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可
【摘要】目的:探究與中醫(yī)康復指導相結合的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影響。方法:選擇2017.01~2018.01我院接收的糖尿病老年患者共98例,采取數字表法隨機分成兩個組,每組分別有49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與中醫(yī)康復指導相結合的綜合護理干預,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結果:采取相應護理措施后,觀察組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對糖尿病老年患者應用與中醫(yī)康復指導相結合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明顯,能更好的控制其血糖水平,值得采用。
【關鍵詞】糖尿病;中醫(yī)康復指導;綜合護理干預;血糖水平
【中圖分類號】R181.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179-01
糖尿病多發(fā)生于中老年群體,隨病情發(fā)展可并發(fā)較多慢性并發(fā)癥,遍及全身重要臟器,引發(fā)大血管以及微血管病變,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加上老年患者機體功能與免疫能力明顯減退,后期康復難度較大,因此,需要對其積極采取相應護理措施[2],本文探討我院對糖尿病老年患者應用與中醫(yī)康復指導相結合的綜合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成效,現陳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臨床納入2017.01~2018.01我院接收的糖尿病老年患者共98例,采取數字表法隨機分成兩個組,每組各49例,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齡在61~80歲,平均(67.89±4.25)歲。病程在2~20年,平均(9.26±2.17)年。觀察組男性30例,女性19例,年齡在62~79歲,平均(68.25±4.16)歲。病程在2~19年,平均(9.18±2.26)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數據之間可進行分析和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行傳統(tǒng)護理,包括健康教育、病情觀察、用藥指導、飲食指導以及生活指導等。
觀察組行與中醫(yī)康復指導相結合的綜合護理干預,內容如下:(1)健康教育:因患者年齡較大,理解能力偏低,因此給予其健康教育時可采取實例法與演示法,如護理人員可選擇一些康復效果較好的患者給其他患者分享康復心得與體會。同時可選擇講授法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宣教,以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2)中醫(yī)藥物護理:選擇我院自制中藥方劑,組成成分包括生黃芪、玄參以及益母草各30g、葛根、山藥各、蒼術以及熟地各15,當歸、川穹以及木香各10g。護理人員加入適量水煎服,1劑/d,分別于早晨和傍晚各發(fā)放一次,并注意觀察和記錄患者用藥情況。(3)艾灸及按摩護理:依據《針灸學》中的治療消渴的方法開展三消證取穴,上消主要包括合谷、尊三里以及內庭等穴位;中消主要包括陽陵泉、地機以及隱白等穴位,下消主要包括復溜、然谷以及涌泉等穴位。給予患者艾灸治療時,應詢問其有無進餐,避免空腹接受治療。治療中護理人員應根據治療師指導,在離患者皮膚約3cm處實施艾灸,5min/次,若患者主訴皮膚不適,應立即停止艾灸,并給予其按摩,選擇拇指或者掌心順時針按摩以上穴位,10min/次,若患者艾灸部位有水泡或痛感,應等待其緩解后再給予按摩,注意控制按摩力度,以微痛且患者能耐受為宜。(4)親情護理: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與溝通,告知其給予患者更多關愛與陪伴,緩解其不良情緒。(5)運動護理:患者因年齡、身體功能減退以及疾病等因素影響,缺乏活動量甚至不愿進行活動,因此,需要給予其合理指導,如組織患者在醫(yī)院內或病區(qū)散布,同時應注意運動時間,應在飯后1h進行,合理控制運動強度,以未感覺勞累為宜,運動時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血糖水平的觀察,當血糖值超過13mmol/L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囑患者家屬陪伴患者運動,以確保其安全。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選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選擇χ±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選擇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前,兩組血糖水平差異不明顯,采取相應護理措施后,觀察組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發(fā)病原因較復雜,和遺傳因素、肥胖、生活飲食習慣以及胰島素原等有著密切關系,近幾年來,該病發(fā)病發(fā)病率正在不斷增加,且以老年患者居多,已對其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因此,臨床在給予患者規(guī)范化治療時,更應注重護理[3]。
以往臨床對糖尿病患者多采取西醫(yī)護理,雖能一定程度上幫助其康復,但效果欠佳。本文研究結果顯示,采取相應護理措施后,觀察組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可能是我院從健康教育、中醫(yī)藥物護理,運動護理、艾灸及按摩護理和親情護理等多個方面對患者開展護理工作,其中艾灸及按摩護理和中醫(yī)藥物護理屬中醫(yī)護理的范疇,其從中醫(yī)角度給予患者治療與護理,能提高其療效,幫助其控制血糖水平。多數患者缺乏運動甚至運動不當,會加快其器官功能衰退,因此,需鼓勵患者積極開展運動,適當運動能增加其胰島素敏感性,減輕其肥胖以及胰島素抵抗等。部分家屬因工作等方面原因無法陪伴患者,易使其出現失落感和其他不良情緒,通過開展親情護理,能使家屬充分意識到陪伴患者的必要性,從而積極給予患者更多關愛和支持,能使其在治療期間保持身心愉悅,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提高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老年患者應用與中醫(yī)康復指導相結合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能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值得采用。
參考文獻:
[1]王穎婷,王琨,王春丹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復效果和醫(yī)學知識掌握情況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7,14(16):93-96.
[2]宋金英.老年糖尿病患者綜合護理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7):243-244.
[3]吳麗芳,徐澤蘭.中醫(yī)護理聯(lián)合康復指導對糖尿病患者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6,6(23):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