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玉琴
【摘要】目的:探討理中通絡化濁湯在胃炎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及對胃腸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2016年5月-2018年3月治療的胃炎患者68例作為對象,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n=34)和觀察組(n=34)。對照組給予西藥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采用理中通絡化濁湯治療,1個月治療后評估患者效果,比較兩組胃腸功能。結果:兩組治療前胃腸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1個月胃脘部脹痛、脘腹脹滿、噯氣、胸悶及兩肋脹滿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理中通絡化濁湯用于胃炎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腸功能,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理中通絡化濁湯;西藥常規(guī);胃炎;胃腸功能
【中圖分類號】R181.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088-01
胃炎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癥,屬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之一。臨床上,根據病因將胃炎分為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應激性胃炎及自身免疫性胃炎等[1]。胃炎發(fā)病機制復雜,普遍認為與理化因素、生物因素及其他因素有關,臨床表現為腹痛、腹脹、惡心嘔吐及食欲減退等,影響患者胃腸功能。西藥常規(guī)治療是胃炎患者中常用的治療方法,雖然能改善患者癥狀,但是長期使用西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影響患者治療耐受性、依從性[2]。理中通絡化濁湯屬于臨床上常用的中醫(yī)湯藥,具有溫中散寒、通絡化濁功效,但是在胃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較少。因此,本文采用隨機對照方法進行研究,探討理中通絡化濁湯在胃炎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及對胃腸功能的影響,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5月-2018年3月治療的胃炎患者68例作為對象,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齡(28-65)歲,平均(46.84±5.77)歲;病程(6個月-8)年,平均(3.5±0.51)年。內鏡分級:I級14例,II級12例,III級8例。觀察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齡(29-67)歲,平均(47.61±5.79)歲;病程(5個月-9)年,平均(3.63±0.57)年。內鏡分級:I級12例,II級13例,III級9例。兩組臨床資料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西藥常規(guī)治療。每次餐后嚼服鋁碳酸鎂片(杭州華東醫(yī)藥集團新五豐藥液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441)1g,每天1次;每次口服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江蘇豪森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136)20mg,每天1次;每次口服枸櫞酸莫沙必利片(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317)5mg,每天3次,連續(xù)治療1個月(1個療程)。
觀察組:采用理中通絡化濁湯治療。方藥由:厚樸15g、干姜15g、法半夏15g、白術10g、茯苓20g、草豆蔻后下15g、人參15g、川穹12g、蒼術12g、灸甘草8g,每天1劑,早晚各服用1次,每次口服250mL,連續(xù)治療1個月(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參考《慢性胃炎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1年)分別從胃脘部脹痛、脘腹脹滿、噯氣、胸悶及兩肋脹滿對患者胃腸功能進行評估,每項均采用0-3分4級評分法評估,分值越低,治療效果越好[3]。
1.4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治療前胃腸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1個月胃脘部脹痛、脘腹脹滿、噯氣、胸悶及兩肋脹滿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理中通絡化濁湯在胃炎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1個月胃脘部脹痛、脘腹脹滿、噯氣、胸悶及兩肋脹滿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理中通絡化濁湯能改善胃炎患者胃腸功能,利于患者恢復[4]。理中通絡化濁湯是胃炎患者中常用的中醫(yī)湯藥,方藥由厚樸、干姜、法半夏、白術、茯苓、草豆蔻后下、人參、川穹、蒼術、灸甘草組成[5]。方藥中,厚樸具有燥濕、行氣、平喘功效;干姜溫中逐寒、回陽通脈功效;法半夏具有燥濕化痰功效;白術具有燥濕利水、健脾益氣功效;茯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功效;草豆蔻后下具有降逆止嘔、溫中散寒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復脈固脫功效[6];川穹具有活血化瘀、行氣開郁功效;蒼術具有健運脾胃功效;灸甘草則能調和諸藥,發(fā)揮不同藥物功效;諸藥共奏,能發(fā)揮溫中散寒、通絡化濁功效,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腸功能,利于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將理中通絡化濁湯用于胃炎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腸功能,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石麗. 黃芪建中湯與理中湯聯合治療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6, 35(17):12-12.
[2]劉芳, 霍永利. 濁毒理念治療慢性胃炎[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 16(62):174-174.
[3]何志雄, 李遠新, 黎愛芬,等. 基于濁毒理論論治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臨床研究[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11):6-7.
[4]楊舒淳, 吳芳, 李龑,等. 李玉賢主任醫(yī)師應用辛開苦降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經驗[J]. 西部中醫(yī)藥, 2016, 29(7):45-48.
[5]馮玉龍. 健脾通絡湯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7, 36(8):10-11.
[6]劉雪梅. 淺析化濁解毒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的臨床效果[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 16(9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