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代
(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動物工程系,河南商丘476100)
中草藥添加劑是人們根據(jù)動物的生理需要和中獸醫(yī)理論,將功能不同的中草藥配制而成的飼料添加物。由于其綠色、環(huán)保,不但能保護動物健康,而且能提高動物的生產(chǎn)性能,故在牛生產(chǎn)上的應用較為廣泛。近年來人們對中草藥添加劑的研究主要致力于牛生產(chǎn)性能,免疫功能,生理生化指標等方面的研究,關于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發(fā)酵影響的研究較少。本試驗通過用中草藥添加劑飼喂牛,探討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發(fā)酵的影響,為中草藥添加劑在牛生產(chǎn)中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試驗材料 本試驗所選用的中草藥添加劑的原料主要有黃芪、山楂、柳穗、椿樹皮、板藍根、蒼術、苦參等藥材。首先將其粉碎,然后按一定的比例進行配制,充分混合均勻后備用。
1.2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8年8~10月,在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學基地虞城縣杜集鎮(zhèn)德修養(yǎng)殖場進行,選取體況良好、體重在400kg、裝有永久性瘺管的去勢西門塔爾公牛4 頭隨機分成2 組(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2 頭,對照組所喂日糧為基礎日糧,試驗組所喂日糧是在對照組日糧的基礎上,添加中草藥添加劑200g/d,每日飼喂2次,每次中草藥添加劑的添加量為100g。整個試驗共需40 天。其中預試期10 天,正試期30 天。
1.3 試驗日糧 參照農(nóng)業(yè)行業(yè)標準NY/T815—2004 肉牛飼養(yǎng)標準配備基礎日糧,具體原料配方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日糧配方及營養(yǎng)水平(g/kg)
1.4 飼養(yǎng)管理 試驗牛采取舍飼,試驗前對牛舍進行消毒處理,試驗時上午8:00 和下午16:00 各喂料1 次,自由飲水,牛舍保持溫度適宜,通風光照良好,每周給牛掃刷皮毛1 次,每天及時清掃牛舍糞便,按常規(guī)方法對牛進行驅蟲健胃。
1.5 瘤胃內容物的采集 在正試期的最后3 天,即正試期的第28、29、30 天,在每天的8:00、11:00、14:00、17:00、20:00(從開始飼喂后0h、3h、6h、9h、12h),利用虹吸原理對試驗牛通過瘤胃瘺管在瘤胃內腹下側多個部位采集瘤胃內容物[1]。對照組和試驗組的瘤胃內容物分別倒入不同的三角瓶中,混合均勻后立即測定其pH 值。然后瘤胃內容物經(jīng)紗布過濾后用離心機過濾處理,在4~6℃3500r/min 離心15min,用移液槍將濾液分裝于2 個不同的離心管中,用于NH3-N、MCP 的測定。樣品分裝后置于冰箱冷藏室備用。
1.6 指標和方法
1.6.1 牛瘤胃液pH 的測定 采用PHS-3B 型酸度計測定瘤胃液pH。
1.6.2 牛瘤胃液NH3-N 濃度的測定 采用比色法測定瘤胃液NH3-N 濃度[2]。
1.6.3 牛瘤胃液MCP 濃度的測定 采用凱氏定氮法測定瘤胃液MCP 濃度[3]。
1.7 統(tǒng)計分析 試驗結果采用SPSS16.0 軟件做單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s 法進行顯著性檢驗,以P<0.05 作為差異顯著性標準,結果以“平均差±標準差”表示。
2.1 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液pH 的影響 見表2。
表2 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液pH 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液的pH 有一定的影響。數(shù)據(jù)顯示,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 牛瘤胃液的pH 在任何時間點均高于對照組(基礎日糧組)。牛首次采食前,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 牛瘤胃液的pH 比對照組 (基礎日糧組)高3.05%(P<0.05)。牛采食3h 后,pH 上升到最高,之后開始下降,直到第二次采食后,pH 又逐漸升至最高。牛首次采食12h 后,,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 牛瘤胃液的pH 比對照組 (基礎日糧組)高1.32%(P<0.05)。
2.2 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液NH3-N 濃度的影響 見表3。
表3 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液NH3-N 濃度的影響(mg/dl)
由表3可以看出,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液的NH3-N 濃度影響顯著。數(shù)據(jù)顯示,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牛瘤胃液的NH3-N 濃度在任何時間點均低于對照組(基礎日糧組)。牛首次采食前,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牛瘤胃液的NH3-N 濃度比對照組(基礎日糧組)低10.61%(P<0.05)。采食后3h,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牛瘤胃液的NH3-N 濃度比對照組(基礎日糧組)低5.51%(P<0.05)。第二次采食后1h,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牛瘤胃液的NH3-N 濃度比對照組(基礎日糧組)低10.39%(P<0.05)。采食后4h,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牛瘤胃液的NH3-N 濃度比對照組 (基礎日糧組)低8.25%(P<0.05)。
2.3 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MCP 濃度的影響見表4。
表4 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液MCP 濃度的影響(mg/ml)
由表4可以看出,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液的MCP 濃度影響顯著。數(shù)據(jù)顯示,無論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還是對照組(基礎日糧組),瘤胃內MCP 含量都隨飼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上升趨勢。牛首次采食前,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牛瘤胃液的MCP 濃度比對照組 (基礎日糧組) 高4.65%(P<0.05)。采食后3h,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牛瘤胃液的MCP 濃度比對照組(基礎日糧組)高19.43%(P<0.05)。第二次采食后1h,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 牛瘤胃液的MCP 濃度比對照組 (基礎日糧組)高33.55%(P<0.05)。采食后4h,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牛瘤胃液的MCP 濃度比對照組(基礎日糧組)高23.22%(P<0.05)。
3.1 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液pH 的影響 瘤胃液pH 是綜合反映瘤胃發(fā)酵過程的指標之一,對日常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代謝有重要作用[4]。本試驗結果表明,日糧中添加中草藥添加劑可以提高瘤胃液pH,避免牛采食后瘤胃液pH 迅速降低,維持瘤胃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3],這與顧小衛(wèi)等的研究結果近似。另外,無論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還是對照組(基礎日糧組),瘤胃內pH 均呈現(xiàn)一種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變化規(guī)律,但整體變化幅度不大,說明瘤胃具有較強的緩沖能力。
3.2 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液NH3-N 濃度的影響 瘤胃液NH3-N 濃度反映了瘤胃內蛋白質降解與合成之間的平衡狀況,受瘤胃內微生物對氮利用率的影響[5]。有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中草藥添加劑顯著降低瘤胃液NH3-N 濃度[3]。這與本試驗研究結果一致。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牛瘤胃液的NH3-N 濃度顯著低于對照組(基礎日糧組),表明中草藥添加劑可以促使瘤胃內大量微生物的快速增殖,進而引起對蛋白質的降解和利用速度改變(即對氮的利用超過蛋白質的降解),最終導致NH3-N 濃度逐漸下降并趨于平緩。
3.3 中草藥添加劑對牛瘤胃MCP 濃度的影響瘤胃MCP 濃度可以直接反映出瘤胃中的菌體蛋白合成的效率和細菌數(shù)量。本研究表明,瘤胃內MCP 含量隨飼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上升趨勢,由此可見,當提供飼料營養(yǎng)供給時,微生物利用發(fā)酵飼料物質,滿足自身生長和繁殖需要。研究還表明,試驗組(中草藥添加組)牛瘤胃液的MCP 濃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基礎日糧組),這可能與中草藥添加劑能維持瘤胃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增加瘤胃細菌數(shù)量,降低瘤胃原蟲數(shù)量有關。
本試驗表明,日糧中添加200 g/d/ 頭的中草藥添加劑可以很好地維持瘤胃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增加瘤胃菌群數(shù)量和微生物蛋白濃度,降低NH3-N濃度,提高對蛋白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