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校園暴力的輕罪化

2019-03-25 01:32:50李佳歡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9年1期
關鍵詞:校園暴力

摘 要:校園暴力是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近年來頻頻見諸媒體,社會各方正在尋求解決校園暴力的有效途徑。多方建議以教育方式為主解決校園暴力,但收效甚微。本研究主要分析校園暴力的特點及產(chǎn)生原因,從法律角度進行分析,并給出輕罪化建議。

關鍵詞:校園暴力;法律分析;輕罪化

一、校園暴力的含義及特點

校園暴力現(xiàn)象較為常見,成因較為復雜,學術界對校園暴力至今未有統(tǒng)一的定義。筆者認為,校園暴力是指發(fā)生在校園內(nèi)或周邊的,對學生或教職員工身心造成傷害的行為或言語。本研究的校園暴力限定在校園內(nèi)的學生之間發(fā)生的暴力言語或行為。其主要特點如下:

(1)校園暴力事件的多樣化。校園暴力事件發(fā)生的形式程多樣化趨勢,且在發(fā)生前一般不會引起學校、家庭或社會的重視。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來臨,各種暴力、色情等信息在網(wǎng)上的不斷蔓延,處于身心不成熟階段的學生極易受到這些信息的影響,對其缺乏判斷力與辨識力,容易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校園暴力事件。

(2)校園暴力行為的突發(fā)性。目前,屢見不鮮的校園暴力行為多屬于突發(fā)性,頻率較高,行為較惡劣,且當事人對行為或言語的后果考慮較少,通常呈現(xiàn)出的行為或言語較為極端。

(3)校園暴力事件處理的寬容性。校園暴力事件的當事人多是未成年人,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等部門對其處理往往采取說服教育的方式,對當事人的處理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對預防和禁止校園暴力事件的再次發(fā)生是極為不利的。

(4)校園暴力結果影響的深遠性。校園暴力事件中,無論是施暴者還是受害人,整個事件對雙方當事人的影響都是深遠的,對其身心發(fā)展都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以至對日后的行為活動產(chǎn)生負面影響。

二、校園暴力產(chǎn)生的原因及不良影響

校園暴力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施暴者在個人成長過程中存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偏差,其暴力行為嚴重影響受害人的身心健康。校園暴力發(fā)生的原因要從成長環(huán)境、校園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等多方面分析原因及不良影響:

(1)家庭教育不當?shù)牟涣加绊?。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成長教育的非常重要環(huán)節(jié)。家庭教育不當會產(chǎn)生諸多問題,不利于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養(yǎng)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的精心呵護與陪伴,更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與批評指正,一味地溺愛會帶來諸多問題。我國家庭教育呈現(xiàn)出諸多問題,例如,由于工作忙缺少對孩子的陪伴與指導;高壓式管理的命令與打罵;隔代監(jiān)護的溺愛與放縱;文化水平有限的父母不能有效指導孩子等。家庭教育不當使孩子成長過程中缺乏安全感,為了因為父母的關注或反抗,常常作出錯誤的行為。

(2)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缺失的不良影響。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下,學校教育偏重應試教育,追求高分,德育教育工作一直被忽視。在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下,分數(shù)被看成了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成了口號,這就使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在應對瞬息萬變的社會信息時出現(xiàn)諸多問題。

(3)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社會中的不良風氣是校園暴力的催化劑。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青少年模范網(wǎng)絡、社會中的不良行為,感受著所謂的帥、酷等心理快感,盲目崇拜、濫用暴力等對自身及他人都造成了不良影響。

三、校園暴力的法律分析

校園暴力事件屢禁不止,運用法律視角分析校園暴力,對預防和處理校園暴力事件是十分必要的,本節(jié)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校園暴力的社會危害性分析

校園暴力的社會危害性一般體現(xiàn)為如下幾個方面:①校園暴力事件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管理秩序。給當事人及其他學生造成心理恐慌,使學生及家長對學校的日常管理產(chǎn)生質疑,使輿論對學校的安全管理產(chǎn)生質疑,對學校是十分不利的。②給受害人帶來生理及心理壓力,對其身心發(fā)展造成創(chuàng)傷,使正處于成長發(fā)育階段的青少年的發(fā)展受到阻礙。③受害人有可能從被害人變成施暴者,受害人在經(jīng)過校園暴力的傷害后,心理上有可能產(chǎn)生更嚴重的報復想法,其表現(xiàn)出的報復性行為很可能是不計后果且危害性較大的。通過分析,單純將校園暴力看成是簡單的校園傷害事件,是不利于校園暴力預防和解決的;單純依靠民事行政手段也解決不了校園暴力事件的發(fā)生,因此,需要刑法手段的介入。

2.應該納入刑法評價的校園暴力行為

通過對校園暴力案例的總結與分析,筆者認為應該納入刑法評價的校園暴力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并利用刑法手段進行處理。①拉幫結伙利用強迫手段逼迫他人服從的行為。通過對校園暴力事件的分,大多數(shù)校園暴力都屬于群體行為,一般情況下是多對一的暴力行為,施暴者往往拉幫結派進行暴力行為。群體施暴對受害人的傷害更大,產(chǎn)生的后果更為不利。②無理由的施暴他人的行為。受網(wǎng)絡、環(huán)境等的影響,部分學生會無理由的對“看不順眼”的學生使用言語或行為的暴力,往往這種言語或行為不能引起學校、家長等的重視,長此以往會發(fā)展成更嚴重的暴力傷害行為。③霸占、索要他人財物的行為。部分校園暴力事件會伴隨霸占、索要他人財物的行為,包括手機、現(xiàn)金、首飾、學習用品等,由于金額限制,達不到犯罪金融標準。但這種行為不加以制止,往往會導致后續(xù)施暴人更大的犯罪行為發(fā)生。④帶有人身侮辱性質的暴力行為。帶有人格侮辱的行為觸目驚心,例如,吃沙子、揪頭發(fā)、扇耳光、扒衣服等等,使受害者受到嚴重的心靈創(chuàng)傷;而施暴者確因未成年等原因得不到應有的懲處。

3.不應該納入刑法評價的校園暴力行為

校園暴力行為的成因是復雜的,并呈現(xiàn)出多樣化形式。有些校園暴力行為可不納入刑法評價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①群體孤立行為。由于青少年所處的發(fā)展階段,特別容易形成群體孤立現(xiàn)象,例如,班級部分小群體孤立某位同學,宿舍小群體孤立某位室友等。具體孤立表現(xiàn)為長久的不溝通,冷眼看待,但是刑法無法就學生之間的這種孤立行為做出任何評價,法律不能控制人際關系。②語言暴力。語言暴力是校園暴力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暴力行為,語言暴力中往往出現(xiàn)侮辱、誹謗的字樣。例如,言語攻擊身體有缺陷的同學、學習成績差的同學、家庭結構不健全的同學、經(jīng)濟條件差的同學等。法律規(guī)定公民有一定的言論自由,對于評價他人的言語,法律無法評價,當然也不能納入刑法評價。這兩種暴力行為不具典型性,產(chǎn)生的后果并不嚴重,也在學生的心理承受范圍內(nèi),只要學校、家庭、社會等正面引導,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有效預防和解決的,因此,只能從道德上作出譴責,無法從刑法理論上作出評價。

四、校園暴力的輕罪化建議

校園暴力事件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十分嚴重的影響,必須引起家庭、學校、社會、司法部門等的重視;必須結合法治,有效預防和控制校園暴力事件的發(fā)生,助力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建議校園暴力輕罪化的闡述內(nèi)容如下:

1.輕罪化的涵義

輕罪化就是指將原本依據(jù)現(xiàn)行刑法無法作出犯罪評價的一部分校園內(nèi)的暴力行為,通過立法予以犯罪化。而犯罪化是指通過刑事立法手段或刑事法規(guī)的解釋與適用,將本來不屬于犯罪的行為,賦予刑罰的法律效果,成為刑事制裁的對象。本研究提出的校園暴力輕罪化是指對刑法無法處理的部分校園暴力行為,根據(jù)情節(jié)的輕重進行定罪,對社會危害較大的、后果較嚴重的,建議納入刑法作為輕微罪處理。

2.輕罪化的方式

對校園暴力輕罪化的界定較難,但勢在必行。輕罪化的方式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fā):

(1)降低現(xiàn)行部分犯罪的入罪標準。目前,社會上存在諸多的侵害行為,但由于沒有達到量刑標準,而無法入罪。校園暴力中因涉及未成年人,我國對未成年的量刑及范圍標準的界定較為模糊,也較為寬容,因此,無法對校園暴力的部分侵害行為定罪。目前,刑法理論表示刑法的目的是預防犯罪,而不是懲罰犯罪;刑罰的輕重與行為的法益侵害程度相當,侵害行為較輕就不會入罪。就目前來看,我國的輕傷標準較高,輕微處理的情況較多。針對校園暴力行為對被害者身體及心理傷害的嚴重程度無法明確界定,再考慮保護未成年的同時,也傷害了被施暴者的身心健康。如果刑法理論一直堅持現(xiàn)有犯罪標準,對未成年的保護反而不利,助長了惡劣風氣及行為的蔓延與發(fā)生。所以,針對校園暴力的嚴重侵害行為,要輕罪化,根據(jù)行為人的手段、情節(jié)及受害人的受害結果和不良社會影響,把本來不構成犯罪的部分校園暴力行為犯罪化。

(2)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依據(jù)現(xiàn)行刑法將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年滿16周歲,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二是滿14周歲到16周歲,這期間的犯罪包括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搶劫、強奸、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付相對刑事責任;三是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不管實施何種傷害行為,都不付刑事責任,為完全不付刑事責任年齡。而14歲以下的校園暴力事件的發(fā)展趨勢日漸嚴重,但很多專家學者都呼吁最大限度的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以批評教育為主;但就目前青少年的心理成熟度來看,受社會環(huán)境、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影響,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判別是非的能力,應進一步讓其認識到其行為相對應的責任。校園暴力施暴者沒有達到刑事責任承擔的年齡標準,但其行為導致的惡劣后果對其受害者是有傷害的,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因此,要讓施暴者得到應有的輕罪處理。

綜上所述,校園暴力事件的預防及處理,除要求家庭、學校、社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外,輕罪化是十分必要的。使施暴者從小樹立法治觀念,充分認識到暴力行為對自身、對他人的傷害,嚴格約束自己,使其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進忠.減少學生校園暴力行為傾向的有效策略[J].基礎教育參考,2014(5):79-81.

[2]陸志謙,胡家福.當代中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5(1).

作者簡介:

李佳歡(1990~ ),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專業(yè)學生,研究方向:刑法學。

猜你喜歡
校園暴力
由各國校園暴力案例淺談未成年人犯罪處理
法制博覽(2016年12期)2016-12-28 19:07:48
淺談中小學校園暴力犯罪的預防
遏制校園暴力須重視法制教育
甘肅教育(2016年22期)2016-12-20 22:08:32
校園暴力問題淺析
人間(2016年31期)2016-12-17 21:11:49
武術教育對消除校園暴力的作用探析
武術研究(2016年9期)2016-12-15 22:04:03
校園暴力的成因及法律防控
淺析校園暴力犯罪的成因、特點及預防
從中美校園暴力案件報道出發(fā)思考相關法律問題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暴力
淺析大眾傳播中的“媒介暴力”現(xiàn)象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7:00
阳山县| 汉源县| 伊通| 南岸区| 额尔古纳市| 兰西县| 称多县| 那坡县| 永吉县| 武穴市| 临夏市| 杭锦后旗| 衡山县| 隆化县| 洪湖市| 新兴县| 东莞市| 大方县| 衡山县| 宜兴市| 承德县| 纳雍县| 凤山县| 桓台县| 体育| 南华县| 宁乡县| 阜平县| 恭城| 肥东县| 德昌县| 梨树县| 泸溪县| 孟村| 政和县| 澄城县| 云林县| 保亭| 泾源县| 屏东县| 油尖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