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從非洲帶給我的
那只駱駝,在博物架上走了
近三十年的黃沙漫漫路
父親年過八旬還在走
我也過了天命
跟在他后面
他仍在救死扶傷,我也在
干活,為療治自己的靈魂
他為大眾,我為個人
父親,我必須向你致敬
通過一只銅駱駝
向一只肉駱駝致敬
(選自本刊2018年第六期“紫氣東來”欄目)
蔣立波品讀:
曾宏從來不會沉溺于修辭的迷宮,他擅長通過樸素的語言直接抵達情感的內核,《生而無限》一詩也不例外。全詩通過“駱駝”這個意象展開,首先銅駱駝是父親送給“我”的禮物,而“我”從駱駝身上看到了父親的形象——“肉駱駝”,父親和駱駝的相似之處在于他們同樣堅韌、寬厚,負重前行。不僅駱駝這個形象本身與父親相通,駱駝所面臨的外在環(huán)境也是父親所面對的社會環(huán)境的對應,救死扶傷是一條艱難、枯燥而見不到盡頭的苦旅。由此推想到最核心的“我”自身,因為人間的漫長苦難對每個人都是相同的,但“我”所全力以赴的是對自身的探索和治療,這種治療一方面局限于個體,與父親的“為大眾”相比起來似乎顯得狹小,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說這是兩種層面上的歷練,并無高下之分,而父親的精神仍然能指引“我”在這個維度上取得進展。全詩自然淳樸,不加修飾,揀選生活化的場景和感悟,通過駱駝將自我、親情和社會議題貫穿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