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樣式雷”?“樣式雷”是—個有著特殊含義的專用名詞,是對清代宮廷建筑大師雷發(fā)達—家祖孫八代的褒獎和贊譽。
樣式房是清朝由內(nèi)務府和工部共管的一個專門負責皇家宮苑的設計和監(jiān)管施工的部門。樣式房的總管,被稱為掌案(相當于總設計師)。在清朝296年的歷史當中,雷家人竟然當了260年樣式房掌案。這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筑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這個家族的作品概括起來,就是一壇(天壇)、三宮(北京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及外八廟)、二陵(清東陵和清西陵)、三山(萬壽山、香山和玉泉山)、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和五園(圓明園、頤和園、靜明園、靜宜園和暢春園)。在我國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古建當中,“樣式雷”的作品就占了五分之一,這在世界上,也是獨—無二。
一
“樣式雷”的始祖是雷發(fā)達,雖然,他未做過樣式房的掌案,卻是被公認的“樣式雷”的開創(chuàng)者。雷發(fā)達,字明所,明萬歷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八月二十七日(公歷9月29日)出生在今江西省永修縣梅棠鄉(xiāng)新莊的一個木匠之家。其實,雷家早在明洪武年間,就已有人服務于宮廷了。他的祖父、父親和叔叔都是聞名十里八鄉(xiāng)的木匠。明崇禎八年(公元1635),雷家舉家遷到了金陵(今南京)。雷發(fā)達自幼跟家中的長輩學習木工手藝,他在做活兒時,好動腦子,20歲上下就已青出于藍了。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后,想在北京營造一個集江南名園之秀的皇家園林——暢春園。于是,在全國招募能工巧匠。時年64歲的雷發(fā)達與其堂弟雷發(fā)宣一起進京應募,結果兄弟倆都給選上了。當時,紫禁城內(nèi)的太和殿也正在重建。雷發(fā)達就被臨時從暢春園工地抽調(diào)到了紫禁城工地。在中國營造學社的創(chuàng)始人朱啟鈐先生所著的《樣式雷考》中,記錄這樣的—個故事:
太和殿上粱之日,康熙皇帝也來到了現(xiàn)場。不料,在落梁時,出現(xiàn)了意外,因卯榫不合,致使大粱懸在空中,難以落下。工部長官相顧愕然,唯恐誤了上梁的吉時,卻又—籌莫展。雷發(fā)達見狀,提出讓他上去看個究竟,或許還有法子補救。工部長官也沒招兒了,事已至比,也只能是死馬當成活馬醫(yī)了。就在雷發(fā)達準備上去的時候,工部長官注意到他此時身上,還穿著—件已經(jīng)非常破舊了的工服,腰里還別著一把斧子。心里話:可不能讓他就這個樣子出現(xiàn)在皇上面前!趕緊叫人找來一身官服,讓他換上。他換好衣服后,又小心地將斧子藏在衣袖子里,這才沿著腳手架上房頂。他到了房頂上,仔細觀察了—會兒。下面的人全都用眼睛盯著他,現(xiàn)場鴉雀無聲。
大約過了一袋煙的工夫,就見他突然從袖中抽出斧頭,“咚、咚、咚”,照梁架的某個部位連揮了三斧,只聽“哐當”一聲,大梁落下,榫頭與卯槽嚴絲合縫。剎時,鼓樂齊鳴,百官跪倒一片,山呼“萬歲”,康熙皇帝龍顏大悅。上梁禮成,唐熙皇帝不僅馬上接見了雷發(fā)達,還賞給了他一個七品官當。時有諺云:“上有魯班,下有長班(雷發(fā)達當時就是營造司的一名長班),紫微照令,金殿封官?!彪m然,后人對這個故事究竟是發(fā)生在雷發(fā)達身上,還是發(fā)生在他的兒子、“樣式雷”的第二代傳人雷金玉身上,一直爭論不休,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樣式雷”的名頭似乎就是從這個頗富戲劇性的故事開始叫響的。發(fā)達年70歲,解役回到金陵,晚年著有《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和《工程營造錄》兩部書。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卒,享年七十五歲。
二
雷金玉是雷發(fā)達的長子,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出生于南京。和父親一樣,他也是從小就跟家中的長輩學習木工手藝。當年,發(fā)達來京后,感覺這的工作和生活都不錯,就把他也叫了過來。他來了以后,就和父親一起在暢春園里干活兒。因為他活兒干得非常漂亮,特別是在設計、計算和組裝環(huán)節(jié),已不輸于發(fā)達,所以很快便當上了楠木作的長班。金玉早年還和父親一起參加過靜明園、香山行宮、規(guī)劃清東陟陽修建康熙景陵等工程??滴趸实垡埠苄蕾p他。1709年,圓明園開始興建,金玉便被康熙皇帝欽點了樣式房掌案,從此這個樣式房掌案就像是在他們雷家生了根一樣,一代傳一代,—傳就是七代。
雷金玉的主要作品有:盧溝橋、雍和宮、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中自的尊仁寺等。另外,他還主持大修了故宮養(yǎng)心殿和慈寧宮。為表彰金玉對工作的認真、鉆研,雍正皇帝在他七十大壽時,還讓皇子弘歷(也就是后來的乾隆皇帝)寫了“古稀”二字,制成牌匾,作為壽禮贈送給他。雍正七年(公元1729),雷金玉去世,享年71歲。
三
雷金玉去世后,雷家曾一度失去樣式房的掌案職位。幸虧金玉的小夫人張氏沒有隨家族返回老家,而是帶著才三個月大的兒子雷聲澂留在了北京。張氏含辛茹苦地將他帶大,并讓他努力學習木工技藝和建筑設計。但他們孤兒寡母的在北京,既無名師指點,也無兄弟幫助,還經(jīng)常受到同行的排擠,學藝殊為不易。當雷聲澂長16歲的時候,張氏帶著他到工部哭訴,終于為他爭取到了進入樣式房的機會。雖然他很早進了樣式房,卻一直是個給人打下手的普通設計師。但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且在人后沒少下功夫。終于在30歲時,重新奪回了掌案之位。為了銘記張氏對雷家的責獻,雷氏后人特在同治年間,為她立了塊碑,以志其事。不過,雷聲澂雖做了樣式房的掌案,畢竟缺少行家的指點和幫助,并沒有什么大的建樹。為重振“樣式雷”的輝煌,后來,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靖養(yǎng)兒子上,終于培養(yǎng)出雷家瑋、雷家璽、雷家瑞三位大師級人物。
雷家璽、雷家瑋、雷家瑞三兄弟是“樣式雷”的第四代傳人,他們生活的時代,是乾隆盛世。乾隆曾六下江南,江南旖旎精巧的園林景致讓他難以忘懷,便想利用北京西郊的山水,再現(xiàn)柔婉明麗的江南風光,于是,拉開了沽大的“三山”“五園”工程的大幕,雷家三兄弟也在其中扮演了最閃亮的角色。在三兄弟中,雷家璽又是最捧的,他不漢設計了萬壽山、玉泉山、香山、承德避暑山莊、昌陵和圓明園東路的許多景觀,還在乾隆80大壽時,承辦了燈彩與焰火,并設計建造了圓明園中的同樂園大戲臺。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