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峻 武漢廣播電視臺
新聞報道作為傳遞世界各個國家最新相關事件的一個重要媒介,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新聞最重要的是它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新聞的選題和策劃上,只要這方面夠新鮮勁爆,相信就一定不會缺少新聞價值。
越是細微的不被人們發(fā)現(xiàn)的東西越吸引人,這可以說是一個規(guī)律。一篇新聞的選題其實不需要多么華麗的語言,只要實事求是的把一件事情以陳述事實的方式概括出來,相信就會有人關注。在這個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快的甚至都不愿為身處的周邊環(huán)境發(fā)生的事情停留一下,有些人看到新聞才知道原來這事就發(fā)生在我家附近,不由得驚訝起來,可能這也就是新聞的價值和意義。其實一篇新聞的選題是否能吸人眼球,就看新聞采訪人員愿不愿意深入基層,走近民眾的生活了。只有發(fā)自內心的融入他們,貼近他們的生活,把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在大家看來是小事的事件通過新聞報道出來,在此基礎上加一個新穎的標題,就自然會受到他們的關注,受眾群體也會不在少數。
其實從大的宏觀角度來講,新聞報道的選題一定要按照黨的政策方針來進行,要堅持弘揚黨的思想及群眾路線,讓社會大眾對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基于我國國情的基礎上,不偏不倚地對一些時事政治進行報道,從而促進我國的黨建工作,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出一份力,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發(fā)展增添羽翼,為人民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制定一個標桿。
一篇新聞報道的選題、策劃是一個完整過程的基礎,也是對整篇新聞的保障,因此,是不容忽視的。新聞策劃有兩個相對重要的前提,二者缺一不可,首先是第一個大前提,新聞的事實性,一篇新聞報道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但必須保證的就是新聞的真實性。所以在選題策劃上,要以真實作為基礎,加以新穎的角度陳述,使其具備一定的獨特性,這樣才可以吸引受眾,繼而創(chuàng)下較高的收聽率。而另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價值性,一篇新聞的價值不是一兩個人就可以肯定的,它需要一個群體作出鑒定。新聞的價值可以說直接影響了它的報道結果,換句話說,只有新聞本身的價值才可以拿它來做宣傳,宣傳成果也是由它的價值來衡量的,可見其重要性。所以,一個素養(yǎng)較高的新聞策劃人員對新聞策劃的把握都是有一個度的,這完全不受他們主觀情緒的影響。
社會熱點永遠是新聞選材的不二選擇,但其實新聞也是分很多種的,其中最明顯的兩類就是顯性和隱性,顯性新聞基本上是沒有什么懸念的,在大家都爭相報道的前提下,誰的策劃角度更新穎獨特誰就是最后的贏家,可隱性新聞就不同了,這種新聞要具備一定的時效性,在一些特定的紀念日還沒有到來之際,新聞策劃人員就要著手開始對新聞的選題策劃做準備了,可通過一些特定人物的采訪來保障新聞的話題度,這個策劃過程幾乎在悄無人知的環(huán)境中進行乃至結束,這樣才可以在眾多新聞報道中捷足先登,新聞一旦爆出必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新聞的傳播途徑也越來越廣。在原有的新聞基礎上,新聞策劃人員應該反省自身的不足,比如受眾范圍不明確、新聞報道無法獨家等問題,利用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一一作出調整,使問題得以解決。伴隨網絡趨勢的蔓延,許多快餐性的新聞都不再通過傳統(tǒng)的新聞傳播路徑報道出來,反而是利用一些微博或者貼吧這類的平臺得以擴散,但這些新聞的報道深度還是相對欠缺的,這就需要新聞策劃人員將其深度的剖析,挖掘出最發(fā)人深省的部分,以新的角度立意,將新聞重新包裝推廣,務求再次抓住受眾的眼球。另一方面,新聞策劃人員不要總是策劃一些有關領導或者會議的新聞,要從多種角度出發(fā),積極策劃一些人文地理風貌的題材,拯救大眾的審美疲勞,為新聞界注入一些新的靈性,相信這才是新聞策劃人員的初心。
新聞的采寫一定要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這才是新聞價值最重要的體現(xiàn),在新聞選題上一定不能離開宏觀角度的立意,在此基礎上也要進行微觀的探索,當然能做到二者的結合更是甚好。在新聞的策劃上一定要以社會熱點做基礎,根據時代的發(fā)展及時做出策劃調整,這才是當代新聞從業(yè)人員綜合素養(yǎng)的考察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