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波
摘 要:核心素養(yǎng)教學是我國當代教學改革提出的一種重要教學形式。就小學語文教學來說,盡管很多教師能夠明確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教學實施上還是差強人意。本文通過分析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對實際教學策略進行簡要的闡述,旨在強化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教學改革;小學語文
語文是最基礎的教學學科,教師在實施相應的教學行為時,需要從各個方面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強化。其作為一門語言學科,不僅需要在語言、語文知識等方面進行強化,還需要讓學生打好文學基礎,讓學生循序漸進強化自身的綜合能力。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求教師明確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對學生的不同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達到基本的教學要求。
一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
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顯然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提高實際教學效用,不過其還是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豐富學生的情感。小學生在學習當中經常對于自身的情感表達存在疑慮,雖然小學生的內心世界比較豐富,但是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還是會受到學生成長環(huán)境及自身思維的影響。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在教材教學當中深入挖掘相關元素,促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觸動與共鳴。第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注重閱讀部分的教學,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可以使其形成發(fā)散性思維。閱讀的形式比較多樣化,不同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自身的積極閱讀能力,同時還可以加強創(chuàng)造,進而提高其思維能力。第三,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非常注重學生對于語言的應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將語文定位為語言教學,幫助學生明確語文學習框架。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的學習及生活尤為重要,在核心素養(yǎng)教學下,就可以不斷推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促使其在長期的學習當中形成更加豐富的語言表達形式。
二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措施
(一)開發(fā)學生思維
在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時,教師需要注重核心素養(yǎng)內涵的體現。很多小學生在學習當中都非常容易突發(fā)奇想,想要涉獵各種不同的知識,但是這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在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時,教師就需要以思維開發(fā)作為基礎,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語言思維。教師需要將不同的小學語文知識內容整合在一起,讓學生對特定的內容進行思維發(fā)散,避免學生的思維被禁錮。在教學當中,學生需要明確文章的核心思想,同時還能夠對其進行延伸,使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體現。
(二)增強語言構建
有效的語言構建可以在較大程度上體現一門學科的基礎教學效用?;诤诵乃仞B(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求教師增強語言構建,在教學的同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讓其能夠準確掌握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要點。比如:在開展《我不能失信》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明確文章的主旨含義,還需要讓學生對其中的語言表達形式進行分析。宋慶齡由于自己與朋友事先有約,就沒有和父親去他的朋友家里,而是自己一個人留在家里。雖然這篇文章對于這件事情的描述沒有很長的篇幅,但是從語言構建當中能夠明確宋慶齡的堅決。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構建語言形式,從中表現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
(三)提高文學審美
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有很多與文學相關的內容,教師在教學當中就能夠對其進行利用。雖然很多小學生對于文學知識的了解不夠深入,只是略懂皮毛,但是深刻的文學審美正是需要逐漸深入,按部就班,才能夠得以體現?;诤诵乃仞B(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就需要以提高學生的文學審美作為基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更多的文學作品,并且讓其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針對相同的文學作品,不同的小學生在思維表現形式上存在差異,因此其表達出來的文學審美也會不同。教師在開展文學作品教學時,就需要不斷引導學生對其進行鑒賞,迅速吸收其中的深刻內涵及核心思想,強化核心素養(yǎng)教學實效性。
(四)實施開放式教學
開放式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根據自己的見解進行分析?;诤诵乃仞B(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其在學習當中突破自我。教師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讓小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體現自身的個性特點。在設置開放式教學形式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當中獲得感受,在不同的體驗下豐富自己的學習情感。
三 結語
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需要以多個角度展開分析,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其動態(tài)學習形式進行分析。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愿,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增強學生的語言構建,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掌握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其思維的延伸。
參考文獻:
[1]饒安美.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9(05):64
[2]楊巧云.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教育現代化,2018(09):37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