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娟
畫家齊白石的一生很多時候都在與貧窮作斗爭。
母親收集稻草上沒有打凈的谷粒并用其換錢,才讓齊白石勉強有學(xué)可上。讀了半年后,由于年景不好,家里人都快吃不上飯了,作為家中老大,他不得不自動棄學(xué)。
但他愛畫畫,凡是眼里見過的東西,他都把它們畫出來。他最愛畫魚、蝦、螃蟹等。
20歲那年,齊白石偶然看到主顧家的《芥子園畫譜》殘本,馬上借回家臨摹了一遍,算是真正開始了繪畫的啟蒙。他白天跟著木匠師傅學(xué)習(xí)做木工,晚上收工回家后,以松油柴火為燈,一幅一幅地勾影。27歲時,他有幸拜了兩位當?shù)孛繉W(xué)畫作詩,以賣畫為生,家境才逐漸好轉(zhuǎn)。
雖然出生貧窮,但齊白石的胸懷寬廣豁達。當有人看不起他的木匠出身,并指責他的畫毫無書卷氣時,他說:“畫好不好,詩通不通,誰比誰高明,百年后世,自有公評,何必爭此一日短長,顯得氣度不廣?!鄙踔劣腥速I了他的畫作,不讓他題字留名,他也不生氣,還安慰自己道,只要付錢就行。
對于世人執(zhí)著追求的名和利,他也避而遠之。哪怕后來成名,有人推薦他當官,他也推辭說“糊上嘴就得了,何必要那么多錢,反而自受其累呢。”也許正是對名利的淡泊,才讓他能心無掛礙地專心創(chuàng)作。
縱觀齊白石的一生,勤奮是他最顯著的特質(zhì),無論是跟著師傅做木匠,還是后來受各路名家指點學(xué)畫,他都謙虛勤奮,自勵自警。見到名作,他必認真揣摩,推敲技法,自覺改進自己創(chuàng)作中的不足。
齊白石老先生活了九十三歲。這位老人眼見著親人一個個離世,先是爺爺、奶奶,后是恩師,甚至自己的弟弟、兒子等,可謂嘗盡了世間心酸。但無論何種打擊,他都以深海一樣的胸襟將其容納,并把融合了各樣人生況味的筆觸畫進了畫里,寫進了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