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了《基于實踐的STEM教學模式STEM學生登臺秀》,心中感觸很多,在新的課改的形勢下,我們教師如何進行自己的教學改革,這本書對我頗有啟發(fā)。
書中提到美國教育界把基于項目的學習法和探究式學習法結(jié)合起來,并命名為“STEM學生登臺秀SOS”。這個方法不僅豐富學生的STEM知識,提高他們的興趣,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和自立的能力。課程規(guī)定,所有學生必須在完成I級項目后,才能進入II級常規(guī)項目或者更進一步的III級高級項目。
看到這部分,我心中想到作為英語教師,該如何利用這一新穎的教育方法實施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呢?我打算在課堂上實施這一教育方法,豐富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挑戰(zhàn)一下自己。
一、“STEM學生登臺秀SOS”的基本操作模式
“STEM學生登臺秀SOS”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我在課堂上嘗試運用。
以下是這個項目的示意圖:
何為I級項目?
I級項目:每個學期,學生要完成各核心項目(數(shù)學、科學、ELA和社會研究)的兩項I級的項目。根據(jù)課程場地和每周上課頻率,以3-4人的小組為單位,在課內(nèi)實施項目。每學年開始,學生都會領(lǐng)到培訓和解決項目所需要的文檔資料。為了確保項目的順利完成,教師及時進行指導并提出反饋意見。最終產(chǎn)品包括一個數(shù)字化展示項目的報告。核心項目的教師進行對每一個項目都實施不同的評估標準。
何為II級項目?
除了I級的項目,學生還需要完成一個以數(shù)學或者科學為主的跨學科STEM SOS項目。社會研究和ELA也會包含在這些項目中。在學年一開始,老師會布置25-30個數(shù)學和科學項目,都是年度項目。II級的項目提供學生講義和教師指南。為了確保項目順利完成,教師及時提出指導意見和反饋,提供文檔資料,包括課程的評估標準。一旦學生完成了項目,學生需要通過視頻或網(wǎng)站的形式將他們的成果和產(chǎn)品展示出來。
我在新學期打算布置25-30個有關(guā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項目,作為年度項目。
由于現(xiàn)在的高考,非常重視有關(guān)中國文化的考查,中國文化的內(nèi)容非常多,完全依靠教師在高三時給學生梳理中國文化,遠遠不夠。教師一個人的能力有限,讓學生參與進來,會更加有效。
過程:研究問題包括兩部分:在SOS模式中STEM的學習過程是怎樣的?最終學生從中獲得到什么?這本書中提到基礎(chǔ)訓練理論方法是一套靈活的分析程序,用來激發(fā)研究人員盡可能靠近他們研究的世界。除了綜合并闡述過程之間的關(guān)系,開發(fā)一套綜合理論體系這一需求,也讓我們考慮基礎(chǔ)訓練理論方法。我們將自己置身于研究世界中,將我們的研究興趣置于解碼STEM SOS模式上,并由此揭示學生經(jīng)由該模式的成長過程。
二、“STEM學生登臺秀SOS”在英語課堂上教師主導的教學
1.教師授課部分。STEM SOS模式中,新課初始,教師首先講解概念,為后續(xù)的學習打好基礎(chǔ)。第一節(jié)課教師介紹課程的構(gòu)想、課程涉及的章節(jié)以及課程所在的學科領(lǐng)域。教師主導的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不一樣,因為教師不僅僅在講課,也在傾聽學生的反饋,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教師所主導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是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的機會。教師將各種不同活動融入到教學中,包括觀看YouTube視頻和學生授課等。
作文英語教師,我應該首先把這個學期的項目對學生做一簡單的介紹,把教師要求學生小組做的事情講清楚。學生可以對自己的疑惑部分隨時提問,教師要精心的準備,答疑解惑。
2.學生授課部分。教師所主導教學的最后一個組成部分是學生授課。教師在介紹每章內(nèi)容前,先布置個人或小組作業(yè)。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講課,并通過實驗來解釋課本知識或者概念。因此,學生扮演著小教師的角色,使得授課的學生和聽課的學生都學到了知識。而且,學生在其他方面也有所成長,比如他們比以前更自信了,對學習的態(tài)度變得更積極了。
學生小組在研究了自己所選擇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部分一個月的時間后,在班級進行展示活動,給其他小組的同學講解他們研究的項目初步的成果。在每個學期結(jié)束時授課,給全班講解最終的成果。
這樣的課堂教學實際上讓學生為21世紀需要的技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未來工作崗位上,學生們能力會非常出類拔萃,不會被時代所淘汰。那么什么是21世紀技能呢?它包括自信、應用技術(shù)的能力、生活與職業(yè)技能、溝通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
我想在自己的課堂上實施這一項目,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會讓自己成長,更加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成長。我喜歡這樣一句話作為不斷激勵我成長的動力:當老師的你,生命中會遇到很多個學生,每一個學生對你而言,只不過是眾多學生中的一個。然而,對于學生來說,你卻是他生命中遇到的有限的老師。你將是開啟他萬千世界的人,若愛,請深愛;若教,請全力以赴。讓我們的學生在高中生活和學習中飛得更高吧!
【作者簡介】林斌,北京市第八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