的《校園暴力預防及對策法》對該國中小學校園暴力事件的防治工作做出了清晰明確的界定,規(guī)定了校園暴力防治過程中相關政府部門、學校、教師等責任主體的職責和義務,同時規(guī)定了對受害學生的保護措施與賠償標準,以及針對暴力實施者的處置措施。同年年底,又成立了由多個政府部門和多個領域聯(lián)合組成的校園暴力防治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監(jiān)督《校園暴力預防及對策法》的執(zhí)行情況,確保該法得以切實貫徹,同時還對國內(nèi)相關部門進行校園暴力防治指導。然而,這些措施并沒有從根本上緩解校園暴力事件的惡化,也沒有對校園暴力的預防工作起到顯著的作用。韓國教育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韓國從2004年頒布《校園暴力預防及對策法》后,校園暴力事件發(fā)生率并沒有減少,反而以每年近10%的比例增加[4]。校園暴力呈現(xiàn)出的上升趨勢表明韓國這一階段的校園暴力防治效果一般,防治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

(二)第二階段:政府加強對校園暴力的整頓力度

2012年,韓國校園暴力事件高達24709件,呈現(xiàn)爆發(fā)性增長趨勢,遭受暴力的中小學生數(shù)量也上升至41368人[5]。為改變校園暴力防治的各項政策措施貫徹不到位的現(xiàn)狀,韓國政府于2012年頒布了將校園暴力的防治責任明確到學校和教師個人的《杜絕校園暴力綜合對策》,該對策規(guī)定了7項應對校園暴力的實踐方針以及與之相關的85項具體對策[6],這對韓國校園暴力的預防和應對給予了較為詳細的實踐指導。通過貫徹執(zhí)行這些政策措施,韓國校園暴力事件發(fā)生率得到較大改善,韓國教育部對校園暴力狀況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與2012年相比,2013年校園暴力受害者比例下降了5.9%[7]。然而,這些政策措施規(guī)定了學校在處理校園暴力事件的具體對策,卻沒有擴大學校在防治校園暴力時的自主權,學校管理者和教師擔心“矯枉過正”而受到學生家長和上級領導部門的問責,進而使得各種防治措施走向形式化,在實際的校園暴力防治過程中,暴力惡性事件仍屢禁不止[8]。2014年韓國校園暴力事件為19521件,同比增長10%,有近2.6萬名學生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種類的校園暴力,占韓國中小學學生總數(shù)的3.8%[9]。韓國政府于2013年和2014年相繼發(fā)布了由韓國總理室、教育部、未來創(chuàng)造科學部、法務部等20個政府部門共同參與制定的《“以學?,F(xiàn)場為中心”校園暴力應對政策》及《“以學?,F(xiàn)場為中心”校園暴力應對政策促進計劃》[10]。這兩部文件的出臺是韓國政府繼2012年的《杜絕校園暴力綜合對策》后針對校園暴力的又一有力舉措,政府旨在通過一系列校園安全法案的出臺及校園暴力防治項目的推進,創(chuàng)造出以學校為主體,學生、家長及社會主動參與的新型校園暴力防治機制,構建一個“零暴力”的溫馨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這一時期韓國校園暴力勢頭得到極大遏制。

(三)第三階段:預防為主、多方合作

近幾年來,韓國的校園暴力呈現(xiàn)出新的趨勢和特征,校園暴力形式多樣化、低齡化和隱秘化,給校園暴力的防治工作增加了難度。為此,韓國社會將校園暴力事件的防治工作的重心放到了預防上,提出了一系列提升青少年思想品質(zhì)、發(fā)展人性教育、加強青少年網(wǎng)絡管理的措施。2016年,政府發(fā)布《人性教育五年綜合計劃》,提出通過人性教育從根本上預防校園暴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韓國學術界對校園暴力的研究深入到了本質(zhì)認識階段。韓國教育研修院組織的2017年第二次學校暴力調(diào)查(參與調(diào)查的對象為小學四年級到高中二年級共360萬名學生)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被害率及加害率為初中生和高中生的3倍以上,因此在學校教育初期,對學生加強以人性教育為基礎的更為系統(tǒng)化的校園暴力預防教育是極其重要且必要的。除此之外,隨著兒童及青少年對手機等科技產(chǎn)品的普遍使用,校園暴力的表現(xiàn)形式變得更加隱秘多樣。為此,韓國政府又適時推出了《2018年校園暴力預防教育推進方案》,從多種渠道加強校園暴力預防教育的強度。通過明確責任義務、完善校園暴力申告與調(diào)查體系,深入中小學開展預防校園暴力的課程與講座,深化和完善人性教育,加強學校、社會、家庭三方聯(lián)系與合作,提出包括抵制暴力網(wǎng)絡游戲在內(nèi)的七大方針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校園暴力事件的頻率。

二、多方主體聯(lián)動應對校園暴力

伴隨著韓國校園暴力防治的發(fā)展歷程,韓國學術界對其國內(nèi)校園暴力頻繁發(fā)生的原因進行了大量的調(diào)查研究和深入思考,并最終將其歸因于個人品性、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環(huán)境、同輩群體等多個方面。基于學術界的研究成果,韓國政府、相關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對校園暴力的防治措施和力度逐漸加強,最終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學校為主要陣地、家庭和社會各界聯(lián)動防治校園暴力的“四位一體”格局。例如,韓國政府每年制定并發(fā)布防治校園暴力的政策文件,對國內(nèi)的校園暴力防治工作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制和引導;學校(尤其是中小學)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做好防治校園暴力的基層工作,充分發(fā)揮防治校園暴力的堡壘作用;家長積極參與校園暴力防治工作,增進與學校的聯(lián)系,加強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和交流;社會各界尤其是大眾媒體利用輿論宣傳和諧校園精神、校園暴力的危害和預防措施;基層社區(qū)則與學校聯(lián)合開展反校園暴力相關宣傳活動,從而潛移默化地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

(一)政府主導校園暴力防治工作

韓國政府在防治校園暴力事件中起主導作用。從20世紀末開始,韓國校園暴力事件頻發(fā)且觸目驚心。迫于社會壓力,韓國政府從21世紀初將校園暴力防治工作放在了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每5年制定一次《關于校園暴力預防及對策的五年基本規(guī)劃》,確定各階段校園暴力防治工作的宏觀指導政策、目標、要求和方向,建立起了以政府為主導力量的校園暴力全民防治機制。自2004年頒布第一部《校園暴力預防及對策法》以來,韓國政府又陸續(xù)發(f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第一,成立專門的機構開展校園暴力防治工作,例如,教育部成立“青少年暴力預防小組”,各級政府和學校成立校園暴力對策委員會和校內(nèi)防治暴力專項機構等;第二,明確并強化校園暴力防治主體的責任與義務,例如,韓國明確規(guī)定了地方學校的主要負責人“督學”來組織調(diào)查一年兩次的校園暴力治理現(xiàn)狀,相關機構則以調(diào)查結果為基礎和依據(jù),制定下一步的校園暴力措施與對策。

(二)加強青少年品德教育,從根源上杜絕校園暴力

青少年的身心特點與有限的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是校園暴力事件發(fā)生的主要原因。青少年群體一般都處于青春期,身心還未發(fā)育成熟,他們對自身行為的約束能力較低,同時缺乏法律意識,容易受到錯誤思想和行為的誤導,從而行差踏錯,產(chǎn)生錯誤的道德觀念、是非標準和行為舉動,這是校園暴力在中小學階段頻繁發(fā)生的主要原因。針對這一問題,韓國社會各界尤其注重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例如,時任韓國教育部長李周浩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同情心和體貼他人的能力比任何防治校園暴力的政策都重要。韓國以品德教育方式杜絕校園暴力主要從以下三點展開。第一,推廣適合不同發(fā)展階段學生的共感、溝通、解決矛盾等能力的項目,并將項目試用對象擴大,形成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階段。根據(jù)學生年級差異進行不同的情感認同教育,并通過樹立榜樣,挖掘與推廣優(yōu)秀事例等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共感、溝通、情緒調(diào)節(jié)、解決矛盾等能力和自尊、預防學校暴力等意識。第二,推行語言文化改善措施,實施一系列提升語言文化的策略。例如,開展以學生會、年級會為主的倡導文明用語的活動,改善校園語言環(huán)境,減少校園語言暴力。第三,積極開展團隊心理輔導活動,開發(fā)形式多樣的,能夠引起學生共感、反思的參與型課程和活動,幫助學生在團隊活動中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認知能力。

(三)改善家庭環(huán)境,增進家庭成員溝通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長及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內(nèi)部和外部環(huán)境、家庭人口組成與結構、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經(jīng)濟條件等都對學生的品格養(yǎng)成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這些因素的狀態(tài)和變化都可能引發(fā)學生的諸多問題,從而成為校園暴力的誘因。例如,大多數(shù)韓國家庭的家長缺乏與孩子進行有效交流與溝通的意識,對孩子的教育或是不管不顧,或是進行嚴厲的懲戒式教育。加之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最終使青少年產(chǎn)生對當前生活的抗拒心理和對暴力行為的認同與模仿思想。對此,韓國通過加強家庭與學校的聯(lián)系、開展親子溝通活動、指導家長的教育方式、倡導良好的家風等措施來教導學生,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狀態(tài)。例如,為提升家庭教育,形成良好的家風,韓國開展了很多增進代際理解、解決家庭矛盾的項目。通過影像資料、案例教學、互動活動等形式幫助家長和孩子進行深層次溝通,從而優(yōu)化家庭教育,改善家風。

(四)將學校作為防治校園暴力的主要陣地

學校是青少年進行學習和與同輩群體展開社會交際活動的主要場所,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極其重要的環(huán)境之一,也是校園暴力事件的主要發(fā)生地和防治校園暴力的關鍵性機構。學校的校園暴力應對機制、教育和管理方式、治安管理水平、校園文化、校風校紀、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同輩群體等校園生態(tài)環(huán)境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yǎng)和校園暴力事件的防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亞洲國家廣泛采用的層級制傳統(tǒng)權威教育方式是造成師生關系緊張、產(chǎn)生校園師生沖突的重要原因;學校各年級之間的沖突是校園暴力產(chǎn)生的一大因素;教師缺乏專業(yè)、有效的處理方式也使其在防治校園暴力中難有作為;學校安全防范措施的欠缺,以及對學生安全與道德教育的不足也是校園暴力發(fā)生的重要原因。

鑒于此,韓國政府通過制定法律、建立機構、開展活動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學校內(nèi)部防控機制,對學校暴力頻發(fā)的校園進行重點整治。從2012年開始,韓國政府就將校園暴力的防治重點轉(zhuǎn)移到了學校內(nèi)部,建立了“以學校為中心、全民共同防治校園暴力”的防治網(wǎng)絡,該網(wǎng)絡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第一,在校園暴力預防方面,強調(diào)提高學生對校園暴力的認識,增強校園暴力防治意識。通過定期對學生進行預防教育,開設預防校園暴力的相關課程或講座,舉辦以Eoulim項目為核心的體驗活動,細化教導主任、班主任等責任主體的職責范圍,倡導優(yōu)良語言環(huán)境的良好風尚,完善學生生活指導及心理輔導,樹立德行品質(zhì)榜樣等措施來增強學生的校園暴力防范意識。第二,在校園暴力事件的應對方面,建立了一套科學完整的應對策略。例如,中小學在校內(nèi)設立專門受理校園暴力的部門,提供多種匿名舉報方式,鼓勵舉報校園暴力事件;校園暴力發(fā)生后,校長及自治委員會等責任主體必須主動采取行動,對受害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并對其采取保護措施,同時對加害學生進行教育并加以適當懲戒。

(五)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凈化網(wǎng)絡媒體環(huán)境

社會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持久的、隱性的。青少年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將對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chǎn)生重要影響。不良青年打架斗毆、不規(guī)范娛樂場所集中、網(wǎng)絡媒體不良文化的滲透等社會不正之風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青少年沾染不良社會習氣,影響和破壞學校的正常教學和管理秩序,是造成校園暴力的又一因素。近幾年來,虛擬網(wǎng)絡、電子游戲等在青少年群體中逐漸流行,學生的學習生活受到極大影響,其價值觀在不良網(wǎng)絡文化的影響下容易扭曲。對此,韓國社會普遍響應政府號召,社會組織、大眾媒體共同致力于凈化社會環(huán)境:一是社會組織開發(fā)校園暴力防治項目,向?qū)W校、家長和學生推出防治校園暴力的教育節(jié)目,包括如何避免校園暴力,受到校園暴力如何應對,家長如何了解孩子的想法等;二是大眾媒體避免或淡化對暴力等文化的宣傳,積極弘揚優(yōu)秀美德,為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三、結語

韓國對校園暴力的應對處理是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過程,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學校為主要陣地、家庭和社會聯(lián)動防治校園暴力的格局。從校園暴力的預防到校園暴力發(fā)生過程中的處置,再到校園暴力發(fā)生后的救助處理,形成了一個層層遞進的校園暴力防治制度體系。在校園暴力預防方面,一是通過法律明確界定校園暴力的內(nèi)涵與外延,認識校園暴力對學生造成的身心傷害,并對不同的校園暴力手段進行分析;二是落實多方主體的責任。校園暴力的預防工作是在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等多個主體的分工與合作中共同推進的,教職工、學生、家長等在校園暴力問題中既可能是杜絕暴力的“衛(wèi)士”,也可能是縱容暴力的“幫兇”。因此,只有落實多方主體在校園暴力預防工作中的責任,才能真正實現(xiàn)校園暴力的預防。在校園暴力事件的應對方面,除了完善校園暴力問題的應對程序,使校園暴力在萌芽之時便能夠得到關注,形成系統(tǒng)的校園暴力應對體系[11],還要明確對于校園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和施害者的處置方式和力度。

注釋:

①本文援引韓國2012年修訂的《校園暴力預防及對策法》中的校園暴力概念,該法將校園暴力界定為:在校園內(nèi)外以學生為對象實施的傷害、暴行、監(jiān)禁、脅迫、綁架或誘拐、損毀名譽、褻瀆、恐嚇、搶奪、強制做事、性侵害、欺凌、網(wǎng)絡欺凌、利用信息通信發(fā)布猥褻言論或暴力言論等致使學生身體、精神或財產(chǎn)受到損害的行為。從法律對校園暴力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發(fā)現(xiàn)韓國的校園暴力概念具有廣義特征,包含了校園欺凌、網(wǎng)絡欺凌、恐嚇脅迫等諸多形式。

參考文獻:

[1][11]李睿,俞凌云,馬早明.打造零欺凌校園:新西蘭預防校園欺凌政策研究[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18(05):68-75.

[2]馬早明,俞凌云.澳大利亞校園反欺凌:學校治理的視角[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3):105-112.

[3]宋慶清.韓國舉辦研討會關注校園欺凌現(xiàn)象[J].世界教育信息,2013,26(05):75-76.

[4][EB/OL].http://oneclick.law.go.kr/CSP/FlDownload.laf?flSeq=321043,2012-02-06.

[5]呂君,韓大東.韓國青少年校園暴力情況及相關政策[J].當代青年研究,2016(05):16-20.

[6]陶建國.韓國校園暴力立法及對策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5,37(03):58.

[7][10]呂君.韓國《“以學?,F(xiàn)場為中心”校園暴力應對政策》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16,38(01):88.

[8][EB/OL].http://www.doran-doran.go.kr/?module=file&act=procFile-Download& file_srl=1172748&sid=8883150a683fc04f20d010e51cb5a 347,2014-12-15.

[9][EB/OL].http://if-blog. tistory.com/5186,2015-06-29.

編輯 朱婷婷? 校對 王亭亭

猜你喜歡
校園暴力韓國
韓國“第一步”
聚焦韓國大選
金橋(2022年4期)2022-05-05 06:10:06
韓國進入共享出行時代
金橋(2020年3期)2020-12-01 02:59:34
在韓國走馬觀花
淺析校園暴力犯罪的成因、特點及預防
從中美校園暴力案件報道出發(fā)思考相關法律問題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暴力
淺析大眾傳播中的“媒介暴力”現(xiàn)象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7:00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2:32
韓國的K1A1主戰(zhàn)坦克
軍事文摘(2001年5期)2001-06-14 00:31:08
湟中县| 松滋市| 郯城县| 洪雅县| 明水县| 伊宁市| 盘山县| 武胜县| 大荔县| 依兰县| 宜君县| 东乌珠穆沁旗| 子洲县| 朝阳县| 沭阳县| 海门市| 新建县| 友谊县| 陵水| 留坝县| 灵川县| 五台县| 修文县| 浦北县| 安徽省| 昌江| 桐柏县| 朝阳市| 腾冲县| 张家界市| 乌兰浩特市| 府谷县| 东平县| 阜平县| 新干县| 夹江县| 灌南县| 朔州市| 台州市| 阿尔山市| 浏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