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衛(wèi)
人們都知道崔永元是“中國談話類節(jié)目第一人”“反轉基因食品第一人”“反影視明星偷漏稅第一人”,但鮮為人知的是崔永元還是“中國口述歷史研究第一人”。2012年2月27日,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與口述歷史博物館協(xié)議書簽約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根據(jù)協(xié)議,中國傳媒大學將與校友崔永元合作共建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開展口述歷史的采訪、拍攝、搶救、整理和研究工作。
口述歷史是指口頭的、有聲音的歷史,是對人們的特殊回憶和生活經(jīng)歷的一種記錄;或者說,它是用錄音和錄影等現(xiàn)代技術手段記錄歷史事件的當事人或目擊者的回憶而保存的口述憑證。是歷史工作者利用人們對往事的口頭回憶而寫成的歷史。
口述歷史與檔案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最初的口述史學是為了保存即將逝去的過去的聲音檔案,目的是為了保存盡可能多的資料,以供未來研究者使用。口述歷史研究中,口述訪問的過程不僅是對某一歷史專題深入研究的過程,也是新的檔案資料的征集過程。口述資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就產(chǎn)生了“口述檔案”。
口述檔案也被稱作“口頭語檔案”“口頭語活檔案”“口述文獻”“口述資料”“口頭證據(jù)”等,在1984年的國際檔案理事會所出版的《檔案術語詞典》中,口述檔案被定義為:“為研究利用而對個人進行有計劃的采訪的結果,通常為錄音或錄音的逐字記錄形式?!?/p>
口述檔案是口述史和口頭傳說調查的結果,信息記錄形式通常為錄音磁帶、錄像和其解釋說明文字??谑鰴n案屬于口述資料的范疇,但不是所有的口述資料都是口述檔案。對口述資料進行有目的性的整理和加工,對目的性內(nèi)容進行引導性采訪和針對性記錄,并進行言語、文字、圖像的加工潤色,才能形成口述檔案。
口述檔案的歸檔范圍,即“將采訪者與受訪者雙方合作談話的錄音整理成的文字稿,或將歷史事件當事人或知情人的口頭資料,經(jīng)與文字檔案核實,整理成的文字稿”。包括:訪談的原始錄音帶或錄像帶;訪談現(xiàn)場的筆記和受訪人的文字說明及簽字;已經(jīng)整理成文字的手抄稿或打字稿;電子文稿(光盤或軟盤);受訪人的傳記資料;訪談計劃及有關信件;受訪人對口述資料的處理意見及授權證書;受訪人的有關照片、信件、親友資料以及受訪人的住址、工作單位、電話、專長等。
口述檔案可以拯救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chǎn)。在我國多民族漫長的歷史變遷過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積累了大量文獻記載、民間故事、口頭傳說等,通過建立口述檔案可以搶救這些瀕于失傳的“即將逝去的過去的聲音”;口述檔案可以填補歷史空白,為“正史”或典籍史作補充、補足與拾遺。歷史上有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沒有保留下文字記錄,或者沒有保存下歷史事件的重要細節(jié),通過當事人或知情人的口述檔案可以澄清一些史實,了解文字檔案背后的更為鮮活的東西;建立口述可以改善和充實檔案館館藏,使館藏更加豐富多彩,更好地適應多方面利用檔案的需要,充分發(fā)揮檔案館的服務功能。
本期《學術園地》欄目論文對口述檔案利用中的法律問題、口述史料文稿的整理問題、少數(shù)民族口述檔案的研究、口述資料的收集與利用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