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佳
十九世紀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強調:“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北救送ㄟ^這幾年親身的體會和實踐,認為要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作為物理教師應當利用學生這種好奇的心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更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為今后學習好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一些與內容有關的愉悅教學情境,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發(fā)起學習的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當然學生如果有了興趣,學習時才能集中精力,積極思考,發(fā)展思維,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中學物理有很多知識是比較難理解的,有的甚至非常抽象,這對學生來說理解和記憶都是比較困難的。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盡可能想辦法將這些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展現(xiàn)物理過程,認清物理本質,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學生可切身體會物理概念、規(guī)律產生的環(huán)境。多媒體作為一種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已經普遍應用于教學活動中,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現(xiàn)代化教育中的一種有效手段,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利用圖形、圖像、文本、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刺激學生的感官,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等充分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 “滑動變阻器”時,我事先為學生播放一段在晚會上或一些舞會上的錄像情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音樂聲中觀看到會場上燈光的強弱變化,并在最后出現(xiàn)字幕:燈光為什么會發(fā)生強弱變化?通過短短的幾分鐘,教師就將全班學生帶入了課堂教學情境中,這時學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又覺得非常有趣,自然而然就產生了學習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穿插錄像片斷,無疑可以令學生觀后印象深刻,便于記憶,又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適時引入圖、文、聲、像并茂的多媒體課件,給枯燥的內容創(chuàng)設新穎有趣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腦、耳、口、手多種感官,達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有機結合,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如:在講“磁感線”時,磁場中的 “磁感線”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對于學生來說很難想象也很難理解,這個物理模型的建立,傳統(tǒng)教學手段只能靠學生自己想象,對授課的教師來說講解起來既費時又費力,讓學生感到乏味,提不起興趣,往往都是事倍功半。而多媒體教學效果則立竿見影,用其豐富形象的表現(xiàn)力,將磁體周圍的磁感線,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在屏幕上,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加深了學生對磁感線的認識,不僅在感性上使學生對磁感線有一個很好的認識,從而自然而然地自己把這個物理模型的建立起來,進而又上升到理性的理解,這樣的多媒體手段更能使學生掌握好知識。
演示實驗是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傳統(tǒng)的演示實驗手段就是在課堂上教師或是學生直接做實驗給大家觀察,這也是最直接、最直觀的方法,對于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效果好的實驗來說,這是最好的選擇,但對于有些實驗無法在課堂上演示。多媒體課件在物理這些實驗教學中,能突破實驗條件的限制,模擬、輔助物理實驗,直觀、清晰、有效地展示物理知識、物理現(xiàn)象、物理過程、物理概念等。而且能夠通過錄像媒體所提供的畫面可以快放、慢放,能把重點部分放大,也能縮小;同時還具有倒放、停格、快速選擇等功能。同時,在放錄像的過程中還可以配以合適的音樂和相應的解說詞,教師可以根據畫面的情況作適當的提示。例如,衛(wèi)星的發(fā)射、火箭的結構和升空情況、宇航員在飛行中的失重現(xiàn)象以及宇航員在月球上行走的情況。這些都是平時難以形象表達出來的,而又具有教育意義的課例,利用電視錄像就可以較好地把知識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從而提高實驗效果。
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作為物理教師如果能夠時時刻刻牢記這一點,在教學當中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將對提高物理的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