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水蓮
[摘? ?要]優(yōu)秀的文章有它優(yōu)秀的理由,文言文也是如此。凝練簡明是古文的特點,被選編到教材中的文言文,這一特點尤為明顯,在解讀這樣的文本時,我們往往能通過一個字或一個詞打開通往文本和作者內心世界的大門。教師可通過確立和分析文本中的關鍵字——“異”,來解讀《方山子傳》,從而探尋文言文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和方法。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方法;《方山子傳》;“異”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01-0025-02
文言文的教與學一直是個難題,它令學生談虎色變,令教師煞費苦心。通常狀況下,文言文教學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教師費力地逐字逐句講給學生聽,但多數(shù)學生昏昏欲睡,反應冷淡。氣氛沉悶是文言文教學課堂的常態(tài),課后的檢測結果也并不盡如人意。如何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進而提高課堂效率,成了文言文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語文,歸根結底是語言的“文學”;語文,就是要圍繞語言來展開教學。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核心素養(yǎng)中,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是第一位的,可見對語言的涵詠仍然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思維品質的不二法門。
教師最應該做的就是借助文本本身的特點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思考能力,引導學生挖掘文本內涵,從而完成知識性內容的教學任務。
選入教材的文言文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幾乎每一篇都有一把能打開通向文本世界大門的鑰匙,而這把鑰匙通常是一句話,一個詞,甚至是一個字,所謂“一沙一世界”,抓住文言文中的這些字、詞、句,追根溯源,往往能探幽入微,以一斑而窺全豹?!短扑伟舜蠹疑⑽蔫b賞辭典》評論蘇軾《留侯論》:“以‘忍字立論,并以‘忍字貫串全篇,‘忍是全文的骨架,這種筆法,叫作‘一字立骨法?!逼鋵?,在文言文的教學中,教師不妨就帶領學生找到文本中這樣的“立骨”之字,并通過對這個字的涵泳窺探文章的脈絡和人物的血肉。本文就以蘇軾的另一篇著作《方山子傳》的教學為例,尋找文本中的那一粒沙,以探尋文言文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
在教學設計中,我的教學目標有兩個:一是讓學生理解方山子的精神內涵——“隱”“俠”;二是扣住“異”字讓學生學習蘇軾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下:
一、整體閱讀,系統(tǒng)掌握
文言文的閱讀和小說散文的閱讀一樣,要求從整體上把握,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才不會被中斷。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初步完成了對讀音、字義、句義的圈點勾畫,同時對人物的樣貌與經(jīng)歷也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尤其是對時間、事件、人物性格、作者評價等淺表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學生的閱讀更多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在整體閱讀階段,我引導學生“順瓜摸蔓”,找到了蘇軾的寫作思路,即文章的脈絡。本文有幾條線索,如時間變化中方山子的同與不同,空間轉換中方山子的變與不變。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時間、空間的受化是蘇軾選材用料的依據(jù),是行文的邏輯順序和脈絡結構。理解到這一點,學生便能從文本中走出,在“高空”俯瞰文本。但通過這些,學生也只是了解了蘇軾的行文邏輯,要想接近蘇軾的靈魂,就必須理解他的寫作動機,即織布張網(wǎng)的最初動機——“聳然異之”。
二、涵詠咀嚼,扣“異”問“隱”
蘇軾一生只為兩位與他同時代的人立過傳,一是陳公弼(《陳公弼傳》),二是方山子(《方山子傳》)。作者選擇某人作為傳主,一定是對方的身上有著某些令他特別感興趣的東西,因而愿意將其記錄下來。那么,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動蘇軾的是什么呢?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文中語氣和用詞都格外用力的一句:“余既聳然異之?!?/p>
扣住“異”字,我引導學生尋蹤覓跡:文中哪些地方讓蘇軾感到奇怪呢?學生經(jīng)概括得出:1.生活之異——毀冠棄車,庵居蔬食;2.形貌之異——峨冠方屋,妻妾自得;3.際遇之異——一世豪士,獨窮山中。以上這些無不指向方山子“隱者”的身份,這個“異”字使得方山子的形象呼之欲出,它甚至直接指向方山子的精神人格。“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方山子對落難的蘇軾所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實在令人奇怪,不僅令當時的蘇軾不解,也令我們困惑,覺得他不察人情。然而,這正是真正的隱士的情懷,陶淵明說“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對富貴得失尤為在意的世俗之人當然會對仕途的得失斤斤計較,但舍棄了富貴名利的真正的隱士又怎會把這些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放在心上?正所謂“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陶淵明《感士不遇賦》)這里的方山子是以行動寬慰朋友:無須介懷,不必縈心!這是真正的隱士對榮辱的豁達的態(tài)度,它正暗合了蘇軾的人格追求:“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p>
三、乘風入波,扣“異”悟“俠”
在方山子的諸多變化中,有一些“不變”的東西,是令蘇軾特別著迷的。雖經(jīng)入世而出世,由公侯而布衣,有一點“不變”始終讓蘇軾驚訝,乃至于“聳然而異”。那么這“不變”的是什么呢?經(jīng)過我的提示,再經(jīng)交流與討論,文中“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一句自然會引起學生的注意。一個“猶”字說明“精悍之色”經(jīng)時光流逝,今日亦然。此處的“猶”字,照應開篇的“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也呼應蘇軾謫居黃州喜遇云山于時他的灑脫之態(tài)——“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更反映出方山子一以貫之地對錢財權勢的態(tài)度——“用財如糞土”“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這不變之“俠氣”不再只是表面上的“使酒好劍”,它已經(jīng)內化為方山子超然獨立、特立獨行的精神人格。
這種“俠”之精神,前有莊子《逍遙游》通過“至人”“神人”“圣人”來謳歌,后有司馬遷用《史記》濃墨重彩地傾力贊頌?!安粣燮滠|,赴士之困厄”的“俠”之精神光照千古。而方山于雖經(jīng)亂世而隱于民間,但經(jīng)蘇軾的妙筆其“隱”而“俠”的坦蕩與磊落熠熠生輝。
四、巧用對比,多見“異”處
以上分析的是在“變”與“不變”的對比中所見到的方山子的人物精神,事實上,文章圍繞“異”字設置的對比隨處可見,讓學生來概括歸類無疑是鍛煉他們概括能力的最好時機,如少時志向與晚年選擇的對比,環(huán)堵蕭然的居處與自得之意的神情的對比,家世煊赫、財產(chǎn)萬貫的家境與庵居蔬食、獨窮山中的現(xiàn)狀的對比。且通過這些對比,學生也能看出方山子精神世界的自由與富足。
由此可見,作者在運用對比上獨具匠心,我讓學生去尋覓,去體悟,在字里行間發(fā)現(xiàn)和探索,這樣既能提升他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又能提升其寫作的水平。
五、收篙問深,求同存“異”
北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被李定等人誣以詩文謗訕新法,下獄治罪,九死一生,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樣的打擊,不可謂不大。蘇軾寫方山子,實際上是在嘆自己的悲慘遭遇。蘇軾在《臨江仙》中這樣說:“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笔聦嵣?,方山子的選擇又何嘗不是蘇軾的追求?方山子懷抱濟世之志,欲以讀書“馳騁當世”,卻遭父死無祿,心志不得伸,蘇軾胸懷天下,卻被一貶再貶,淪落至黃州,二人均“終不遇”,正所謂同是天涯淪落人。
蘇軾因詩文遭禍,此間種種,不便直言,但在《方山子傳》中多有折射,可謂“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胸中之塊壘”。蘇軾通篇無一字一句憤懣之語,可字字句句卻都凝聚著蘇軾對統(tǒng)治者的痛斥。徐師曾在《文體明辨序說》中說:“山林里巷,或有隱德爾弗張,或有細人而可法,則皆為之作傳以傳其事,寓其意?!边@說的就是蘇軾吧。然而蘇軾終不能遺世獨立,他心中依然有天下蒼生,他與方山子雖志同道合,但最終不能走上同一道路,這一相異之處,使得蘇軾對方山子敬重有加,因而在為方山子作傳時可謂“隱約其辭,語多深婉”(出自《古文鑒賞辭典》)。沈德潛稱贊這篇文章時說:“寫游俠須眉欲動,寫隱淪姓字俱沉,自是能傳神能事?!保ǔ鲎浴短扑伟舜蠹椅淖x本》)
這就是知人論世,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最重要的方法。打通文本與作者的界限,找到作者與世界的連接方式,這也許就是教師和學生打開語文世界大門的正確方式。
探尋一個巧妙的切入口,找到文言文中通往思想天地的那一粒沙,讓學生舉著“字”“詞”“句”的“火把”照亮整篇文本,可謂“四兩撥千金”。事實上,具有這種特點的文本還有很多,《留侯論》中的“忍”字,《始得西山宴游記》中的“宴”字,《游褒禪山記》中的“悲”字等等,這些只字片語都凝聚著作者的苦心,留待后世的有心之人去發(fā)現(xiàn)。作為教師,我努力帶領學生跨越時空的界限,讓學生可以和所有的文本及其作者進行認真而深入的對話。
[? ?參? ?考? ?文? ?獻? ?]
[1]? 呂晴飛.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辭典[M]. 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
[2]? 陳振鵬,章培恒.古文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 ?農(nóng)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