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xué)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 (310058) 胡偉民
近年來,浙江省旱糧作物育種協(xié)作組在湖州市吳興區(qū)等地開展了以鮮食蠶豆、鮮食大豆和鮮食玉米為主的間、套作多熟制種植模式的研究與推廣,其中“鮮食玉米—鮮食玉米—鮮食大粒蠶豆”“鮮食玉米間作大豆—鮮食玉米”全年套種連作輪作高效種植模式增收明顯?,F(xiàn)將這2項(xiàng)技術(shù)模式介紹如下。
(1)基本要點(diǎn) 茬口配置。田塊起畦種植,畦寬160厘米,其中畦面寬130厘米,墑溝寬30厘米。于每畦面中間種植2行蠶豆,蠶豆行距40厘米,穴距20厘米;春季于蠶豆兩側(cè)空幅處各種植一行春玉米,穴距18~22厘米,春玉米與蠶豆間行距30厘米。蠶豆和春玉米先后收獲后種植秋玉米,采用大小行種植,大行行距80厘米,窄行行距40厘米,株距25~30厘米。
品種選擇。蠶豆選用“雙綠5號(hào)”“慈溪大粒一號(hào)”等大粒品種,春玉米選用“浙大糯玉3號(hào)”“浙甜糯615”“浙糯11”等品種,秋玉米選用“浙糯玉6號(hào)”“浙鳳糯3號(hào)”等品種。
播種時(shí)間。10月底播種蠶豆,每穴播2~3粒,留苗2株;春玉米于4月下旬育苗,5月中旬移栽;秋玉米于7月底至8月初直播,每穴播2~3粒,5~6葉時(shí)定苗,每穴留苗1株。
(2)蠶豆種植技術(shù)
適時(shí)播種。10月底播種蠶豆,播前每畝施25%三元復(fù)合肥30千克作基肥,注意種肥隔開,以免傷種;開穴點(diǎn)播,每穴播2~3粒,留苗2株。
追肥。盛花期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
整枝。分2次進(jìn)行。第1次在冬至前后,去除主莖,以利于蠶豆生長(zhǎng)結(jié)莢;第2次在春分前后,去除病枝、弱枝,每株留有效分枝4~6個(gè),確保每畝留分枝1.6萬個(gè)左右。
摘心。4月上中旬當(dāng)田間近一半植株莖部結(jié)2~3莢,莢長(zhǎng)2~3厘米,植株平均有8個(gè)花序時(shí)摘心。在晴天中午分批摘去頂端3~6厘米嫩梢。
防病治蟲。清明前后每畝噴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防治赤斑病和蚜蟲;初花期至盛花期用20%速滅殺丁2 000倍液噴霧防治蠶豆蟓。
采收。5月上旬開始,當(dāng)青豆莢鼓粒飽滿時(shí)分批采收,不可摘青或混采,以免影響商品性。
(3) 玉米種植技術(shù) 適期播種。春玉米于4月下旬育苗,5月中旬移栽;春玉米收獲后,翻耕整地,于7月底至8月初直播秋玉米,每穴播2粒;播后芽前,每畝可用38%莠去津乳油90克兌水30~45千克進(jìn)行噴霧防雜草。5~6葉時(shí)定苗,每穴留苗1株。
合理施肥?;剩好慨€施復(fù)合肥40千克,尿素5千克;5~6片可見葉時(shí)施苗肥,每畝施尿素1O千克;抽穗期每畝施尿素20千克。
水分管理。苗期要注意防漬,中后期注意抗旱排澇,確保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
防病治蟲。用敵百蟲、辛硫磷毒餌或菊酯類乳劑噴霧防治苗期地下害蟲;用Bt乳劑、功夫等高效低毒農(nóng)藥灌心或噴霧防治玉米螟。收獲前15天停止用藥。
適時(shí)采收。春玉米一般在吐絲后2O~22天、秋玉米在吐絲后25~30天左右,當(dāng)果穗花絲呈黑褐色,頂部籽粒有濃漿,籽粒行間無間隙時(shí)為采收適期。
(1)基本要點(diǎn) 茬口配置。田塊起畦種植,畦寬1.2米。春季鮮食玉米與大豆間作種植,秋季單種鮮食玉米。2畦大豆(每畦2行)間作1畦玉米(每畦2行)。寬窄行種植,寬行行距80厘米,窄行距40厘米。大豆株距20厘米,每穴留苗2株。春玉米采用大棚育苗定向移栽,株距25厘米,每穴1株。
秋季單種鮮食玉米,大行行距80厘米,窄行行距40厘米,株距25~30厘米。
品種選擇:鮮食玉米、鮮食大豆選用品質(zhì)優(yōu)的早熟及中熟品種。玉米可選用“浙大糯玉3號(hào)”“浙甜糯615”“浙糯玉6號(hào)”和“浙鳳糯3號(hào)”等品種。鮮食大豆選用“浙鮮豆8號(hào)”“浙鮮豆9號(hào)”等品種。
(2) 播種時(shí)間和種植技術(shù) 鮮食玉米于3月中下旬育苗,4月上中旬移栽大田,移栽前地膜覆蓋,破膜打孔移栽;鮮食大豆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播后覆蓋地膜。鮮食玉米、大豆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獲上市,收獲后秸稈可用作青飼料。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鮮食玉米,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收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