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洪山區(qū)街道口幼兒園 張 穎
教研文化是幼兒園核心價值取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凝聚人心、陶冶情操、鼓足干勁、自律自省、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對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具有獨特的價值。幼兒園力求從常態(tài)教研活動中教師遭遇的瓶頸問題入手,探尋教研文化形成的策略,回顧教研文化形成的歷程,體驗教研文化建設帶來的那種“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欣喜。
尋,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究,是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古詩中有很多與其相關的描寫,如:“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垂楊影里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蹤跡”“偶有一枝斜照水,前村踏雪也須尋”。古詩詞中的“尋”讓我們領略到古人閑看春花秋月、游目騁懷的生活情趣以及品味宇宙治瀚與精微的意境。
秉持“尋真蘊愛,悅享成長”的辦園理念,武漢市洪山區(qū)街道口幼兒園踐行“尋初始之真,蘊趣樂之愛;尋自由之真,蘊養(yǎng)正之愛”的行動研究策略,在“真與愛”的浸潤下,逐步形成“悅心、悅智、悅情、悅德”的“悅”文化。在“悅”文化的浸染下,通過“真實踐產生真問題,真問題誘發(fā)真研究,真研究促進真成長”的“六真”教研模式實踐,在“聚焦真問題、實施真教研、追求真收獲”的教研活動中,從理念到行為發(fā)生嬗變,逐漸形成一種“自主、開放、互助、務實”的教研文化。這種教研文化是一種氛圍、一種態(tài)度、一種導向、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力量。
“持我興來趣,采菊行相尋”,教研活動是一群人一起團結協(xié)作去做一件事,只有“持我興來趣”,方可“采菊行相尋”。每一位教師都是一個具有潛能的發(fā)光體,要想點亮教師那盞心燈,點燃那份激情,需要真心換真情。
(1)多種形式,喚醒內需?!案腥诵恼吣跤谇椤保谟變簣@這個幾乎都是女性的群體中,她們需要人性的關懷去維系那份對幼教的執(zhí)著,她們渴望一份認可,一份成功。幼兒園對教師的成長之路實行的是私人訂制,在園每位教師都有一本自己的專業(yè)成長手冊《天使的舞步》。這是幼兒園根據(jù)每位教師的具體情況,和教師一起量身定做的個性化成長計劃。在業(yè)務上扶持,在科研上指導,在培訓上優(yōu)惠,幼兒園為教師們提供一切可供發(fā)展的空間。私人訂制使每一位教師在激勵中爭先恐后地奮進,體驗著成長的樂趣,享受著成功的喜悅。
為了讓更多的教師體驗成功,幼兒園實行重大活動首席執(zhí)行官制,給教師提供平臺,鼓勵她們亮出自己的“寶劍”,獨立組織策劃主持活動,讓每一位“首席執(zhí)行官”找到“用武之地”,讓每位教師有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讓他們既贏得自信,又體味職業(yè)的那份幸福。此外每次的教研活動也不失為一個展示自我的大舞臺,幼兒園為每個教師搭建“經(jīng)驗交流”的平臺,開展“有話要說”活動,將教師的個人經(jīng)驗與群體智慧進行交融。
為了更好地服務教師,促進教師成長,幼兒園打造了一支“務實創(chuàng)新、責任擔當”的精英團隊,為教師成長提供無私的幫助。這個精英團隊的成員具備“互相幫助的人氣、默默奉獻的風氣、艱苦奮斗的勇氣和不計小節(jié)的大氣”。無論何事何時,只要教師在活動中有需要、有困難,精英團隊齊上陣,讓教師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團隊的力量。正因為有了這支團隊,2015年以來有6名教師先后走向全國教學比賽的講臺,并榮獲全國比賽一等獎。幼兒園的公開觀摩、參賽課,從以前“被動的指定人員”到現(xiàn)在的“積極自愿報名”,教師從“要我成長”變成“我要成長”,思想觀念發(fā)生了根本的轉變。
(2)建立機制,激發(fā)潛能。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潛能,是否得到充分發(fā)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回避的是激勵機制一定會發(fā)揮它重要的作用。如幼兒園開展“十大感動街幼”人物評選,評出教研之星、勤奮學習之星、智慧之星、精誠團結之星等。這些“星星”就是教師們身邊的榜樣,他們用行動影響著一位又一位教師。在教育故事的敘說中,教師們用真情地寫下一句句感言,用喜悅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用信念去承諾——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教師們在“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的園訓實踐中,超越了生存需要,獲得了事業(yè)發(fā)展的不竭動力,成就了一個團結奮進、朝氣蓬勃的“悅”團隊。
“尋余只在鶯聲里,不聽鶯聲何處尋。”有效的教研活動,需要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支撐,為此,幼兒園構建了教學、教研、培訓“三位一體”的園本教研體系,以培帶研,內化教師教育理念,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讓教研更有實效。
(1)雙管齊下,齊頭并進。對于每月兩次培訓活動的內容,幼兒園采用的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雙通道”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即園部成立智囊團,充分發(fā)揮外請專家、教學園長和教研骨干的引領示范作用,提供專業(yè)培訓菜單,采取體驗式專題講座、教學診斷式培訓、外出學習交流、現(xiàn)場咨詢等多種培訓形式把最新的教育理念、方法、經(jīng)驗傳遞給教師,進行理念學習與專業(yè)引領。然而,對于教師來說,只有能夠滿足他們專業(yè)成長需要、能夠解決他們工作中困惑問題的學習和培訓,才更能激發(fā)教師主動學習、研究和實踐的動機和欲望,才能讓他們感受到獲得專業(yè)成長、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樂趣。因此,幼兒園還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模式,即園部每學期初向教師分發(fā)“教師培訓需求調查表”,調查教師的需求以及日常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感,由教務部門根據(jù)教師需要,立足園本,立足實踐,采用“我的培訓我做主”的草根式園本培訓,幫助教師理清教育障礙,解決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實現(xiàn)在崗提高。
(2)多樣學習,深度體驗。理論的學習是枯燥的。幼兒園一改以往填鴨式的理論講授,從單向灌輸?shù)交雍献?,嘗試了幾種新的形式。如:專家引領的專題體驗式講座,學習時,以提問導入,引發(fā)教師的思考與共鳴;講座時,插入體驗環(huán)節(jié),讓教師仔細傾聽、積極思考、自覺互動,深刻領會所學內容的內涵。又如:自主集中雙向式學習,把問題事先拋給教師,教師通過查詢文獻資料進行網(wǎng)絡自主學習,然后再集中交流自己所學所獲所感。這種方法能將教師自己所學所獲用于實踐層面,然后進行深入的研討,省時,有效。再如:經(jīng)驗傳遞互助式學習,為教師搭建了“經(jīng)驗傳遞”分享與交流、反思與提升的平臺,讓教師也作為一個培訓者進行經(jīng)驗分享,這樣既能讓聽者感同身受與積極思考,又能引發(fā)其經(jīng)驗分享的欲望。多樣式的學習有效培養(yǎng)了教師的自我學習、經(jīng)驗交流、信息獲取、信息運用的能力,帶動了他們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風云會處千尋出,日月中時八面明。”教育理念要轉化為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僅僅個體自主學習、反思還不夠,還需要融入專家引領、團隊研討、同伴互助的運作之中。
(1)陣雁效應。幼兒園將教師分為成熟型、經(jīng)驗型、成長型三個層面,每一位教師對照條件明確自己所處的現(xiàn)狀,自主申報“教師成長互助組”,通過“交流傳授式”“菜單式”“碰撞式”“教學診斷式”“師徒同臺式”等結對帶教的形式發(fā)揮教師各自的潛能,讓教師互相欣賞與學習,體驗成長的快樂,體驗在教育實踐中合作的快樂,實現(xiàn)個人與團隊的共同發(fā)展。教師成長互助組也是青年教師成長的加速器。2016年入職的董老師就是借助師徒帶教形式,從洪山區(qū)教學活動的一等獎,走向武漢市的一等獎,到如今全國教學活動比賽的二等獎,從一個新教師一步一步走向成熟,邁向幼教更廣闊的舞臺。
(2)領頭雁導航。在教研實踐中,若只憑教師的現(xiàn)有能力是難以提高幼兒園教研水平的,必須要有專家引領和先進教育理念的支撐。因此,幼兒園通過邀請專家做學術報告、教研現(xiàn)場指導、專業(yè)咨詢、參與課題研究等形式,提升教師專業(yè)理論水平,解決教學中的疑難雜癥,在理論與實踐中搭建橋梁。此外,幼兒園也充分發(fā)揮園內特級教師、優(yōu)秀教師、專長教師的“專家”作用,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豐厚的教學經(jīng)驗分享給每一位教師,為教育教學把脈問診,并以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為導向,帶領教師們尋找相關的理論,共同分析探討解決實踐問題,促進教師教育行為的不斷優(yōu)化。
教研需要八面來風,以大家的智慧去集體構建教育的智慧。唯有如此,我們的教育視野才會變寬,心靈才會博大。
“尋枝尋葉必知根,無智便乃心昏?!苯逃歉氖聵I(yè),我們不可逐本求末。我們尋枝尋葉,不可不知根。教研需要從“園本”走向“師本”,從“師本”走向“生本”。教研活動不可流于形式,也不能趨于時尚,而要以“共生”為歸旨,讓教研文化真正落地生根,實現(xiàn)教研的本質——師生“真成長”。
(1)聚焦“真問題”。真問題是教研活動的基礎和起點,是開展教研活動的真正內涵與價值體現(xiàn)。要想使教研活動取得實效,問題必須真正來自教師的實踐。例如:《旋轉荷花》是大班一節(jié)科學活動,活動過程中,執(zhí)教者和聽課者針對這個活動提出許多問題,由此,幼兒園進行了一課三研的研討活動。
第一次研討聽課教師對提供的材料產生質疑:膠水、雙面膠、糨糊、固體膠均是同一種功效的材料,它們都是起到粘貼的作用,都能夠將物體和物體粘住,只是粘的程度不同。教師提供相同特征的材料是想給孩子們什么啟示?通過討論大家明晰了:相同用途的材料只選一種即可。這樣才不會妨礙幼兒思考,混淆幼兒思維,教師應該提供不同功能的不同材料給幼兒做實驗。
在第二次研討中,教師針對科學活動中的表格記錄提出了不同想法:繪制好的表格容易限制幼兒的思維,建議采用空白的表格;有的教師覺得空白記錄只會浪費孩子的時間,不如多留些時間去探究用什么材料讓小球轉動。教師們就“空白記錄表”和“干擾孩子學習目的”兩個教研中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討論后得出結論,空白記錄表是非常好的載體,它能記錄孩子的“一百種語言”。
運用空白記錄表后有了第三次研討:記錄表能否實現(xiàn)教師“少教”和幼兒“多學”?通過研討又一次理清了大家的思路:一張表格的留白或是不留白,應根據(jù)不同孩子的經(jīng)驗基礎來決定。面對有記錄經(jīng)驗的孩子,可以預設空白表格;面對沒有做過記錄的孩子,可以預設一部分表格。通過研討教師明白了:目標設定一定是建立在對孩子們前期經(jīng)驗水平的準確判斷上。
(2)解析教學“真困惑”。例如:在“人人一課”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中,張老師執(zhí)教的學習活動《方格子老虎》,在視頻示范環(huán)節(jié)引發(fā)許多教師質疑及問題:視頻示范起到什么作用?如何示范才不是禁錮孩子?如何使用示范突破教學重難點?這都是共性問題。于是,中班組采用教研大聯(lián)動,邀請全園教師參與“如何合理使用示范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研討。通過這樣的大教研實現(xiàn)教師個人經(jīng)驗與群體智慧的交融。又如:中班以“區(qū)角幼兒活動片段”回放,引發(fā)教師對“教師是否介入指導”的一場辯論。教師們以質疑為契機,通過對話辯駁,不斷呈現(xiàn)原有經(jīng)驗,不斷展開理性思考,有效幫助教師明了真理、解了困惑。
(3)深度考量“真研究”。在教研活動中,一次教研活動并不能很好地、深人細致地解決問題。為此,幼兒園把一些共性問題和熱點問題集結成專題,開展“專題化”研討。如:研討“自主性區(qū)域活動”,從區(qū)域環(huán)境空間利用、材料的投放、幼兒的游戲、教師的觀察與指導、教師的導入與評價等多個維度展開,可分多次進行,每次重點研討一個內容,從而形成“自主性區(qū)域活動”研討專題?!皩n}化”的研討模式,幫助老師們更全面地認識問題,多維度地解決問題。再如:“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生活化的有效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幼兒園按照“計劃、行動、觀察、反思、再行動”的行動研究法,從問題出發(fā),引發(fā)教師共同研討,用教師的智慧解決教師實踐中的問題。在研究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思想和行為發(fā)生蛻變,匯編成冊的教學成果,豐富了園本了特色課程內容。《人民日報》《長江日報》等多家媒體對幼兒園教師的科學教育活動進行報道,組內老師的實踐成果也在全國獲獎,教師們收獲著職業(yè)的幸福。
在建設教研文化的道路上,教師們尋覓著教研文化的真諦。在實踐與研究的過程中,幼兒園管理者認為,有必要對教研文化建設進行反思,以便探索出一套讓幼兒、教師、幼兒園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文化體系,以有效地解決教學實踐和教育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和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平等交流,快樂融入,是教研文化的基礎。一個愉悅的氛圍,一個民主和諧的教研環(huán)境,能讓主持人與教師、教師與教師在互動對駁、在交流碰撞中,構建自由開放的教研氛圍。
幼兒園提倡教師用研究的眼睛觀察身邊的問題和教育現(xiàn)象,帶著思考,帶著智慧,深度參與到教研活動,體驗坐而論道的快樂。幼兒園也希望教師們以教研為樂事,讓“源頭活水”長流不息。
教研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加速器。在園本教研之路上,幼兒園不斷拓展時空,探求縱深。為了更好地把握時代的信息,幼兒園更多地利用網(wǎng)絡拓展教研平臺。同時,把各教研組建設成學習共同體,充分發(fā)揮其作用,促進教師共同成長。
教研的寬度取決于教師的視野,教研的深度取決于教師的內涵。如何拓寬教師的視野,如何提升教師內涵,需要幼兒園管理者深入思考、長遠謀劃、整體推進。只有這樣,幼兒園的教研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才能引領教師在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中得到成長。
教研文化的核心價值取向從直接意義上來講,是教師發(fā)展。在教研文化建設的道路上,幼兒園本著流程管事、制度管人的原則,實施精細化管理。同時,潛心教研,關注教師專業(yè)成長,積極建構以“悅”為核心的教研文化,用尊重、信任和關愛激勵每位教師,打造和諧“悅”團隊。
在深層核心維度上,教研文化的建設不應局限于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還應關注它對教師生活的意義、對教師職業(yè)價值的領悟。幼兒園應完善教研文化的價值體系,創(chuàng)生出真正滋養(yǎng)教師職業(yè)精神和幼兒園特色的教研文化,讓教師在自我完善之路上達到一種空靈之境。
教研文化建設之路是艱辛的,它需要大家克服內心的浮躁,努力把握好教研文化的方向;它需要大家靜心堅守這塊凈土,讓教研文化像春風吹遍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像春雨潤澤幼兒園的每一株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