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中國職場退休后依親移民來美國,過著悠閑自得,忙中取樂的日子已經(jīng)20年。如今年過85歲,仍然頭腦清醒身體無恙。不會開車,不諳英語的中國老頭,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整天忙得不以樂乎!看到貴社“華語故事”征文啟事,便急忙伏案打字,成就此篇。意在與中國老年讀者朋友分享國外生活。心中大言不慚地說:依親移民國外的中國老年朋友們,跟我學(xué)吧,做個快樂的中國老頭!
文題之所以加了引號,是借用了朋友一篇短文的題目。那是五年前我80歲生日,因?qū)懽鳎陡迮c圣地亞哥中文月刊【華人】結(jié)緣,主編馬平女士以我“寫作·園藝兩趣”為題材,寫的一篇祝壽短文的題目。
稱我“圣地亞哥最快樂的中國老頭”,實不敢當(dāng)。但我認(rèn)了我是個“快樂老頭”。我的快樂來源于忙,除了幫助兒女帶孫男嫡女和料理家務(wù),我自己忙活的天地有兩大項一一園藝和寫作。兒子用順口溜描述道:“我本張亦廉,又名為泰然;筆耕一方桌,鋤耘半分田?!?/p>
先說鋤耘。在國內(nèi)習(xí)慣了房前屋后栽果樹、種蔬菜,來美國看到他們獨門獨院的住宅前后院只有觀賞花木和草坪,華人住家也大多如此,感到十分惋惜,引發(fā)我“入鄉(xiāng)不隨俗”的觀念,動議改造女兒家前后院布局的念頭。
時逢2002年春,女兒換了前后院好大的新房子,便同女兒一家講了我對庭院布局的想法,大家同意后院交給我設(shè)計安排。于是在請園藝師裝修前后院的時候,后院基本按我的要求布局了。留下孩子們玩耍的秋千、滑梯場地,和邊角觀賞花木,其余就是我栽果樹、種蔬菜的天地了。外圍栽了無花果、枇杷、大棗、柿子、桑葚等四季采果的10棵果樹,中間就是大約一分地的小菜園,成了我享受快樂的園地。
南加州亞熱帶氣候,菜園四季常青,油菜、小白菜、萵筍、苦苣等青菜常年不斷,可以說餐桌每天有青菜。另有冬瓜、胡瓜、意大利瓜年年有收獲。又一年靠墻種了兩棵冬瓜,收獲了200多磅,最大的一個53磅。喜悅之時,寫了篇稿子《靠墻種瓜,一舉多得》,投往【世界日報】,引來多位讀者來信索求冬瓜種,我自然一一奉送,附帶收獲了“助人之樂”,又引導(dǎo)我開啟寫作。種植蘆筍成功,又寫了《蘆筍不難栽》。萵筍豐收,便寫了篇《收獲季節(jié)話萵筍》,文末聲明,贈送萵筍種子,結(jié)果發(fā)放了40多家。還應(yīng)約寫了篇附有照片的整版長文《庭院種蔬果,享受田園樂》,刊登于【世界周刊】。此文引起讀者熱烈反響,有位讀者發(fā)文說:“華人在海外種植蔬菜,具有多方面的益處,不僅為生活增添了食品和趣味,甚至有著文化啟示的意義,顯示了華人在海外的生活品質(zhì)在提高。”這對我也是個很大的鼓舞。使我感到:“園藝、寫作兩大趣,域外生活添新意。”
更讓我欣慰的的是,我在庭院種果蔬,也順應(yīng)了美國的潮流。報載美國總統(tǒng)夫人米雪兒在白宮開辟了一個小菜園,帶領(lǐng)兒童學(xué)種菜。加州州長太太也在州府閑地開辟菜園種菜。市民庭院種菜也明顯增加,據(jù)媒體報道,近幾年美國人庭院種菜的家庭增加了15%。華人圈的庭院種菜就更熱乎了。我所在的社區(qū),華人幾乎家家有庭院種菜的習(xí)慣。我們還建立了“庭院種菜交流會”,不定期地到各家參觀學(xué)習(xí),交流種植經(jīng)驗,交換菜蔬、果樹種苗。十幾年來,已成為社區(qū)的重要活動之一,會員越來愈多。
有人發(fā)起“向快樂老頭學(xué)習(xí),靠忙養(yǎng)生?!卑l(fā)起人說:“保持忙碌是世界最廉價的良藥,也是最有用的一種良藥。忙碌起來,你會沒有時間憂慮,沒有時間生氣,沒有時間發(fā)脾氣。最快樂的老頭,就是最忙的老頭。我們向他學(xué),就是要學(xué)他的忙。”我這“忙老頭”被【世界日報】記者李大明發(fā)現(xiàn),在報上著文:“快樂老頭每天說:今天真好一一張?zhí)┤荒暧獍酥?,蒔花種菜、伏案上網(wǎng)、筆耕不輟。”。著文為我祝壽的【華人】主編馬平女士說:“希望等自己老了,也像張老師那樣,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充實的人,一個天天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人!”我這平凡人的平凡事,不知怎么傳到了家鄉(xiāng)山東威海市, 【威海晚報】記者越洋電話采訪了我,在晚報發(fā)文:“寫作,讓旅居生活更精彩一一訪生活在美國的張?zhí)┤弧!蔽闹刑岬轿宜浀摹疽蝗找徽Z】,“他從70歲開始,就堅持每天記一條名言佳句,在加一些自己的心得創(chuàng)作,稱為‘一日一語。內(nèi)容包羅萬象,全是自我警示·自我勵志和生活感悟等人生智慧之言。記了六年,便集結(jié)出版了【一日一語】第一輯,頗受讀者歡迎。”到201 4年,又過了六年,我又出版了【一日一語】第二輯。希望接著出第三輯-第四輯……直到腦不會思考,手不能按電腦。
僅此而已,這在美國的中國老頭夠快樂吧?這就是生活。世界無好壞,就看你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做。我們的快樂和痛苦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們看問題的態(tài)度和處事的觀念,就像英國詩人彌爾頓所言:“意識本身可以把地獄造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騰成地獄?!敝灰覀儜阎匠P?,做好該做的,順其自然,快樂自然涌現(xiàn)。不論你在祖籍中國還是客居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