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詩穎
“我們之所以走得快,是因為丟失了靈魂的重量。”慢生活的走紅曾讓我疑惑其背后所蘊含的人心之向,是什么將緩慢播撒、催芽?加拿大詩人瑪格麗特一言解吾之惑,快生活里流失的靈魂滋味,恰是我們生而為人所要品的百味、行而成人所沉淀的醇香,因而畢淑敏以“緩慢的自然”呼喚每個快行的靈魂停下來休息一夜,靜觸慢生活的流暢溫柔。其實眾人感懷的,也許并非真正的慢生活,而是慢生活里流淌的初心與溫情,是以慢行慢尋,感自然本心。
慢行間,觀日起花開,順自然而入生活。
“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川端康成見海棠花未眠,從自然啟示中汲取生存的力量。《緩慢的自然》中,日起日落、花開花落、稻谷成熟,這般自然規(guī)律演繹出的萬物緩慢同樣適用于人,生物鐘也許就是它隱藏在人身體內(nèi)的一個秘密,這首詩何嘗不是另一種啟示,慢行以順自然。然而,加班熬夜、分秒必爭,從自然走入城市鋼林,現(xiàn)代人逐漸缺失的或許是順應自然的心境、與自然的息息感應。美國作家梅·薩藤晚年面海而居,手栽花木以裝飾生活,靜聽潮汐以體悟孤獨,“我覺得我們必須活在每個瞬間,活在此時此地,活得充分?!彼嬲龑⒆匀粠肷?,活得更加平靜安寧,也更富充實與感動。
偶爾學學莊子如蝴蝶款款而飛,聽聽李漁慢吟的“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凈且停?!?,將自然植入生活。
慢尋時,遇所愛所求,歸本心而得星辰。
“如果一個人不會唱,那么全世界的歌對他毫無用處;如果他會唱,那他一定要唱自己的歌?!蓖跣〔ㄈ缡钦f。停下來細思前路,再慢慢找尋真正觸動內(nèi)心的柔軟,慢尋正是在教予你發(fā)聲的方式,讓你在獨自行走的黑夜能放聲歌唱,但若要唱自己的歌,便需不斷思考你想要的慢生活,追尋自己的所愛所求。不是每個人都愛枕邊墨香、花木繁蔭,也許數(shù)學定理、觀測天文就是你的慢生活。慢生活最本質(zhì)的意義,是讓你尋找到靈魂可安放之所,讓你看清拼搏一生最初的一份想要。
偶爾學學加繆的反抗荒誕,聽聽龍應臺一聲聲呼喚的“孩子,你慢慢來”。這也許恰是畢淑敏想告訴我們的,一個孩子,要怎樣地長大。
既然慢生活只是一個代名詞,我們又如何在轉(zhuǎn)身之后重新面對這個紛雜社會?蔣方舟的“陀螺青年”直指當代不斷旋轉(zhuǎn)卻于繁忙中失去目標的人們,“旋轉(zhuǎn)只因為不得不旋轉(zhuǎn)?!毙D(zhuǎn)人生雖是我們終將面對的社會現(xiàn)實,卻絕非亙古不變的命運軌跡,在深夜工作后抬頭看見明月高懸清輝不減,于摩肩接踵中穿越人群找到自己的朝圣路。就像蔣方舟提到的“它每旋轉(zhuǎn)一圈就更深入一步,就向著自己認定的那個難關前進了一點?!边@正是保持本心,不忘前行。我想,“慢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將緩慢融入思想、融入你的為人處世,時懷赤子之心,卻不失展翼之夢。
是以,慢生活并非佛系,亦非與都市名利隔絕的人生,它一樣需要你去找尋去追夢,只有真正找到填補靈魂的碎片,那樣的生活才叫不枉為人。更甚,慢生活也好,快生活也罷,或許你需要的是不失支撐前行途中,那份最初的感動。
緩慢,緩慢,猶如一抹散在風中的絮語,在那么一個和煦慵懶的午后踱過你的耳畔,于是了悟花慢開慢落的溫柔,會意太陽徐徐升降的淡然,傾聽到內(nèi)心愈近的聲音,于是慢行,于是慢尋,于是慢慢成長,看見月光。
【教師評點】文章對材料的理解無疑是準確而深刻的,從“慢行、慢尋”的角度深入探討慢生活對于我們的意義,并將其與“佛系”生活與功利生活進行比較分析,提出我們該如何做到并享受這種慢生活,實現(xiàn)靈魂的豐盈與成長,看見夢想的月光。行文流暢自然,思考層層深入,語言凝練優(yōu)美而富有哲理和思辨性,引證和例證信手拈來而恰到好處,可謂文質(zhì)兼美,令人贊嘆之余而有所悟。(指導教師/鄔雙)
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