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意盈 許舜達
在浙江義烏,口口相傳著一個故事:1982年5月的一天,時任浙江省義烏縣委書記謝高華被一個農婦攔住了去路。她大聲問他,老百姓窮得沒飯吃了,政府為什么不讓他們擺地攤?
當時,謝高華到任義烏才一個多月,農婦的問話讓他深受觸動。他認真調研后,決定冒著可能被定性為“投機倒把,走資本主義道路”而丟烏紗帽的風險,開放義烏市場。一個享譽全球的傳奇市場就此啟幕。
這個堵住縣委書記的農婦,叫馮愛倩。
耄耋之年的馮愛倩依然精神矍鑠,回憶起那段攔住縣委書記的往事,她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
“我是1979年開始做生意的,當時是沒有辦法,加上孩子和老母親家里一共8口人,靠在農村掙工分根本無法維持生活?!瘪T愛信說,那時自己在義烏廿三里、北門街一帶偷偷擺攤,靠賣紐扣、鞋帶這些“針頭線腦”補貼家用。
擺攤的條件十分簡陋:先在地上放一塊塑料布,再把從百貨公司批發(fā)來的小商品擺在塑料布上叫賣。“第一天到廿三里擺攤,她賺了6元錢?!瘪T愛倩的老伴楊興桂說,這相當于她以前在飯店上10天班的收入。
因為人多地少、自然資源貧瘠,義烏老百姓一直有著手搖撥浪鼓“雞毛換糖”、外出“討生活”的傳統(tǒng)。當時,改革開放雖然已經(jīng)開始,但是“左”的思潮并沒有完全消除,擺攤等行為都被視為“投機倒把,走資本主義道路”。
每每碰到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的人來查,馮愛倩和別的小販們只好卷起塑料布就跑,不然擺攤的貨物都會被沒收。
“天天逃來逃去也不是個辦法。我想去找找人,找我們縣委書記,他是我們的父母官呀,他不管誰管?”馮愛倩說,她在路上見到過謝高華好幾次,褲腳一個高、一個低,還穿一件破大衣。
馮愛倩和丈夫楊興桂在家中貯藏室里找出當年做小生意時用過的籮筐
別人聽說馮愛倩要去找縣委書記要求擺攤,嚇了一跳,警告她:“你這樣要坐牢的?!瘪T愛倩說,就算坐牢也要去說,我又沒殺人放火,又沒偷沒搶,怕什么。
1982年5月的一天,馮愛倩在義烏縣委機關大院外的馬路上攔住正要外出的謝高華:“謝書記,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你是我們的父母官,你管不管?”
謝高華說,你的困難我知道,但是擺攤不好做的,這是政策規(guī)定的。馮愛倩也不知道自己哪里來的勇氣,提高音量,還把手在桌子上拍了拍:“你同意我要擺攤,不同意我也要擺!”說完就要走。
這些話觸動了謝高華,喊她回來?!昂髞恚夷贸隽舜笾鼐排葡銦煶?,問他要不要,一個縣委書記居然要了我的便宜煙,還給我倒水。我們就開始慢慢聊起來……”馮愛倩回憶道,謝書記問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他的煙屁股也放滿了煙灰缸。“要擺攤,你就先去擺吧。”謝高華最后說。
馮愛倩走后,謝高華立即派了工作組,對義烏農民的生活狀況和城里的擺攤者進行調查,還開了多次研討會。“有一次我也進去聽了,謝書記很有魄力,說這個市場一定要辦,義烏人民太苦了!如果我的烏紗帽掉了,我就回家賣紅薯!”聽到這話,在角落里的馮愛倩偷偷抹眼淚,一顆心也終于放了下來。
1982年,經(jīng)過幾個月的調查研究和反復討論,謝高華覺得搞活市場符合中央的精神,政府需要順應民意給地攤市場松綁。在他主政下,義烏縣作出了一個大膽決策:開放“小商品市場”。9月5日,一個設施簡陋的市場出現(xiàn)在了義烏縣城稠城鎮(zhèn)湖清門街頭,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由此誕生。
同年11月,義烏縣政府正式發(fā)出《通告》:允許農民經(jīng)商,允許從事長途販運,允許開放城鄉(xiāng)市場,允許多渠道競爭。
《通告》一出,整個義烏沸騰了。對于馮愛倩這些“地下工作者”一樣的經(jīng)商戶來說,這是天大的喜訊,人們奔走相告,甚至放鞭炮慶賀。義烏的大街小巷擠滿了擺攤的人,攤位一直擺到縣委大院門口,產品有上千種。
從此,馮愛倩也告別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游擊擺攤生活,在市場中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她也是義烏市場第一個領到營業(yè)許可證(現(xiàn)在的營業(yè)執(zhí)照)的商戶。
市場一開放,就意味著套在農民身上的束縛被解除了,周邊縣市的擺攤人便像潮水一般涌到義烏去了,義烏小商品市場也因為在全國率先開放而搶占了商機。到1983年年底,義烏市場攤戶增加到1000個,日均交易人數(shù)超過6000人,市場上3000多種商品銷往全國各地。
隨著形勢的發(fā)展,1984年,義烏抓住時機提出“興商建縣”。第二代、第三代義烏小商品市場也在1984年和1986年陸續(xù)推出。1990年,義烏小商品市場成交額開始躍居全國各大專業(yè)市場之首,現(xiàn)在更是成了世界小商品之都。
由于誠信經(jīng)營、熱心公益事業(yè),馮愛倩曾先后兼任義烏小商品市場個體勞動者協(xié)會副主任、中國小商品城治保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小商品城婦女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被市場里的商戶們親切地稱為“阿慶嫂”。
在旁人眼中,擔任這些職務是很風光的事。但這些職務都是公益性質,不但沒有工資,還會影響自己做生意。馮愛倩說:“能為大家出份力,哪怕少掙點錢,也值得!”
作為治保委員會副主任,馮愛倩平時要參與義烏市場的綜合治理工作。她已記不清自己幫多少失主找回了丟失的錢包,也不記得總共處理了多少起市場里的糾紛。她只記得自己在處理這些事情時,始終堅持一項原則:對義烏人要嚴格要求,對外地客商要一視同仁,想方設法留住外地客商的心。
“如果把外地客商都嚇跑了,義烏市場還怎么繁榮?”馮愛倩說。
因工作突出,馮愛倩多次受到表彰。1986年,她被評為全國個協(xié)先進工作者。1994年,她被評為全國大市場百佳個體戶。
作為第一代經(jīng)營戶,馮愛倩對義烏市場有著深厚感情。看到如今的義烏市場萬商云集,馮愛倩十分欣慰。對于新生代的義烏市場經(jīng)營戶,她的囑咐是:不管義烏市場發(fā)展到什么階段,市場經(jīng)營戶們一定要做到遵紀守法、誠實守信,這樣才是經(jīng)營的長久之道。
“我們從那么艱苦的時候一路過來,現(xiàn)在義烏把貨賣到了全世界,真是覺得不可思議?!闭劶笆袌雠d旺發(fā)展的原因,馮愛倩說:“首先是黨的政策好,沒有這些就算老百姓是孫悟空都折騰不出來?!?/p>
“其次是義烏人不怕苦的精神。義烏人一直靠勤勞發(fā)家,過去商戶們在家里做加工,從手工到裝包,都是自己動手,從晚上做到天亮。”馮愛倩認為,義烏要發(fā)展,不怕吃苦的精神不能丟。
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馮愛倩說,從“雞毛換糖”到擺地攤,再到現(xiàn)在國際化的市場,是義烏人的創(chuàng)造,是義烏這片土地上的“無中生有”,“現(xiàn)在不止全國各地,世界各地的外商也紛紛來義烏,很多外國人還把具有家鄉(xiāng)風味的飯店也開到了這里?!?/p>
義烏的發(fā)展曾有過這樣精妙的總結:“莫名其妙”“無中生有”“點石成金”。這又何嘗不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fā)展的縮影?馮愛倩說,無數(shù)螞蟻雄兵一樣的老百姓默默踐行著“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摸著石頭過河”,才有了中國今天的模樣。
“現(xiàn)在政策這么好,我們心里感激,也非常高興,下一代要堅持改革開放,繼續(xù)艱苦奮斗。”好的生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馮愛倩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