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利芳
俗話說: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因地區(qū)不同,人們說話的口音有軟有硬,飲食習慣也是酸甜苦辣,有所差別。
《滿族人過大年》 和 《旱龍舟》 都以“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為我們呈現(xiàn)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習俗。兩篇文章有幾個共同點:
1.都運用了“頭尾相呼應”的寫作手法,第一段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最后一段起到總結全文的作用。
2.整體語言流暢,讀來輕松,具有真情實感。
3.細節(jié)描寫到位,讓讀者跟隨著作者的筆觸去欣賞不同的風情,感受不一樣的傳統(tǒng)文化。
兩篇文章相比較, 《滿族人過大年》 寫得更好一些,更細膩一些; 《旱龍舟》 略微有些缺陷,有些不足。具體好在哪里?欠缺在哪里呢?
1.地域明確。 《滿族人過大年》 告訴我們“是一個叫豐寧的北方縣城”,還簡單地講述了“豐寧”這個地名的由來和含義。 《旱龍舟》 只寫了“我的家鄉(xiāng)”,并沒有寫明家鄉(xiāng)在哪個地方。從頭看到尾,讀者依然一頭霧水。
2.習俗的來源。 《滿族人過大年》 告訴我們剪窗花最初的用途是剪出圖形貼于窗戶,既抵擋了風沙,又增強了美感。 《旱龍舟》 沒提及這項活動的傳說和典故,在對傳統(tǒng)文化的表述上欠缺了一些。
3.以自身參與的方式講述故事?!稘M族人過大年》 的“我”親身體驗了滿族人過年的傳統(tǒng)。這種參與感使得文章有血有肉,有情有義。 《旱龍舟》 缺乏參與感,趣味性稍顯不足。