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儀
懸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腳下的金龍峽,是我國五岳名山之一的北岳恒山十八景中最獨特的一景,號稱恒山第一勝景。該寺?lián)f是北魏時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懸空寺建在六十多米高的懸崖上,顧名思義,它不僅僅是建造在距離地面60多米高的懸崖上,而且整個建筑都懸在半空中!這里山勢陡峻,兩邊是直立百余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懸崖,懸空寺就建在這懸崖上,或者說像是粘貼在懸崖上似的,真有半空欲飛之勢,驚險奇特,別具一格。
遠遠望去,只見神樓仙宮,凌空危掛。丹廊朱戶,傍崖飛棲,仿佛是玲瓏地雕刻鑲嵌在萬仞峭壁間。游人登臨,鉆天窗,穿石窟,跨棧道,步長廊,如臨仙境。這些建筑都集中在一個凹進的龐大崖龕里。每逢暴雨傾盆,雨水從寺頂突出的巖頭上飛流直下,瀉入谷底,便給這瓊樓仙閣掛上一排排晶瑩的水簾,蔚為壯觀。
抬頭望上去,但見層層疊疊的殿閣,只有十幾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撐住。那大片的赭黃色巖石,好像微微向前傾斜,瞬間就要塌下似的。俗語說“平地起高樓”,可是懸空寺卻反其道而行之,懸空建在這絕壁之上。雖然它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一棟“危樓”,但出于好奇和探險的沖動,誰都愿意鼓起勇氣踏上寺門。
過了佛堂前面的平臺后,踏上那連接殿宇之間的棧道,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提起腳跟,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好像走在剛結了冰的河面那樣,生怕腳重,寺塌下來,自己做了“空中飛人”。然而,腳板底下的木板雖然吱吱作聲,而貼在巖石上的樓臺卻巋然不動……
側身探頭向外仰望,但見凌空的棧道只有數(shù)條立木和橫木支撐著。這些橫木梁又叫做“鐵扁擔”,是用當?shù)氐奶禺a鐵杉木加工成為方形的木梁,深深插進巖石里去的。據(jù)說木梁用桐油浸過,所以不怕被白蟻咬,還有防腐作用。這不正是修筑棧道的古方嗎?看來,懸空寺就是用類似筑棧道的方法修建的,而閣樓的底座便鋪設在許多“鐵扁擔”上。
立木條柱的落點都經(jīng)過精心計算,以保證能把整座懸空寺支撐起來。據(jù)說,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用來平衡樓閣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夠發(fā)揮其支撐作用,如果空無一物,它就無所借力而“身不由己”了。
懸空寺是歷代文人墨客向往之處,古代詩人形象地贊嘆:“飛閣丹崖上,白云幾度封。蜃樓疑海上,鳥到?jīng)]云中?!惫?35年,詩仙李白游覽后,在巖壁上寫下了“壯觀”兩個大字。明崇禎六年,徐霞客游歷到此,稱之為“天下巨觀”。當人們感慨之余,不禁要問,建懸空寺的初衷是什么?為什么它歷經(jīng)1500多年還能夠保存完好?
(選自《科學之友》,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