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李
如果想形容一個人經(jīng)歷過很多世事變遷,可以用什么成語呢?沒錯,正是“飽經(jīng)滄?!?。那么“滄?!庇质鞘裁匆馑寄兀科鋵?,“滄?!北旧碛质且粋€成語,即“滄海桑田”。
《現(xiàn)代漢語詞典》權(quán)威釋義
【滄海桑田】大海變成農(nóng)田,農(nóng)田變成大海,形容世事變化很大。
翻翻古文和名著
1.晉·葛洪《神仙傳》
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2.唐·儲光羲《獻八舅東歸》
獨往不可群,滄海成桑田。 3.明·劉基《惜馀春慢·詠子規(guī)》滄海桑田有時,海若未枯,愁應無已。
漢代時期,神仙王遠到人間的蔡經(jīng)家喝酒聊天兒。按照早年的約定,神仙麻姑也應該赴宴,但遲遲不見身影,王遠便派遣了一個使者去請麻姑。
過了一會兒,使者回來向王遠稟報:“麻姑命我先向您致意,她說已經(jīng)有五百多年沒有見到先生了。此刻,她正奉命巡視蓬萊仙島,稍待片刻就會來的?!?/p>
王遠耐心地等著,而凡人蔡經(jīng)卻十分好奇,一個超過五百歲的神仙會是什么樣的呀?隨著麻姑下凡,從空中飄落下來,蔡經(jīng)目瞪口呆,麻姑竟然是十八九歲姑娘的模樣,頭頂上梳個發(fā)髻,衣著光彩耀眼。
席間,麻姑對王遠說:“自從得道成仙,接受天命以來,我已經(jīng)親眼見到東海三次變成桑田了。剛才到蓬萊巡視了一圈,又看到海水比前一時期淺了一半,難道它又要變成陸地了嗎?”
王遠嘆息道:“是呀,圣人們都說,大海的水在下降。不久,那里又將揚起塵土了?!?/p>
從此,便有了“滄海桑田”的說法。
這段小故事,或者說小片段,出自東晉葛洪的《神仙傳》。其中,王遠是東漢時期博學五經(jīng)、精通天文地理的名人,后來辭官隱居修道;麻姑也是至今民間很多地方信奉的道教神明。
相傳麻姑長相俊美,但無人說得出她究竟多少歲了。雖然是個少女的樣子,卻已經(jīng)見過三次“滄海變桑田”,她可絕不是只有五百歲而已,而是位真正“歷盡滄?!钡拈L壽女神呢,所以今天許多道家的廟里依然供奉著麻姑,并且稱她為“壽仙娘娘”。
東海三度變桑田,這究竟是因為板塊漂移還是海平面下降,實在不得而知。麻姑在酒宴上表示,自己又要見證蓬萊“變陸地”了。等一下,蓬萊本來就是陸地呀,不是在山東嗎?
好了,神話故事時間到此為止,我們回到現(xiàn)實——
在漢武帝以前,蓬萊與方壺、瀛洲并稱為“海上的三座仙山”,也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當時的人們可并不覺得這是迷信,而是真真切切地見到過,包括秦始皇、漢武帝這些超級盼望自己擁有不死之身的皇帝,都數(shù)次出海尋仙山,期待煉出可以長生不老的丹藥。
結(jié)果可想而知,次次失敗,明明看到了山,就是到不了。按我們今天的科學解釋,那只是海市蜃樓啦,但漢武帝不知道,當他帶著大隊人馬第五次去找蓬萊仙島的時候,終于憤怒了:找不到,我就建一座城,起名叫蓬萊!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山東省蓬萊市。
當蓬萊地區(qū)被云霧繚繞時,真的有一些海上仙山的感覺
這……算是個變相的“滄海變桑田”的故事吧……
經(jīng)歷了滄海桑田,香港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一個月沒見,小哥哥居然戴上了眼鏡,真是滄海桑田呀。(×)
體會到了沒?這個成語表現(xiàn)的是“世事”的變化,一般都比較宏大,時間跨度較長,我們身邊的小事就談不上“滄海桑田”啦。
近義詞
【白衣蒼狗】浮云像白衣裳,頃刻又變得像灰色的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反義詞
【一成不變】一經(jīng)形成,永不改變。
大海的胸懷
海之大,常被人們夸贊,海洋不但有廣闊的空間,還因其包羅萬象,被贊擁有寬廣的胸懷。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因為有寬廣的度量才容納了成百上千的河流。形容胸懷寬廣,
能包容一切。
【地負海涵】大地負載萬物,海洋容納百川。形容包羅萬象,含蘊豐富。
【河海不擇細流】海之所以無邊無際,奔騰不息,是因為它不拒絕每一條細小的河流。比喻不論大小,一律收容。
你也來用本期學到的“海味”成語造個漂亮的句子吧!
飽經(jīng)滄桑
滄海桑田
地負海涵
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