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鳳
〔摘 要〕書法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一門藝術,寫好字做好人是我們歷來的一種信仰,新時代的大學生更應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本文以作者在高校開設的一門公選課《書法與人生》來闡述書法教育對于當代大學生的重要性,課程主張用德育與美育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書法;德育;美育
豐子愷在他的《藝術教育》一書中說過,“藝術教育(美的教育,情的教育)與道德教育(善的教育,意的教育),科學教育(真的教育,知的教育)成鼎足之勢??茖W教育致知,道德教育勵心,藝術教育陶情,完成圓滿之人格,三者各有其任務,而藝術教育之特色在于感化。感化者,使人心悅而誠服也。”可見藝術教育對于每個人一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書法,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的精粹,20世紀著名的美術教育家、書畫家,海內外享有盛譽的美術史論泰斗俞劍華在他的《書法指南》一書中寫到,“書法為人生所必需,上至政府,下及平民,文人學士,販夫走卒,函牘往來,書籍記載,以及商家匾招,廳堂聯屏,無不需用書法者?!彪m然我們這個時代的書寫工具大部分被電腦所取代,但是中國人歷來以寫好字,做好人為最基本的生活態(tài)度,書法在我們的生活中依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書法教育,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教習,更是一種文化的修煉,一種精神的陶冶。對于一名大學生來說,除了專業(yè)的技能學習外,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和道德品性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為高校的藝術教育中以中國傳統(tǒng)書法藝術作為載體是很有意義的。
作為一名高校藝術教師,我一直思索如何將書法藝術很好地傳授給學生們。很多學生可能從未學習過書法,但內心卻渴望學習這一傳統(tǒng)藝術,也有一部分學生小時候學習過一段時間,到了高校后或許還想進行深一步的學習,鑒于學生的多樣性,我開設了一門普及性較強的全校公共選修課程——《書法與人生》。
正如課程名稱《書法與人生》所彰示的,我想在藝術教育中,巧妙地滲透一些人生哲理性的、做人的基本道德方面的內容。一個人如果品性不好,書法的水平也只會停留在寫字的水平,所以書法是需要修心的。雖然歷史上人人垂泣的奸臣蔡京、秦檜、嚴嵩、和珅等人的書法造詣也相當高,我們也從未聽說誰練奸臣的書法,因為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德藝雙修,德在先,藝在后。蔡元培先生也認為德育是美育教育的中心所在:“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情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與人互相關系,莫大乎行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適當之行為,即以德育為中心是也”。
因此以書法作為載體,將道德教育潤物細無聲地融入課堂,也是體現書法教育重要性的所在,所以在我的《書法與人生》的第一堂課上我沒有讓學生直接進入書法的練習,而是先給他們看了一部電影《弘一法師》。觀看弘一法師的電影讓學生在學習書法之前對自己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思想上的洗禮,明白寫字先修心的道理??赐觌娪昂笪疫€給學生介紹了弘一法師的書法作品,很多學生反映如果不了解弘一法師的生平是完全看不懂他的書法的,事實也證明了這部電影對學生的觸動很大。
打鐵還需趁熱,既然要給學生加入道德品質的熏陶,那么作為忠烈之士、道德君子代表的顏真卿無疑是需要重點介紹的,眾所周知歷史上的書法大家顏真卿不僅寫得一手好字,更是因為他的愛國救國的浩然正氣令后人景仰,大文豪蘇東坡曾云:“詩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韓退之,畫至于吳道子,書至于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边@里的顏魯公指的就是顏真卿,從這句話我們能看出蘇軾最推崇的書法家是顏真卿。蘇東坡本人也是敬重顏真卿的人品而學習其書法的。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一些苦悶的事,大學生同樣不可避免,尤其是生活在物質豐富,經濟飛速發(fā)展的當下,個人的情感掙扎似乎更加凸顯。而有些苦悶靠知識和考試是無法得到解答的,這時能讓我們的心靈得以平復,得以愉悅的恐怕藝術是不二之選。
顏真卿和蘇東坡兩位書法大家都曾遭遇過常人無法想象的人生困境,但是兩位書家卻都能以豁達豪放而泰然處之,這無疑跟他們的道德人品有極大的關聯,同時書法藝術也是他們宣泄心中郁悶的有力武器。顏真卿在得知自己的侄子顏季明壯烈犧牲后,奮筆疾書寫了中國書法史上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蘇東坡經過“烏臺詩獄”的誣陷,于被貶黃州的第三年寫下了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帖》。兩位時間跨度相差300余年的書法家都極力效忠自己的朝廷,卻皆因被奸人所害,經歷了各種磨難,但是卻鑄就了他們堅毅剛正的品質,并將其精神融入個人的書法藝術中,這正是“字如其人”的最好解釋吧。顏真卿和蘇東坡無疑是書法家中的道德模范,也必將流芳千古。
在課堂上給學生看這些書法家的作品并同時講述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最大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知道書法藝術是可以在你悲傷、難過抑或愉悅之時用來排解和表達個人情感的載體,它是可以陪伴你一生的摯友。正如蔣勛在《漢字書法之美》一書封面上寫的:漢字書法之美,不僅在指腕之間,而且是呼吸,是養(yǎng)生,是身體的運動,是性情的表達,是做人處事的學習,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終成為與自己相處最真實的一種儀式。
蔡元培很早就提出了以美育救中國的理論,他認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感情,認識美丑,培養(yǎng)高尚的興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書法的美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領悟的,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也畢竟是有限的,關鍵在于如何讓學生懂得欣賞書法的美、感受美,從而來認識美,懂得生活的美。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說道:“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fā)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庇泻芏嘌芯棵烙膶W者都會得出相同的結果,那就是:受過美育教育的孩子不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去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如何去制造美,而不是去破壞美的生活和美的秩序。
為了讓學生比較直接地感受書法的美,在教授學生練習書法的課堂上我引入了衛(wèi)夫人的《筆陣圖》。《筆陣圖》,類似書法的教科書,可以說是練書法的基本功,也是民間流傳久遠的“永字八法”的前身,有長時間在民間流傳的過程,也不一定是某一特定個人所寫。《筆陣圖》有七法,分別是: 1、“橫”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 2、“點” 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 3、“撇”如陸斷犀象。4、“戈”如百鈞弩發(fā);5、“豎”如萬歲枯藤;6、“捺”如崩浪雷奔;7、 “橫折鉤”如勁弩筋節(jié)。
衛(wèi)夫人的《筆陣圖》將筆法和自然緊密聯系,使每個筆法變得更加生動和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感受到了書法的生命力量。蔣勛的《漢字書法之美》里是這樣寫的:“書法的美,一直是與生命相通的?!叻鍓嬍斫饬酥亓颗c速度;‘千里陣云學習了開闊的胸懷;‘萬歲枯藤知道了強韌的堅持。”
課堂上一邊教授學生筆畫的書寫,一邊將《筆陣圖》中的思想讓學生用自己的想象去豐富對這些筆法的理解。我們可以想象和感受石頭從高空往下墜的力量感;想象和凝視在遼闊的地平線上排列開的云層緩緩向兩邊擴張;想象和感覺一根枯老的粗藤中強韌的纖維拉扯出的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和觸摸切斷的犀牛尖角和截斷的大象的彎曲長牙的那種銳利和堅硬的質感;想象和體會拉弓射箭過程中強大的拉力和彈性;想象和聆聽海浪及雷聲的滾動洶涌。這種種筆法讓我們不僅經歷了視覺的教育,還有觸覺與聽覺的相互帶動,把原本枯燥單一的筆法調動起來,變得形象活躍,開啟了學生全面感知的能力,“這是徹底而完全的‘美學教育,不是在教技巧,不是在教寫字,而是通過寫字,回歸到自身的感覺去體悟生命”。
美國耶魯大學的克雷格·萊特在他的音樂公開課配套教材《聆聽音樂》一書中寫到“我開這門課到底是為了什么?我在這里究竟要實現什么價值?我希望讓你們體會到古典音樂的博大精深,希望它能陶冶你們的情操,希望你們成為更有內涵、心胸更加寬廣的人……我想象著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你們將會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以及今天這門課又是怎樣深刻地影響了你們的生活方式……”。這段話引起了我的共鳴,也給了我很多啟示,希望我的這門《書法與人生》課程能在潛移默化中用美育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你們通過寫字來感受天地之美,領悟萬千變化的世界和天地人和的精神,最終起到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功效。
(責任編輯:劉小紅)
參考文獻:
[1]豐子愷.藝術教育.北京:海豚出版社,2015.
[2]俞劍華.書法指南.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3.
[3]蔡元培.精神與人格.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5.
[4]蔣勛.漢字書法之美.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