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公子
史記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多年以來我們都信以為真,比如烽火戲諸侯。
話說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寵愛天生不愛笑的高冷美女褒姒,為博美人一粲,在首都鎬京點起烽火謊稱有敵情,召諸侯前來勤王,諸侯聞烽而至,卻不見敵蹤,看見他們瞎忙活的傻樣,褒姒終于笑了。如是再三,被當(dāng)豬猴耍的諸侯終于不鳥幽王了。后來幽王欲廢來自申國的王后以及太子,惹惱了申國。聯(lián)合繒國(鄫國)、犬戎一起進攻鎬京。幽王再舉烽火,學(xué)乖的諸侯一個不來,幽王被亂軍殺死在驪山腳下,美人褒姒也被犬戎搶走成了壓寨夫人。最后是諸侯到申國擁立太子宜臼即位,就是周平王。因為鎬京被犬戎占據(jù),平王只好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這個故事被稱為“烽火戲諸侯”,太史公將之記錄進了《史記·周本紀》,因為故事精彩有趣,歷來被視為正史。但細想之下疑點卻非常多。
錢穆先生早在《國史大綱》就指出了三個問題:“諸侯并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一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無需舉烽?!苯Y(jié)論是,“此委巷小人之談”。
錢穆先生在這里指出了三個問題,我們可以解釋并補充說明。
第一,進退行軍都是嚴肅的軍事行為,很難說有什么好笑的地方。第二,烽火備敵是漢朝的做法,雖然在《墨子》中有提到,但至少在春秋是不見的,更不要說西周了。當(dāng)時很多城邑包括鎬京根本沒有外城,既然沒有城墻,烽燧就失去了存在基礎(chǔ);第三,錢先生說驪山之戰(zhàn)起于幽王伐申,這又是和《史記》相矛盾的。那么錢先生的依據(jù)是什么呢?
今本《竹書紀年》有一句話:王師伐申。但一般認為,今本《竹書》是后人偽造的,可信度不高。如果追根溯源,則很可能來自《國語·鄭語》中西周末年太史伯說的“王欲殺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多嵳Z》這篇不是西周實錄,而是戰(zhàn)國人編成的。那么,錢穆先生用今本的說法是否可靠呢?
2008年7月,清華大學(xué)收藏了一批戰(zhàn)國竹簡,被稱為“清華簡”。2011年,《清華大學(xué)藏戰(zhàn)國竹簡(貳)》出版,該書收錄的是清華簡中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系年》,其中提供的新材料,證明錢穆先生的推測是正確的。
其中有這么一段:“幽王起師,圍平王于西申,申弗畀,鄫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闭f的是幽王出兵把平王圍在西申,申國不交出平王。而此時西戎、鄫國趁機對幽王側(cè)方攻擊,結(jié)果幽王玩砸了,和褒姒生的崽雙雙戰(zhàn)死!
在戰(zhàn)國末年的《呂氏春秋·疑似》中,就沒有烽火、只有大鼓。當(dāng)然,我們現(xiàn)在看來,大鼓戲諸侯也不可靠,大鼓能傳送多遠呢?宮崎市定先生就認為,《史記》的史料很多是來自戲劇“偶語”,這個觀點很能啟發(fā)我們,所謂的大鼓、烽火戲諸侯,很可能都是來源于當(dāng)時表演的劇本,所以才會有戲劇化的一幕。
編輯/徐 ?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