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昂
摘 要:現(xiàn)代的教師行業(yè),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教師認真、高效地進行教學工作,多方位學習、善于總結(jié),采用許多實際可行的班級管理方法,還要關注學生內(nèi)心世界,搭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加強家校溝通,學會與各方面進行有效溝通、打交道的技巧,來調(diào)動各方面資源,以此形成教育合力。其中,教師和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至關重要:師生間有技巧、有愛心的交流與溝通,對學生的心智健康起著極大的作用。文章要闡述的就是教師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
關鍵詞:溝通;交流;方法
一、教師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意義
(一)能讓學生形成健康人格
一位經(jīng)驗很豐富的教師,總結(jié)了最有效的教育態(tài)度:“我假定學生們是帶著扭曲的自我形象來到學校的。我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的自尊心是不穩(wěn)定的。因此,在與學生們溝通時,我很謹慎。我知道,我的話會觸及他們內(nèi)心的感受。我很小心地不貶低他們的自尊,不減損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庇纱丝煽闯觯處熑绾握f,能夠讓學生知道教師對他的感覺。教師的話,影響著學生的自尊和自我價值感。當教師在自己的話語中不知不覺地使用了隱含的有害信息,會讓一個學生不相信自己的感知,否認自己的感受,懷疑自己的價值。如果教師意識到了這一點,在進行溝通時,應避免犯這樣的錯誤。讓學生在他那里感受到關懷、溫暖和一種積極向上的引導,有助于學生的精神健康。當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或者學生遇到了一些煩惱,或者學生犯了錯,教師在跟學生溝通這些問題時,不要批評、指責,甚至懲罰他們,而應當盡量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來幫助學生恢復自己解決問題的信心,幫助他們樹立新的目標,讓學生走出過去的陰霾,更熱情地走向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如我曾經(jīng)教過這樣一位女學生,她調(diào)皮、出風頭、搞惡作劇、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時常違規(guī)違紀,是出了名的“小刺頭”。在我剛接手為他們上的一堂跳繩課中,她的老毛病又犯了。她公然向我挑戰(zhàn),要我和他們一起跳。我欣然答應了,并指名以她為目標。在跳的過程中,她一直憋足了勁,不停地快速跳,我遠遠地落在了后面??粗靡獾谋砬?,我感受到了她的純真。由于體力分配不均,后來她漸漸落后了。為了追上我,她發(fā)力加速,不小心腳扭傷了。叫她放棄,可倔強的她不肯。于是,我陪伴她一直跳,還不時地詢問她情況怎樣,是否能堅持,同時也不斷地鼓勵他。最終她帶傷跳完了自己定的目標。停下來以后我親自為她查看傷勢,為她揉腳療傷,并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好好表揚了她堅強、勇敢的精神。她的臉紅了,變得不好意思起來。這時我乘機悄悄對她說:“從現(xiàn)在起努力學習,改正缺點,好好表現(xiàn),讓同學們接受你,讓老師們對你刮目相看。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睆拇?,她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學習積極、遵守紀律、團結(jié)同學,人變得熱情起來,一改往日的懶散。教師們都認為她進步非常大。
(二)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當教師教育學生的時候,多是簡單地把自己定位在“管”上,即考慮的是如何按照自己的意圖管住學生,采用的方式也無非就是“從嚴治學,高壓管制”。學生長期被我們冷眼相看和制裁后,就會形成強烈的抵觸情緒,最終出現(xiàn)“有禁不止、越管越亂”和“苦口婆心聽不進”的尷尬局面。教師這樣做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教師的正式權力是有限的,并且在逐漸變小。當教師站在理解學生的角度來進行溝通,學生則自動把教師升級為“自己人”,如學生之間有時候打打鬧鬧是很正常的,如果打鬧時有失分寸的話,可能就會導致有些學生感覺自己受到了委屈而哭泣,希望尋找到大人的安慰。此時,教師不必著急了解事實的真相,首要做的就是把學生安慰好,讓他們先發(fā)泄一下自己的情緒。當他們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之前跟同學所產(chǎn)生的矛盾和摩擦就比較好解決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育才能起到作用。
(三)能促進教師的教學工作
當學生不再視教師為敵人,不再產(chǎn)生抵觸情緒時,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更能讓學生輕易接受。因為這種教育不是教師強加的,而是學生自愿自發(fā)地接受并遵循教師的教學意圖。當學生把教師當成知心朋友時,就敢敞開心扉和教師聊學習上的困惑和難題,因為他知道,教師不會嘲笑他,更不會打擊他,在教師那里只會得到鼓勵和有效的幫助。所以教師會更加了解學生的心理、學習動態(tài),也能夠針對性地提供幫助。這樣一來,更加有利于教師開展教學工作。
二、教師與學生有效溝通要注意“三不”
(一)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和學生談話
不要在學生面前頤指氣使,隨隨便便地用命令的口吻和他們說話。雖然他能依照你所說的去做,但并不代表能讓他心悅誠服。和成年人一樣,孩子們也討厭被指使得團團轉(zhuǎn),討厭被支配,討厭別人發(fā)號施令。他們能透過教師的言行舉止來感知教師是否喜歡他。例如,一位四年級教師給全班學生讀一個名為《五個中國兄弟》的故事。每個孩子都要畫出來自己對他們的印象。學生們跑到講桌旁,拿著自己的畫,大聲地爭著要引起教師的注意。如果當時我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會很不理智地大聲嚷道:“坐下,我哪有那么多只眼睛看你們的畫。都老實待在座位上,不要大聲叫我?!钡戎T如此類脫口而出但又比較傷孩子的心的話。但是這位教師恰恰相反,她說:“我真希望我能一次看完所有的畫。或許你們可以互相幫助。跟你的同桌討論一下你的想法,我會走一圈,提提建議?!睂W生們安靜了下來,唯一能聽到的是興奮的竊竊私語。教師與學生的這一交流無疑是成功的。
(二)不要對學生使用羞辱性的話語
很多教師會發(fā)出由衷的感嘆:如果沒有教這些孩子,沒有深入了解他們,而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旁人去看他們,就會覺得他們一個個猶如小天使下凡,每個都是那么可愛活潑。但是實際上,教師們經(jīng)常抱怨:“孩子們會經(jīng)常激怒我,使我煩惱,讓我生氣……”必須得承認,教師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當教師因?qū)W生的言行而憤怒的時候,是不是就可以口不擇言,對學生使用羞辱性的話語來發(fā)泄自己的怒火呢?如果這么做,無異于火上澆油,不僅不會把問題及時處理好,還會激化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矛盾。
一個高明的教師不害怕自己的憤怒,因為他已經(jīng)學會了表達憤怒,而又不給學生造成傷害。即使面對挑釁,他也不會用辱罵性的字眼來指責孩子們。例如,當上課鈴響了之后,教師來到教室看到了混亂的場面:有的學生在嬉笑著,有的學生在教室追趕打鬧,還有的學生課桌底下文具、書籍散落一地。面對這種場景,有些教師會說:“你們真是太糟糕了,我從沒見過這么亂的班,看你們做的好事,都把教室弄成了什么樣?!毕喾矗@位教師堅定地說:“聽到這么高分貝的吵鬧聲,我被激怒了?!睂W生望著講臺上一字一頓說話、滿臉嚴肅的教師,頓時吵鬧聲平息了。教師可以保有自己的真實,但他必須是針對問題,而不是人。他知道,在生氣時,要處理很多自己無法控制的因素。他通過“我”的信息,來保護自己和學生。
(三)不要武斷地給學生貼上標簽
當盡職的課代表再一次告知老師,班上的張XX連續(xù)三次沒有完成家庭作業(yè)了。教師便把該生帶到了辦公室,進行了批評教育:“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也太懶了,如果你還不改變這個壞毛病,你知道你會有什么下場。”在一分鐘內(nèi),這個教師就違背了好幾條有效教育的原則,他武斷地給出了原因,給學生貼上了標簽,并公開羞辱了學生,給學生作了黯淡悲觀的警告和預言。在教育中,不允許有那么多常見的斷言性和預測性的話語。教師要做的是,實事求是地談問題,并弄明白原因,幫助學生改掉這個缺點。父母期待孩子成為什么樣,教師告訴孩子他是什么樣,孩子常常就會成為那個樣子。說一個孩子的下場會如何,是具有破壞性的。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在接受教育程度、時間上也都不盡相同,所以教師不可以用同一種標準來衡量每一位學生,如果教師的眼里看不到這些,他會在教育之路上有挫敗感,同時這對他的學生來說也是一種災難。
三、教師與學生有效溝通貴在“真誠”
誠然,教師與學生的有效溝通有各種名目繁多的技巧或方法,但是,不管何種方法,始終都要建立在教師一顆真誠的心上面。當學生犯了錯誤,無論錯誤多么嚴重,教師都不要把矛頭指向?qū)W生的過錯,把焦點和精力集中在指責上,而是要注意陳述事實,講這個事實給其他學生帶來的嚴重傷害,以及對班級形象造成的嚴重影響,也可以誠懇地向?qū)W生表達,自己對這件事情發(fā)生后的真實感受。這樣有助于學生去自省,而不會為自己的行為去找理由開脫,試圖撇開責任,進而勇于承認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不要以為學生就不會察言觀色,學生能夠體會到教師對他是真正的關心,還是出于敷衍。所以,收起自己的僥幸心理,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例如在課堂上,提醒學生們讀書、寫字的坐姿;下課后,當學生真心實意地邀請自己參加他們的活動時,請不要一口回絕或者心不在焉地參與,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生們的世界中來,一起來感受快樂。融入學生的活動之中,既可以讓學生感到教師親切、平易近人的一面,又可以讓學生看到教師的多才多藝,讓學生感到教師與自己就好像玩伴一樣?;顒又械臏贤?,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當天氣變涼,即將放學時,給學生們一個貼心的提醒:“明天可要記得多穿點衣服哦?!薄N種的交流會讓學生自動地接納教師,與教師產(chǎn)生比較親密的感情。千萬不要忽視“真誠”的力量,很多時候,它十分管用。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以一種激怒學生、降低他們的自信、使他們受到傷害或?qū)е滤麄儗ψ约耗芰κバ湃蔚姆绞絹砀麄冋f話。因為學生們是從自己的體驗中學習的。任何話語都會對他們造成影響。教師需要意識到這一點,并且懂得如何與學生有效溝通,以便靈活而又人性化地處理教育教學中隨時都會出現(xiàn)的事情——令人煩惱的小事、日常的沖突和突然的危機。那么在教育教學當中,教師們的工作會開展得更加順利,也會更加有助于學生健康品德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美)海姆·G·吉諾特.孩子,把你的手給我[M].北京:京華出版社,2004:78-80.
[2]劉健華.師生交往論——交往視野中的現(xiàn)代師生關系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2.
[3]史金霞.重建師生關系[M].北京:輕工業(yè)出版社,20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