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注冊營養(yǎng)師 李穎穎
大豆包括黃豆、黑豆和青豆等,而我國大豆制品達上百種,通常分為非發(fā)酵豆制品和發(fā)酵豆制品,非發(fā)酵豆制品有豆?jié){、豆腐、豆腐干、豆腐絲、豆腐腦、豆腐皮和香干等,發(fā)酵豆制品有腐乳、豆豉等。
我國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成人蛋白質建議攝入量約為1.0g/(kg.d),大豆及其部分制品是我國居民膳食中優(yōu)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為保證膳食蛋白質的質量,一般要求動物蛋白質和大豆蛋白質應占膳食蛋白質總量的30%~50%,以體重50 千克成年女性為例,每天攝入蛋白質約為50 克,而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約為15 克~25 克,那么在不考慮其他營養(yǎng)素的攝入情況下,只考慮滿足蛋白質攝入量,25 克優(yōu)質蛋白如何分配呢?
方案1:
?
方案2:
?
不難看出,對于體重50 千克的成年女性,每天達到25 克優(yōu)質蛋白的攝入量非常容易,但是從食物多樣化以及安全性等角度考慮,第二種方案相對比較合理。大豆及其制品不僅富含蛋白質,相較于畜禽肉蛋類,其不含膽固醇,且大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是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建議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重視大豆及其制品的攝入,但不可過多食用,避免增加肝、腎負擔,尤其是有嚴重腎臟疾病的患者,在需要嚴格限制蛋白質的情況下,應避免過多攝入大豆及其制品,而且主食也要盡量選擇低蛋白大米、麥淀粉等蛋白質含量比較低的,減少非優(yōu)質蛋白攝入。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豆中雖然蛋白質含量高,但其中有一些抗營養(yǎng)成分,而經過加工的豆制品,不僅除去了大豆中的抗營養(yǎng)成分,其蛋白質消化率和利用率都有所提高。如干炒大豆蛋白質消化率只有50%左右,整粒煮熟大豆蛋白質消化率為65%,加工成豆?jié){后蛋白質消化率為85%,制成豆腐后蛋白質消化率可達92%~96%,大大提高了大豆蛋白質的營養(yǎng)價值。故建議適量食用豆制品來代替大豆,但具體攝入量應根據大豆攝入量來進行換算。
從蛋白質的利用程度來看,也就是蛋白質的生物價(BV),一般蛋白質生物價越高,表明蛋白質被肌體利用的程度越高,說明攝入的食物蛋白質主要用于合成人體蛋白。小麥、大米、大豆、豌豆、玉米、牛肉干蛋白質生物價分別為67、57、64、48、60、76。由于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將這些食物按一定比例混合食用后,蛋白質的生物價都有所提高,尤其優(yōu)質蛋白來源為大豆和牛肉干的混合食物蛋白質生物價最高。此時大豆比例僅為8%,因此從蛋白質的利用程度來看,大豆或者相當于大豆攝入量的豆制品,在膳食中所占比例并非越多越好,要重視食物間的合理搭配。建議成年人每周攝入大豆及其豆制品105 克~75 克,每天攝入約15 克~25 克為宜。
不同食物混合后蛋白質的生物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