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念心
[摘要]以江蘇大劇院《柏林愛樂弦樂五重奏》4K錄制為例,針對音樂會錄制的視覺效果,闡述影響錄制現(xiàn)場感的視覺要素,以及現(xiàn)場錄制方案、實踐要點和總結思考。
[關鍵詞]音樂會;4K錄制;電子現(xiàn)場制作;攝影機;視覺效果;現(xiàn)場感
文章編號:10.3969/j.issn.1674-8239.2019.11.012
當今的音樂會越來越多地借用電視、網絡、新媒體等媒介來延伸自己的舞臺,讓更多的觀眾在劇場以外的地方欣賞到優(yōu)秀的演出。在音樂廳內觀演,有一種“現(xiàn)場感”的氛圍,所以在錄制時會盡量傳達出這種現(xiàn)場感。
影響音樂會錄制的現(xiàn)場感有兩大要素:聲音和視覺效果。試想一下,觀眾來到音樂廳聆聽音樂會時,希望選擇音響和視角效果最理想的位置,距離舞臺不遠、視線與樂手們平齊或略高一點,不僅能看到指揮和所有樂手的動作,還能沉浸在有空間氛圍的各種樂器聲中。音樂會直播/錄播追求的就是傳達這種氛圍,使不能到場的觀眾通過電視或網絡充分感受到音樂會的現(xiàn)場氛圍、欣賞到樂團演奏的音樂之美和演奏之美,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視頻直播/錄播要營造良好的現(xiàn)場感,需要從視覺和聽覺兩個維度來重現(xiàn)音樂會。
2018年12月,江蘇大劇院和江蘇有線合作搭建的《愛藝在線》平臺,先后完成殷承宗和江蘇省交響樂團舉辦的《黃河鋼琴協(xié)奏曲》《匈牙利愛樂樂團音樂會》《捷克愛樂樂團音樂會》《柏林愛樂弦樂五重奏》等音樂會的高清視頻直播。江蘇大劇院負責現(xiàn)場拍攝及制作工作,江蘇有線則負責信號傳輸和播出。在這篇文章中,筆者以直播/錄播《柏林愛樂弦樂五重奏》音樂會使用4K電影級攝影機為例,論述影響錄制現(xiàn)場感的視覺要素,以及現(xiàn)場錄制方案、實踐要點和總結思考。
1影響錄制現(xiàn)場感的視覺因索
就技術而言,錄制音樂會是由攝影機記錄下演出畫面和聲音,經過現(xiàn)場或后期編輯形成的視聽作品。這個過程包含三個要素:畫面質感、機位和鏡頭(被攝對象)以及編輯制作。
1.1畫面質量
錄制的畫面質量主要由前端攝影機的成像效果決定。前端攝影機和鏡頭的成像效果主要從膚色還原、色彩飽和度、色彩豐富性、畫面銳度、畫面細膩感、物體質感、解像度、暗部層次、景深層次、畫面穩(wěn)定性等要素來評判。
1.2機位和鏡頭語言
音樂會的錄制通常是在公開演出的現(xiàn)場完成,又因為音樂會本身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錄制過程中攝影機不可以打擾觀眾和演奏者,尤其不可以靠近樂團。所以選擇適合的機位與角度來拍攝尤為重要。而選擇合適的鏡頭語言可以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營造情緒飽滿的音樂會氛圍。通常機位會選擇在觀眾席中間位置,以平視或略微俯視的角度拍攝舞臺。
1.3編輯制作的審美情趣
音樂會演出錄制講究畫面與音樂調性一致。這種調性是由音樂會演奏曲目的節(jié)奏、拍子、旋律決定的。比如快速的《閑聊波爾卡》和抒情性的《沃爾塔瓦河》相比較,前者可能會用更多的中近景畫面,畫面之間多用直接切換;而后者則可以用更多大景別到中景別的推拉和搖移,還可以使用類似疊化等特效處理。
2《柏林愛樂弦樂五重奏》4K錄制的現(xiàn)場制作
《柏林愛樂弦樂五重奏》4K錄制的現(xiàn)場制作采用電子現(xiàn)場制作(Electronic FieldProduction,縮寫EFP)系統(tǒng),即一套“多機拍攝、即時編輯”的視頻現(xiàn)場制作系統(tǒng),攝影師聽從導播的機位調度指令拍攝所需要的畫面,再由導播操作視頻切換臺選擇畫面,以達到連續(xù)播出的效果。一場觀感良好的音樂會錄制離不開導播流暢的調度和畫面切換。訊道調度的優(yōu)勢就是能夠在錄制時讓導播和前端攝影師相互間更好地協(xié)作,避免出現(xiàn)幾個機位同時拍攝同一內容或景別,從而獲得具有不同角度、不同景別設計感的流暢畫面。
2.1錄制《柏林愛樂弦樂五重奏》的EFP系統(tǒng)
江蘇大劇院錄制《柏林愛樂弦樂五重奏》的EFP系統(tǒng)是以4K電影攝影機為核心設計的多訊道箱載EFP系統(tǒng),如圖1所示。
整個系統(tǒng)采用4臺ARRI AMIRA攝影機作為前端訊道機,通過HD-SDI和控制電纜與索廣專為AMIRA研發(fā)的光纖適配器以后掛的形式相連,解決AMIRA攝影機的供電和信號傳輸;攝影機通過光纖與攝影機控制單元(cCU-SK3000)相連接,并將紅/綠Tally信號分配給內部通話系統(tǒng)和高清視頻切換臺等;最后由切換臺輸出一路PGM視頻信號,該視頻信號與調音臺輸出的音頻信號通過加嵌器到主備錄機分別進行錄制。另外,每臺攝影機除了機身自帶的C-Fast存儲,也同時支持錄機的單機錄制。目前,該系統(tǒng)雖只有4訊道,通過4臺攝影機可以基本滿足一臺音樂會的拍攝,最高可支持6路4K信號的輸入。6路4K信號是由6臺4K轉換器將241~3G-SDI的輸入信號轉換而來。
相較于演播室、大型轉播車,這套箱載EFP制作系統(tǒng)的優(yōu)勢是設備操作靈活、可以現(xiàn)搭現(xiàn)用、方便運輸,且箱載設備簡單、投資費用較少、使用方便快捷、運營維護成本較低、只需要較少的技術人員。因為劇院的演出廳較多,為了以最少的成本和人力完成各個廳的錄制需求,采用箱載EFP系統(tǒng)是一種非常實用的節(jié)目現(xiàn)場制作方式。
2.2AMIRA攝影機與畫面質感
從藝術呈現(xiàn)角度來說,用AMIRA做訊道攝影機在畫面質量上有著相當大的優(yōu)勢。其具有大寬容度、低噪點的特點,色彩渲染和膚色還原都較為出色。尤其是對膚色的還原,AMIRA拍出的膚色過渡非常柔和,不會產生膚色生硬或邊緣過渡不均勻的情況。除了膚色質感比較飽滿、細膩之外,AMIRA的畫面在一些人臉高光區(qū)域會有一種柔化的感覺,而畫面暗部過渡也非常平滑,噪點控制在很低的水平,非常具有電影質感的畫質。
雖然《柏林愛樂弦樂五重奏》的直播是1080P的高清信號,無法完全展現(xiàn)AMIRA大畫幅攝影機的優(yōu)勢,但是AMIRA本身的銳度解析度、色彩飽和度、暗部層次感等效果依舊明顯優(yōu)于其他訊道機。
2.3機位設計與多角度展現(xiàn)
直播/錄播中的觀眾視角是被選擇的,在音樂會錄制中首先要考慮為觀眾展現(xiàn)樂團的整體風貌,其次是拍攝的角度與景別。通常會根據(jù)演出的人員數(shù)量和座位排列樣式選擇機位數(shù)量,以4至6機位為主,像四重奏、鋼琴獨奏、打擊樂等室內樂音樂會一般使用4機位,交響音樂會則需要6機位以上。以交響音樂會為例,從舞臺前端往后依次是指揮、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如圖2所示。通常需要1個機位用來拍攝樂隊全景,2機位擺放在觀眾席左右兩側,相向拍攝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的近景及特寫,其中,右側機位需要同時兼顧拍攝樂團首席、打擊樂器和木管樂器,左側機兼顧后排銅管樂器,如果條件允許一臺機位反打指揮正面,如果有舞臺拍攝限制,則可以擺放在舞臺側面高一些的座位處,這樣可以拍到指揮的側臉。
《柏林愛樂弦樂五重奏》屬于弦樂室內樂演奏,演出人員共有5人,由1架小提琴、2架中提琴、1架大提琴和1架低音提琴組成,座位排列相對集中、簡單,所以機位相對簡單。如圖3所示,1號機和3號機分別位于觀眾席左右兩側,配備40倍長焦鏡頭,可以覆蓋到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全景至特寫;2號機因為負責整場音樂會的大全景,所以擺放在20排中間,配備25倍鏡頭;4號機擺放在位于觀眾席第10排右側,抓取小提琴和2位中提琴的近景,一般配置標準鏡頭。
導播在畫面調度中,通過4號機推小提琴近景、低音提琴獨奏特寫,小提琴和中提琴之間使用搖鏡頭等做很多變化,塑造符合弦樂器本身悠揚的聲音特色的鏡頭語言。
3關于錄制音樂會的一些思考
經歷了多場演出錄制后,江蘇大劇院的EFP系統(tǒng)在技術上已趨于穩(wěn)定。就《柏林愛樂弦樂五重奏》音樂會的錄制來看,仍出現(xiàn)了一些小的不足,比如切換畫面時沒跟上音樂的節(jié)奏,或者PGM選中的攝影機突然移動。而且四訊道錄制無論對于音樂會或是戲劇而言,攝影機訊道數(shù)量限制了一些獨特的拍攝角度和拍攝位置?,F(xiàn)階段江蘇大劇院對于各類演出錄制的藝術性仍處在嘗試和探索階段,如何呈現(xiàn)出更高質量的錄制效果,筆者認為應在以下幾方面加以關注。
3.1熟悉樂譜或劇本
筆者認為,舞臺演出的現(xiàn)場制作類似于演播室的綜藝節(jié)目制作。無論這臺節(jié)目是直播還是錄播,導播都要熟悉節(jié)目臺本,完全掌握節(jié)目的流程、主持人和嘉賓的站位及移動方向等。而舞臺演出的現(xiàn)場制作更要通過導播的畫面切換來展現(xiàn)演出的整體氛圍、演出節(jié)奏的變化、表演者的表情和肢體等。熟悉樂譜或劇本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舞臺調度。
比如音樂會和歌劇都是以音樂為基礎的演出。音樂會的現(xiàn)場錄制,因為演奏家們是被拍攝的主體,錄制除了需要展現(xiàn)音樂本身的優(yōu)美,也需要展現(xiàn)演奏者的形態(tài)美。錄制前,導播要遵循“鏡頭語言與音樂保持同一調性”的原則設計畫面。音樂的節(jié)奏、樂器的搭配、有無特殊樂器、何時有樂器進入合奏等,都是導播需要事先做的功課,并且根據(jù)樂團的座位擺放將攝影師安排在合適的位置。而如果是歌劇,導播更需要兼顧劇目戲劇性和音樂性。在這一點上,國家大劇院影視制作部在拍攝歌劇電影《長征》((Nabucco))等時,都采用了畫分鏡的方式,分鏡包含演出內容、景別、機位號、鏡頭運動、特效和時長。由于分鏡制作時已經將音樂的節(jié)奏考慮進去了,所以在實際錄制中,導播和每一位攝影師只要記住何時拍什么、何時框什么景別、何時切換就可以了。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在音樂會和歌劇錄制中配備導播助理,其職責就是認真研讀樂曲總譜,在錄制的過程中預先提示導播音樂節(jié)奏、樂器的起落等,有助于導播安排鏡頭。
3.2設計更為豐富的鏡頭語言
鏡頭調度主要是依據(jù)樂團演奏的樂器位置、導演想要交代的畫面順序來決定的,導播決定現(xiàn)場制作時各種各樣的鏡頭語言。但音樂會中,畫面的順序、切換節(jié)奏往往被音樂本身所決定。比如《柏林愛樂弦樂五重奏》中的一首曲目是以低音提琴為主,導播在演奏者的手面部特寫和以提琴琴身為主的中景之間進行疊化過渡,讓視覺呈現(xiàn)產生更多意境。
對于電影鏡頭呈現(xiàn)出來的景深特質,通過AMIRA拍攝出縱深感,結合一些場景就能夠展示出故事性。比如拍攝鋼琴協(xié)奏曲或者小提琴協(xié)奏曲,在這種音樂會中,獨奏者通常和指揮會有一些眼神交流,如果將機位布在舞臺一側,采用19-90mm T2.9、17-120mm等型號的鏡頭,就能交代出獨奏者和指揮的前后景縱深關系,通過焦點的變化就能夠完成音樂節(jié)點的變化。
3.3在錄音上的嘗試
除了精進畫面的拍攝和調度外,影響音樂會實況現(xiàn)場感的還有聲音。人類可以利用大腦的想象力通過用多聲道模擬環(huán)繞聲補償對空間的感知,從而感受到置身現(xiàn)場般的音效?,F(xiàn)在有很多直播團隊在嘗試做環(huán)繞聲、沉浸式全景聲等,但最終呈現(xiàn)效果還受限于用戶設備??傊?,目前聲音的采樣和制作在向音像制品看齊。
3.4堅持做好演出錄制前的準備工作
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流程,并堅持按照流程和規(guī)則執(zhí)行,以避免更多技術失誤。江蘇大劇院在多機位演出錄制前主要按照以下工作流程進行。
3.4.1信號系統(tǒng)搭建與測試
江蘇大劇院的EFP系統(tǒng)不僅僅隨搭隨用,而且為作為前端訊道機的電影攝影機搭配了眾多外掛設備,相較于集成性高的訊道機而言,多了一些不穩(wěn)定因素。所以,確保設備運轉穩(wěn)定是現(xiàn)場錄制前最重要的工作。
3.4.2了解現(xiàn)場環(huán)境做好訊道攝影機設置
雖然AMIRA拍攝的畫面呈現(xiàn)非常優(yōu)秀,但它不具有專業(yè)訊道機的高集成性,為了能夠對接上訊道系統(tǒng),AMIRA攝影機需要外加很多配件,因此,增加了一些準備工作。
另外,各類演出的燈光不同,攝影師應當提前了解整場演出的基礎色溫,并調整好各自機器的色溫;對于色溫變化較大的場景,做好預先設置,以免造成偏色和過曝的情況。AMIRA攝影機有通過快捷鍵預置色溫的功能,可以根據(jù)場景變換快速更換色溫配置,可以適應舞臺拍攝中突然變化的燈光。這種設置還可以通過配置文件及存儲器,將一臺攝影機的調色參數(shù)快速復制至其他攝影機上。同時,拍攝前還需要做各機器的統(tǒng)一設置,以確保呈現(xiàn)畫面效果的一致。
3.4.3確認拾音環(huán)節(jié)
除系統(tǒng)搭建外,拾音是音樂會電子現(xiàn)場制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來說,一個現(xiàn)場制作團隊需要配有錄音師。目前,江蘇大劇院影視制作部沒有配備專業(yè)的錄音人員,拾音工作要依靠舞臺技術部音響同事的技術支持。另外,還要考慮到聲音傳輸與視頻傳輸速度差異,在演出開始前設置好音視頻同步參數(shù)。
4結語
最近幾年涌現(xiàn)了各種各樣新的技術方式來錄制音樂會,除了4K直播,還有采用VR、AR的技術錄制音樂會的。但筆者認為,任何音樂會的成功錄制,需要加強現(xiàn)場制作團隊的基本功,在視聽語言的運用上多做練習和研究,并反復磨練現(xiàn)場團隊的協(xié)調配合及臨場反應能力;同時培養(yǎng)團隊配合的默契程度;逐步遞進嘗試新的拍攝方式、角度和新的技術,從而讓音樂會錄制更加出彩,更加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